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法礼仪文化区别
慧聪网   2005年7月11日8时2分   信息来源:中国公关礼仪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以礼待人,这是所有家长教小孩子的话。法国也是一个讲文明重礼貌的国家,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中国传统的礼仪是对长辈叩首请安,平辈中拱手作揖或打千问安,现代礼仪则是握手问好。西人则是拥抱亲吻,已人人习知。但比较一下中西在公共场合的不同礼仪,仍能见出一些文化传统的分野。 

  法国人重视社交礼仪。无论购物办事,不相识的人,总要先互道您好,笑脸相向,离开时道声“再见”。开门出地铁口,前面的人出了门,总要继续侧身用手撑着门让后面的人出来,后面的又重复同一动作,以方便他人。进电梯出电梯亦如是。如遇女士,男士会侧身请女士先进或者先出,这已是公共场所的礼貌习惯。下班换班,下班的人总要一一向同事道声再见。接班的人也会依次与正在上班的同事先打招呼。笔者有次去卢森堡公园的上议院参观,亲见一男子换班,即先与其他值班同事一一握手,然后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的礼仪无疑加强了集体观念,我以为是值得仿效的。这或许是西方人独到的礼仪,中国人也有独到的礼仪,那就是尊老爱幼。无论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如遇有老迈的人或年幼小孩,中国人大多会自然起立让座。稍留心你就会发现,如是老太太,会欣然接受,并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你。若是老先生,则摆手婉拒。也许是老太太理解成“女士优先”的礼仪。公共汽车上有给老弱病残的专座,空间多些。

  你可常看到一些年青法国人坐在那儿,遇有老弱病残,并不理会,旁若无人。这种场合,中国人一般是看不下去的,因为这不符合中国人的礼仪。家人聚会,中国人习惯是先请老人坐下,方才落座。遇有出行,或请长辈先行,或前呼后拥。敬老尊老,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世代相袭的礼仪。西人在这些方面并不考虑,满屋子人,各人自择座位。一家三代人出行,也并没有长辈在前在后的问题,各人随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筷子不可竖插、坐着不可抖腿...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传统礼仪文化之“关于晚辈与长辈的相处礼仪”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全文)
切记,这些礼仪就是教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