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蓝山精读:《爱心树》

《爱心树》,一棵树,一棵不断给予的树,和一个男孩,一个不断索取的男孩的故事。这样一个经典绘本,是天才的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在多个艺术创作领域内自由切换的作者集图文一身,让这本绘本充满了诗歌、绘画、戏剧、音乐元素的共振,孩子们可能不能从一次或几次阅读中得到所有,但成年人却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品尝到绘本这门艺术的精妙与深刻。这是一本献给所有人的觉醒式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在前期蓝山绘本阅读写作启蒙阶段课程中,我们已经让孩子们认识了谢尔.希尔弗斯坦,这位天才诗人,绘本大家,我们还一起读了许多他写的童诗,包括《作业机》、《透明男孩》,那都是些让大家会心一笑的好诗。当一阶课程中《爱心树》的标题一现身,许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说:我看过,我很早就读过。但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他们并没有走神,反而更专心,并提出了很多当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不仅出人意料,还给出许多让人惊喜的答案:

这个男孩都已经那么老了,为什么故事里还称他为男孩?

有个小女孩(在另外一个班上,是一个小男孩首先发现的)最先发现了图画中的老人仍然被称作是男孩,孩子们的问题当然首先要他们来回答:

1、男孩虽然长大了,但大树也在长大,所以男孩子在大树眼里还是小孩。(最有对比眼光的回答)

2、因为一开始就叫他男孩,所以为了我们能不搞错,书里面就一直称他是男孩。(最体贴的回答)

3、因为他本来就是男孩嘛。(最无厘头的回答)

4、因为他总是像没有长大的样子。(最接近的回答,总是索取,没有更多为别人考虑,不会关心他人,不会奉献付出,内心始终不成长,所以就仍然是个男孩。)

在课堂思考和讨论的展开中,也发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孩子们对图画的观察仍然与想象和感受有割裂,没有建立连接。对这样一本大多数孩子都读过的绘本,在亲子阅读中,父母虽然给孩子读了,但可能也明确感到了阅读中解读的困难,一是文字太少,二是画面极致简洁,而且是全黑白线条式钢笔画。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进行主题讨论时,对“大树的快乐、忧伤”,孩子们面对着提示的画面,仍然无法找出谢尔通过大树枝条造型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可见,在从小的亲子阅读中,孩子们读了很多绘本,看了很多图画,听了很多故事,但对画面的观察缺乏有意识的引导,而这个引导不只是“你看到......”,而是“你看到——你想到——你感受到......”一个方面是因为我们父母其实对绘本了解不多看得太轻,或者没有时间精力去更多地学习;另一方面,父母把亲子阅读简单地理解为一起读几本书,讲几个故事,只要读就OK了。但实际上,绘本作为一种图书品类,它在儿童与阅读之间的作用如何发挥,是决定孩子对阅读是否产生兴趣的重要媒介,也是孩子习得阅读方法的第一步。

某天,一位学生的妈妈突然对我说起:她的女儿回家后,主动给她讲了《爱心树》的故事,然后说了长长的话,妈妈特别震撼和感动。——我当然没法把原话在这里说出来,我只是想着当时的情景:小女孩和妈妈,一个述说着,一个听着,这或许是绘本传递着价值,这或许更是情感最朴素最深刻的传递方式,这或许就是我们要通过阅读达成的最原始,也最有意义的目的。


在本文的结尾,我还是用课堂上故事的结尾拓写练习来结束吧。一个一年级学生这样写道(原话未作修改):于是孩子坐下了,孩子说:“对不起,大树为我付出了好多好多,我应该给你付出点什么呢?”大树说:“没关系,我还是很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爱心树》,一本大人、孩子都值得读的书
《爱心树》
失落的一角(希尔弗斯坦传世经典)
爱心树 | 感恩节最动人的故事
顾佳爆火的背后:是30岁女性面临的“孩刑”
【乡土情缘】雨凡:母爱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