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了一横的大明湖,少了两点的趵突泉…原来是这个意思!

纵观这两个错字错的很意味深长,不同凡响,令人浮想联翩不得其解!反而成了一段历史佳话!


“趵突泉”三字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题写的,至于他当初为什么将“突” 字少写一点是书法需要还是别有用意,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到是两种故事传说很有意思:

传说一,是为了表达当地人们的一种愿望,希望趵突泉永远喷涌,没有尽头,所以把“突” 字宝盖头的点省略了;

传说二,是当年刻写后的石碑竖立泉眼旁时,因那时泉水喷涌的势头非常猛,上窜出四、五米高,几下子就把“突” 字的点给冲掉了。这个点掉到水里后顺水飘呀飘呀就飘流就到了大明湖了。于是乎,大明湖的“明” 字“日”字旁里边多了一笔变成“目” 了,所以无论是牌楼上的匾文还是石碑上,大明湖的“明” 字就成了现在的“眀”字了。

传说三

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趵突泉修炼。一日,吕洞宾饮酒之后,心中大悦,便在趵突泉边修炼法术。他手中拂尘轻轻一甩,就将“趵突泉”石碑上的“突”字宝盖上那一点,拂到“大明湖”石碑上“明”字中“日”字去了!

从文字学、书法美学角度解说趵突泉的“突”字少两点的原因

位于观澜亭南的“趵突泉”石碑,题款为“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天水胡缵宗书,明嘉靖十有六年(1537年)端日济南府知府咸宁司马奉立”。“趵突泉”三字中的“突”字,上面的“宀”省去一点,写作“冖”,下面的“犬”字省去点,写作“大”。实际上,“突”字被省去了两个点。

这个缺两点的“突”字,确实是山东巡抚胡缵宗一个非常特别的写法。

从文字学角度的解说

《说文》中说:“突,犬从穴中暂出也。”在古文字中,“宀”表示房子,“穴”指动物的窝,“暂”表示突然,“突”的意思就是狗从窝里突然跑出来。所以,其常规写法就是上穴下犬。“突”字有一个异写,下半部是写作“大”的。有人认为“宜”字上面可略并不代表“突”字可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部首。那么“突”字上面的“丶”可否省略呢?事实上,在帛书中就可以看到“空”字省去上部“丶”的例子,汉印中也多有出现。很明显,穴宝盖是可以省去“丶”的,汉印中就明确出现过省略上部“丶”的“突”字。所以,趵突泉的那个“突”字是异写,省去了穴宝盖的“丶”,这种写法在文字学上是说得通的。

从书法美学角度的解说


如何从书法美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少了两点的“突”字呢?

“趵突泉”这3个字,其中本来点画就很多,加上书写者胡缵宗把很多本不该是点的笔画处理成了点,如“止”字,“大”字的捺画,“白”字中间的短横,都变成了形态各异的点,这就使得本来点就不少的趵突泉三个字,变得愈发点画狼藉了。所以为了使碑上的文字显得简洁一些,书写者胡缵宗就非常有创意地省去了两个点。从书法美学角度和整体效果上看,确实显得干净简洁。但这个“突”字少两点,天下独一无二,因此成为史上最有名的九大错别字中最神话的一个错别字,也成为游客们脑洞大开的导火线和导游们神解释的焦点!

从文字学、书法美学、时代环境角度解说大明湖的“明”多一横的原因

据大明湖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园正南门石碑上的“大明湖”三个字,是清代嘉庆年间书法家山东登州人于书佃所书。


从文字学角度的解释

“明”字最常见的有三种写法:明、眀、朙。我们现在使用的“明”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易经》里说:“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明”字出现的虽早,然而在很早以前的古代,“眀”、“朙”的写法更为常见。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中只收入“眀”、“朙”两种写法,注曰“上通下正”,即“朙”为正字,“眀”为通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朙,照也,从月囧。”也就是说“明”字的正式写法其实是“朙”。对于“囧”这个部首,《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囧,窗牖丽廔(lóu),闿明也。”“囧”与“月”组合在一起,便成了“朙”。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即光明之意。“眀”字的产生,则是在“朙”字在篆书向隶书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隶变中,小篆“朙”字左边的“囧”讹变简化为“目”,就有了“眀”这种写法。《康熙字典》对“眀”的注释为:“古同明。田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

其实“眀”字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存在了。据《汉语大字典》载:眀同“明”。该条目引《正字通·目部》曰:“眀,田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也就是说,“明”字原本从日,从汉代开始出现以目为“眀”的用法,眀也就是明。该书“明”字条目解释其含义之一,即为贤明,贤能。

“明”字的历史演变

所以说,大明湖“眀”字中所谓多出的这个笔画,不是趵突泉的“突”宝盖上的哪一点跑过去的,而是本来就有的。另外,这个“眀”字本身并没有错,并非题字者于书佃凭空杜撰的,因为早在汉印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写法。

从书法美学角度解说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

大明湖“眀”字中,这“目月”组成的明是书法当中帖写的写法,并不是错字。

从时代环境角度解说

还有一种说法,也很有道理,就是怕遭受到满清文字狱的迫害。

满清入关灭掉明王朝,它最怕的就是老百姓反清复明。所以清朝大兴文字狱。清朝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动措施之一,世界历史上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清代统治者为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清朝文字狱贯穿整个清朝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朝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

书写“大明湖”三个字的,是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于书佃。而正是康乾时期,文字狱确实很紧张,所以,也有可能是于书佃,本来可以写“明”的,也都写成“眀”,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然而,即便不是清代,许多字刻中也是有“眀”的。譬如现代书法家武中奇写的“明太祖之墓”

康熙字典上还备注:目明与明暗之明意同。就是说“眀”和“明”的意思是完全相的。而且,“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汉朝之前只有“明”字,汉朝之前开始出现“眀”字。

原来“大明湖”、“大眀湖”甚至“大朙湖”,都是正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趵突泉”与“大明湖”题刻探真
杜南发:字在自在
趵突泉的“突”字,为什么少二点?
趵突泉:500年难解之谜
为什么趵突泉的“突”字少一点,大明湖的“明”字多一横呢?
解密为何大明湖的明多一横 趵突泉的突少两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