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情

CTO老伙计的故事

一群匠人匠心

痴迷于CTO的老伙计

交流心得和体会 分享经验与教训

愿通过我们的努力

一起实现  介入治疗的再规范、再普及、再提高


边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运用


讲者:聂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总监制:葛均波院士


导读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约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变15%到20%。处理好主支同时又要尽可能保证分支的开通是分叉病变处理的要点。正如不存在一个完全一样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每一个分叉病变都有其特异的分叉角度、斑块分布、管径差异。因此在分叉病变处理中也不存在一种所谓的“万能通用”处理术式。


KIO技术和POT技术


随着多个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当下单支架术式成为一个趋势。必要性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是最经典的单支架术式,通过单导丝保护边支来达到保证边支开通的目的。应用必要性支架术为了最大程度避免边支尤其是开口损伤,建议对待边支“不娶不约”——不计划边支植入支架,就要避免边支预扩张、重新穿网眼(rewiring)等操作。就此提出了KIO技术(Keep it open)和近端优化技术(proximal optimal technique)。KIO技术中保护边支的导丝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不动,以术后边支有血流就认为达标。可以看出KIO技术仅仅使用于边支细小的情况,如果是大分支和/或分支开口严重狭窄情况,此术式有很大局限性。POT技术通过主支支架内大一号、短球囊高压扩张达到改善边支通畅的目的(见图1)。

▲图1 POT技术图解


如何预防斑块和嵴移位?


但仅仅应用上述技术不能保证单支架术后分支不受损。临床研究中证实,主支支架释放后造成边支开口受损的两个常见原因是斑块移位(plaque shift)和嵴移位(carina shift)(见图2)。主支支架置入后一旦出现上述两种原因造成的边支开口严重受损,小压力对吻球囊扩张是一个有效方法。

▲图2 术前分支开口处无明显病变;主支支架释放后发生嵴移位造成分支开口明显狭窄;边支开口球囊扩张后狭窄解除。通过超声影像可以发现边支开口受损并不是主支斑块移位所致。

那么有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能达到预防斑块和嵴移位目的,尽量减少支架植入和后续补救操作可能造成的边支损害呢?回顾下经典的必要性支架术,此术式通过置入钢丝来保护边支。一根普通冠脉钢丝直径0.014英寸(约0.36毫米),可以想见如此细的钢丝对于边支的保护是一种被动的保护,它并不能有效的预防斑块和嵴移位,一旦发生边支严重受损,它更多起到一个路标作用——为rewiring提供帮助。就此有术者提出:既然钢丝不能提供有效保护,那么用球囊保护是不是更有效?因为后者有相较钢丝更大的直径(约0.8毫米)。Jasvindar等提出了JBT(jailed balloon technique)技术。


JBT和ATP技术分析及其操作要点


JBT(jailed balloon technique)技术要点就在主支支架释放时候边支预置一球囊保护,但术中球囊始终处于非扩张状态(见图3)


▲图3 JBT技术图解

JBT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中得到验证。但仔细思考下,此种球囊保护技术究其本质仍然是边支的被动保护,可以理解为“加粗加强”版钢丝保护技术。通过再置入更多的器械占据更多空间来保护边支显然不现实,那么球囊扩张情况下保护边支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就此杨清教授2014年提出主动斑块转移技术(active transfer plaque, ATP technique)概念并通过了课题申报,ATP技术是对JBT技术的有效改良。对于ATP技术,人们可能会存在种种顾虑,比如:球囊能否安全撤出;球囊撤出是否会导致支架的移位;球囊撤出会不会导致支架药物涂层的损伤;球囊保护会不会导致支架贴壁不良;球囊保护如何避免边支损伤。针对这些问题,杨清教授团队率先通过桌面实验验证了ATP技术的可行性,制定完善了手术流程,并在初期临床试验中验证了ATP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ATP技术操作的精髓就在于球囊扩张提供的主动保护,其操作有一定的技术要点:①6F GC操作前送球囊和支架定位时,先送支架再送球囊会更顺利;②预置球囊近端可以超出、平齐或支架内,只要能覆盖分支开口就可以;③一定要先起球囊(8~10atm),然后不撤压同等压力起支架(图4,5)。一定不要球囊和支架同时起或球囊后起,否则会失去边支主动保护的意义。这个很好理解,就好比一个胖子和瘦子挤座位,瘦子先做下,胖子再挤进来,结果最多会拥挤一点,但瘦子还有位置,反之瘦子有可能会连座位也没有;

▲图4 ATP技术要点,边支球囊先扩张

▲图5 ATP技术要点,边支球囊不撤压情况下释放主支支架

④球囊压力一定不要过大,笔者经验是8atm起球囊,然后8atm起支架。此压力既可以提供有效边支保护,又可以避免边支夹层,也可以无障碍撤出球囊;⑤球囊和支架球囊同时撤压;⑥保留主支球囊在原位,撤出边支球囊,边支钢丝可以保留或同时撤出;⑦正常压力再原位扩张支架球囊,笔者常12atm,然后据情况选择后扩(图6);⑦边支球囊大小选择要适中,太小会失去主动保护价值。笔者常用2.0mm球囊行边支保护。

▲图6 ATP技术要点,主支球囊原位再次扩张


病例实战


右冠状动脉中段真性分叉病变(图7,图8)。

▲图7 右冠状动脉造影

▲图8 右冠状动脉造影

边支导丝保护后,主支球囊预扩张(图9)。

▲图9 主支球囊预扩张

预扩张后,边支受损无血流(图10),决定行ATP技术。

▲图10 主支预扩张后,边支血流消失

边支预置球囊,主支预置支架定位(图11)。

▲图11 主支、边支分别预置支架和球囊

边支球囊扩张下,支架释放(图12)。

▲图12 边支球囊扩张下,支架释放

撤出边支球囊和导丝,保留支架球囊(图13,图14)。

▲图13 撤出球囊和导丝

▲图14 保留支架球囊

支架球囊原位正常压力扩张(图15)。

▲图15 支架球囊原位正常压力扩张

最后结果满意,边支通畅(图16)

▲图16 最后结果,边支通畅


老伙计心得


笔者临床实际体会,ATP技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但需要明确一点,没有一项万能的技术,对于大分支,真性分叉或生理学重要的分支,该双支架还是要选择双支架术式。灵活运用各种手术策略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大、更安全的获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读 | 分叉病变中怎样更好的保护边支?
徐绍鹏:拘禁球囊技术的应用技巧·365医学网
CCCP&NCF 2016丨冠心病介入论坛:球囊边支保护技术
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领“冠”之路】冠状动脉介入的难点——分叉病变的治疗(2)
【领“冠”之路】冠状动脉介入的难点——分叉病变的治疗(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