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服方药】柴芩温胆汤临床运用

患者“素多思虑”,思虑过重则三焦气机不畅,津气不化故生痰浊。治痰不仅注重痰的特征,更注重理气,即治痰先治气,故用温胆汤合小柴胡汤,即柴芩温胆汤加减。

患者,女,22岁,以咽中痰多半月来诊,自诉食甜食后开始,晨起痰多,咳吐不利,常因咳痰而呕恶,头面油腻,口中黏腻,晨起口干口苦,睡眠可,大便黏腻,小便正常。素喜食甜食,多思虑,时有胃胀。舌胖齿痕,舌尖红,苔黄滑腻,脉沉弦。辨证为痰热阻滞,气机不畅,处方温胆汤,祛除阻滞中焦的痰热。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9克,陈皮10克,茯苓30克,竹茹15克,芦根30克,厚朴10克,炒薏苡仁30克,枳实12克,浙贝母10克,生白术15克。7剂,早晚分服。

患者诉曾服温胆汤,但效欠佳。患者“素多思虑”,思虑过重则三焦气机不畅,津气不化故生痰浊。治痰不仅注重痰的特征,更注重理气,即治痰先治气,故用温胆汤合小柴胡汤,即柴芩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炒薏苡仁健脾化痰祛湿;竹茹、浙贝母清热化痰。患者舌尖红,口干口苦,似有伤津之势,故用芦根清热生津。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与生白术共伍消补兼施,寓张仲景枳术汤之意;厚朴燥湿行气,与枳实相伍,荡涤肠胃,增加行腑气,降浊气的功效。“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金匮要略》)患者服完药后,虽头面仍略油腻,但口干口苦、大便黏、胃胀均消失。

以上病案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思想:其一,有类证,用合方。本案患者咽中痰多,头面油腻,易胃胀,大便黏,苔黄滑腻,主要矛盾为痰热阻滞,故选用温胆汤为基础方加减以祛除中焦痰热为要;痰热常和肝郁同时出现,且患者素多思虑,致三焦气机阻滞,用柴芩温胆汤疏肝泄热,祛湿化痰。其二,注重调畅气机,和解少阳。《丹溪心法·六郁》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肝主疏泄,调畅一身气机,温胆汤合柴芩可调节气机升降,化痰健脾,再加枳实、厚朴荡涤肠胃,故清阳之气升,中焦气机复。

■ 

■ 来源 | 中医中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提醒】柴芩温胆汤临床运用
温胆汤
五、清化痰热法:多寐易醒等温胆汤加味;痰热内盛,见舌苔黄腻而脉滑者,多用柴芩温胆汤,或加黛蛤散、滑石清热涤痰;心血虚少,舌淡脉弱者,则喜用归芎温胆汤。半夏、竹茹、生姜、枳实、橘皮、茯苓、甘草组成,
柴芩温胆汤
试析温胆汤
顽固性失眠,柴芩温胆汤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