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

有个妈妈读者提到一个问题,如果孩子问到,“妈妈,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该怎么回答才好。

在我看来,孩子能问出“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这个问题,对父母来说并不是坏事,反而是教育的契机。

当然,首先要看是多大的孩子,在怎样的情境下问的。6岁的孩子这么问,与16岁的孩子这么问性质完全不同;孩子在攀比的情境下问,与怼父母的情境下问性质也完全不同。别小看这一句问话,父母分析不当就可能误判孩子,应对不当就可能误导孩子。

先说误判孩子。“法拉利”在儿童的概念与在父母的概念完全不同。特别对低龄儿童,“法拉利”可能意味着新奇,而未必有财富和奢侈品的概念。但是,对父母来说,“法拉利”却往往世俗地意味着财富和奢侈品的概念。一个孩子问另一个孩子,“你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孩子的回答可能只是“我们家有丰田”。但是,如果一个成年人问父母“你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父母通常理解成炫耀和挑衅,很容易作出情绪性的反应。

父母也好,学校教师也好,成年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自己的偏见想当然地污染孩子。像以前曾曝出的学校教师对开跑车接送孩子的家长提出杯葛,要求不要开跑车接送孩子,理由是会导致学生攀比。且不说这名教师的做法极其无理,仅仅他所认为的因为有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就会引起学生的攀比,就纯属将成年人的偏见无节制地污染孩子。

好的做法是克制和淡化这样的事情在大人概念里的财富与奢侈品印象,孩子问“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就像被问“我们家为什么没有养小狗?”一样回答就好。为什么没有养小狗?因为爸爸妈妈没有时间照顾,也没有精力陪伴小狗;为什么没有法拉利?因为爸爸妈妈没有足够的经济购买,家庭得社会经济阶层也不支持养一辆法拉利。就酱,如实告知,不卑不亢。

即使孩子心存攀比,已经受到成人偏见的污染,觉得有法拉利是很酷很值得炫耀也被大家羡慕的事情。父母最好的回应也仍然是如实告知,不卑不亢即可,无须对孩子的攀比大惊小怪,只要不严重,忽略即可。为什么?因为父母不卑不亢的示范就已经在给孩子以熏陶以引导,无须额外做什么。

这么说吧,如果孩子的物质攀比心严重,绝不仅仅是学校污染的结果,必然有着家庭父母的污染加持。

再说误导,父母如果对儿童问到“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按照成年人世俗的偏见作出情绪性或回避性的反应其实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误导。

情绪性的反应就是父母觉得这样的问题带有挑衅性,给自己带来自尊压力,因而质疑问题提出者的动机而不是回答问题。在孩子就反映为对孩子的“攀比”做出过度反应,试图斥责或批评孩子不应该攀比。

回避性的反应就是父母试图避免回答这个问题,或者不正面回答。

孩子,特别是低龄的儿童对父母被问到“法拉利”和“小狗”父母作出不同反应中会很敏感地习得父母的偏见,进而受到污染。

稍大一些的孩子通常已经习得了“法拉利”所代表的财富和社会阶层意蕴,通常不会像儿童那样没有芥蒂地童言无忌。如果一个青少年问到这样的问题,那确实就可能带有挑衅,例如对父母动不动就拿“别人家孩子”来攀比自家孩子的回怼。父母毫不顾及孩子感受地问孩子“你为什么就不能像张叔家的儿子一样让父母省心哪?”,孩子当然就有权以“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来回怼。

总而言之,孩子问父母,“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法拉利?”,父母完全不必敏感而愠怒,不卑不亢地据实回答就好。即使发现孩子有攀比的迹象,也无须大惊小怪,父母自己没有社会阶层的高低贵贱的偏见,孩子就不会习得这样的偏见;反之,父母本身就有社会阶层高低贵贱不平等的偏见,无论父母怎样反应,孩子必然会习得这样的偏见。

更关键是,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的“攀比”大惊小怪,试图矫正,实际上是在强化孩子内心的“攀比”,反映的恰好是父母对社会阶层的敏感和自卑,孩子反而更可能有样学样习得“法拉利”背后世俗化的炫耀、奢侈意蕴。

现代文明的教育要义之一是“平等”,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躺平,为什么啃老,这些孩子身上的无力感从何而来?
“慧学习”之十八:让孩子体验“悦读”,父母需要做好三件事
最残忍的教育,是让孩子永远活在“身后没人”的恐惧里
如何面对孩子提出的要求
狗妈妈在严肃的教育小狗,它却还吐舌头卖萌:略略略,你打我啊!
*越累越不是好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