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科已经是进入中产下层起步价

石勇谈心理

社会心理分析干货

关于高考,虽然下面我会说一大堆,但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话——

今天,本科文凭已经是进入弱6以上阶层的起步价了。

这主要是对原生阶层是弱6以下的人而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在国家包分配工作的时代,当时分配弱6以上社会位置,也就是「中产阶层门槛」的文凭基准线是中专。其标志就是,以中专为起点,传说中的「大中专生」都拥有「干部」身份,初始社会位置就是妥妥的弱6。

所以,社会下层中最优秀的学生,很多都选择去考了难度超过甚至远远超过重点高中的中专,因为考上的第一天就意味着会有一个体制内或与体制具有亲缘关系的工作。

但20多年后,弱6的起步价已经抬高了两个文凭档次。

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凭这个社会实力,所对应的阶层结构不同了,所以,分配弱6以上社会位置的文凭基准线抬高了。

直观上看,现在一个人只要想读书,读中专、大专很容易,被视为学渣的收容所。但文凭作为文化资本,一种社会实力,又是阶层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在阶层结构上,中专、大专的文凭已经显得不值钱,似乎是阶层7的文化资本标配。跟弱6以上阶层对应的文化资本,中产阶层的文凭门槛,在这个背景下必然水涨船高。

有意思的是,和这种文化资本-阶层结构配套,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在吸纳弱6以上成员时,对文凭基准线的设置也是本科以上。像公务员考试,除非是偏远艰苦地区没几个人报考的岗位,否则要求的文凭起步价是本科。而体制外的大公司,哪怕招聘一个已算是「办公室白领」的文员,没有本科文凭他们连简历都不会看一眼。

另外,从社会食物链上说,在科层制社会里,资源的分配,以文凭为标准,自上而下分配到本科这一层时,已不足以支撑中产以上的社会位置,所以剩下的,就只能设置为社会下层了。就像全国的一本,要在广东录取多少人,满人时,就把哪个分数线划为录取分数线,剩下的人就全部落榜一本那样。

所以,分配弱6以上社会位置的文凭基准线的社会设置,本质上跟「知识」之类没有关系。它是关于文化资本与阶层结构关系的社会运作。

我们可以说得再真实一些。在现在,如果仅仅从文凭这种社会实力的角度,而不从个人实力的角度,那么,想进入弱6以上的社会位置,本科文凭以下已经被统性地排斥。它们相对来说只是社会下层之间的区别。反正从这些学校毕业的人,进入社会的初始社会位置就是社会下层。

以大专和本科的区别为例。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大专所受到的环境影响基本上是社会下层的,或「假性中产」的那种文化氛围,但本科则是具有中产阶层风味的文化氛围,无数人的小资文青情调和自我感觉良好,都跟环境熏陶相关。而毕业之后,他们所获得的初始社会位置,直接就是强7和弱6的区别。比如,大专可能去工厂,而本科则去办公室当白领。

不要小看这种区别,起点如果再加上中间的社会机制,很可能就决定了终点。毕竟,由文凭这种社会实力所导致的差异,在不同的环境中,非常可能——事实上往往是——导致每个人内在实力的巨大分野。作为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弱6们还是比较喜欢学习提升自己的,哪怕只是找知识的感觉,也是一种姿态,可有多少强7也有这种意识呢?

所以,只考虑文凭这种社会实力对人的影响,大专和本科,完全是社会下层和中产阶层的人生轨迹的区别。没有强大的个人实力来消除这种社会位置的先天劣势,大专想攀爬到弱6以上,恐怕更多只是一种理想。它只是极少数高格商或运气极好的人的事业。

从表象上看,高考录取率其实非常高。2019年,高考人数达到1031万,录取率达到90%。

100个人参加高考,就会有90个人有一个大学读。

但这是一个容易形成误导的数字,因为这个「大学」,有大量的是大专类的高职院校。

不清楚2019年会录取多少本科生。我们仅仅以一本来说,在广东,估计不会超过13%,如果是985,超过2%那已经是奇迹了。

所以,竞争的内容,其实基准线已经是对弱6这个初始社会位置的竞争。

而对于强6以上阶层来说,竞争的基准线其实已经是弱5了。他们的教育焦虑,学区房,让孩子上各种班,从文凭基准线上是以211为起步价的。

我相信,随着中产阶层社会结构的挤压而导致的萎缩,以后的中产阶层文凭基准线的设置,不再是泛泛的本科,而是会提升到211。现在只是某些在食物链中处于中上位置的体制内外机构这样设置而已,但我相信会变成整个社会的基准线设置。

这意味着,到时普通一本以下,或许会和现在的强7那样,成为「假性中产」,即,恐怕从文化资本和社会位置上来说,都很难说是中产了,但通过玩审美和各种时尚生活方式,还是有中产的感觉的。

我这么说好像挺残酷的。但高考本身,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几次拼搏之一。拿出勇气去拼,比什么都重要,是否能直面现实,本身就是对格商的检验。

好在高考只是获取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实力——文凭出身——,而不是就决定了一切。格商不是从学校学到的;对社会人心运作的系统认知不是从学校学到的;很多博弈能力也不是从学校学到的;甚至像柯林斯所讲的,一个社会重要的知识技能,也不是从学校可以学到的。一个人从学校得到的是文凭这一社会实力,资源-人脉,以及环境对于他的初步武装,学校的社排越高,这几点越明显而已。

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在社会上学到不可能从学校学到的东西,那么,相对于学校这张牌子给他提供的初始社会位置,他很可能会在此基础上,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或更广阔的空间。

开一句玩笑,中国最好的学校,其实是湖南第一师范。

但也不全是玩笑。

因为,天赋、格商、运气,永远是在不同的阶层、学校、环境中随机分布。

而拥有这些稀缺资源的人,没办法用社会运作基准线和其它世俗的标准去衡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果孩子成绩上不了高中,你会让她上职专或技校吗?
大专生的出路在哪,记好学长告诉你的这三点(干货)
孩子初三马上毕业,学习成绩不好,想读3+2大专,有前途吗?
高能力和高学历哪个更重要?过来人告诉你
已有一个自考本科文凭,还能再报一个相同专业的自考本科吗?
初中毕业读3+2拿大专学历靠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