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应该警醒:摧毁一个学生太简单了

上周的文章《仁寿砸师案背后疑似教师霸凌,父母要勇敢支持受辱的孩子》后,我们设置了一个投票。截止到今天,共有323名读者投票。下面是投票的结果。

第一题:您经历过或身边确知过中小学教师霸凌(体罚、羞辱、不公正对待)学生么?

其中,47.4%的读者经历过中小学教师霸凌现象;另有33.1%的读者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确知身边发生过中小学教师霸凌现象。从没有过的读者不足20%。

这是一个令人惊愕的数据,超过八成的受访者报告都经历过或身边确知有过中小学教师霸凌学生的现象。特别是,投票使用了“霸凌”(Bullying)这个词,事实上有不少读者认为中小学教师不严重的体罚算不上“霸凌',只有严重的才算是“霸凌”,因此,调查的数据可能比现实情况还要低估。

即使是只看“经历过”的一组数据,47.4%的读者经历过中小学教师的体罚、羞辱或者不公正对待。

再来看另一道题:您对教师暴力体罚学生如何看待?

40.2%的读者明确反对教师的暴力体罚,并且认为应该予以严惩。34.4%的读者认为教师最好不要暴力体罚学生。认为可以理解教师暴力体罚学生的读者为17.3%;认为可以接受教师暴力体罚学生的读者为8.0%,合计25.3%,四分之一稍强。换言之,有四分之三的读者是不支持中小学教师暴力体罚的,五分之二的读者是明确反对,并且认为应予严惩的。

参与分享节目时偶然遭遇到观众关于教师霸凌的提问,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揭开了校园里的一个被严严实实捂着的酱缸:中小学教师霸凌学生现象。说实话,揭开后反映出来现象出乎我们的意料。除了某县教师觉得文章冒犯了他们后成群结队潮涌而来留言谩骂、侮辱、威胁(参看文章《仁寿老师为了捍卫体罚学生,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外,我们特别是在文章后面留了联系方式,接下来有良知的教师和受害家庭的父母提供的事例、素材用“触目惊心”四个字形容丝毫也不夸张。像在某城市的某名校里,有教师体罚学生的方式是用透明胶带纸缠在学生脸上、头上,然后猛地扯下来;或者每天指使学生互相举报,动辄得咎。

接下来,分享一篇我去年写的文章:《摧毁一个学生有多简单》。一个中小学教师,别说采用体罚或者羞辱的方式,即使是不公正的对待,就足以摧毁学生的自尊,或者学生对学习的热忱。当我们总是叹息中国最优秀学子,不能与国外的同龄人那样取得瞩目的成就,比如诺贝尔的各项科学奖;国际菲尔兹数学奖,背后隐藏的是我们的教育普遍地压抑、戕害乃至摧毁了学生自尊和热情。否则,如何合理地解释为何北大新生有超过30%厌学,超过40%厌世呢?否则,如何合理解释一个又一个的北大天才,柳智宇、付云皓……泯然众人矣;而曾经与他们同场竞技略逊他们的国外对手,却能荣膺一项又一项夺目的奖项?

(《别人家的天才得菲尔兹奖,中国的天才遁入空门》,点击标题可跳转阅读。)


摧毁一个学生有多简单

文/唐映红

作为学校教育来说,要摧毁一个孩子当然十分容易。学过教育学的读者都应该知道所谓的罗森塔尔效应,又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所有的学校教师,所有获得了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或准教师,都应该知道这个教育心理学效应。

简单概述下罗森塔尔效应,其要义是教师的期望(注意只是期望,不是区别对待)就足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罗森塔尔效应最初的实验是在美国的小学课堂上做的,美国教师对于尊重每一个孩子是有着共识的,而且美国的整个教育体制都支持尊重每一个孩子,所以美国的小学教师不会对学生区别对待,他们只是被心理学家误导,以为一些孩子具有潜力,而另一些孩子资质平平,事实上这两组孩子是匹配后随机分组,是同质的。因此,仅仅因为教师对两组孩子期望不同,小学龄的孩子就能敏感地感知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因而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最终反映在学业成绩的差异上。

罗森塔尔效应之所以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就是教师的期望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本质上是教育中的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角色,他爱上自己雕刻的一个木质人偶,因此那个人偶就活过来了。用直白的话来表达,教师相信学生怎样,学生就更可能怎样。

既然仅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就足以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那么教师公开表达的言行和区别对待,事实上就足以摧毁一个学生。中国有太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被学校教育、被教师给摧毁了。

这里说的摧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业的兴趣,二是积极自尊。

先说对学业兴趣的摧毁。由于每个孩子发育发展对不均衡,又由于每个孩子智力优势的多元化,这同时也意味着大多数孩子在学龄初期并没有准备好适应学校教育,而中国普遍的小学教育教师都喜欢和习惯用学业分数来评价学生,考高分的是“好”学生,考低分的是“差”生。怎么办?差生就需要补课,甚至只要不是好学生都需要补课。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学龄初期的孩子,大学6~9岁的年龄,是他们终其一生适应学校教育,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敏感期。只要在这个年龄阶段,能够促使学生将“快乐”与学习行为,把勤奋感与成就感联系起来,那么就能激励和培养出他们对学业的兴趣。

仅仅因为考试分数的多寡,就被教师评价为需要补课的差生,这种以学业成绩作为简单粗暴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甚至唯一指标,无疑是损害大多数学生对学业的兴趣,从学龄初期就将“痛苦”与学业联系起来,将勤奋感与失落感联系起来,这样最自然的结果就是摧毁掉大多数学生对学业的兴趣。

从一个简单的数据就足以看出摧毁掉学生对学业兴趣有多严重。作为高校教师,我10年来给11个班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授课,近500名学生中,保持了好奇心和反映出在学业上主动探索的学生不超过5名,1%而已。即使是在北京大学,新生中明显厌学的比例超过30%。

往小了说,中国年轻人高中毕业后还保持学习兴趣的凤毛麟角,往大了说,中国之所以在经济腾飞几十年后科研(以诺贝尔科学奖或者者人数来衡量)和创新(以原创高精尖核心技术数量来衡量)上都乏善可陈,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从学龄初期开始,我们的小学教师就普遍地摧毁了大多数学生对学业的兴趣。

接下来再说对积极自尊的摧毁。从心理学角度自尊是对自己本质上是好是坏的主观评价,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小学高年级,大约9~12岁,四五六年级,是一个孩子自尊发展的关键敏感期。

前面讲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可以视为学生自尊的一部分,他相不相信自己能胜任具体的某项学业任务,这就是生活中所说的自信。学业的发展不仅包括考试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内部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我满足。中国学校教育过于倚重考试成绩,而且是以教条记忆在重点的考试成绩,削弱和抑制的就是学生对学习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无法在课业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自主性和自我满足,其实质是损害他们在学业中的积极自尊。相对来说,建立在考试分数(以及相关的名次、考取的高一阶学校档次)的自尊更像是一种自我膨胀的自恋,是不稳定和脆弱的。

造成的结果呢?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现象就足以说明。自1980年代开始,中国最优秀的学生纷纷被选派到美欧大学继续深造,并且其中佼佼者大比例留在欧美大学和世界知名的研究机构,以至于北大、清华一度被戏称为“留美预科班”。可是中国学生尽管聪明、勤奋,但却同时退缩、不自信,以至于三十多年后,中国学者在各学科学术上鲜有创造性贡献者,其比例远远低于应有的水准。

学校教育对学生积极自尊对摧毁还不仅仅体现在学业方面,中国学校教育,中国学校的教师,长期热衷于对学生严加管束,须臾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成长,特别是中学教育和中学教师,对青春期的学生成长和发展严防死守,严格约束在狭隘的应付考试(中考、高考)方面,限制甚至抑制本来应该重点发展的人格和社会性方面。这样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普遍的积极自尊受损,使学生成年后的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被严重削弱。

事实上,中国人普遍的退缩、不自信;或者稍有成绩就膨胀、自恋,这与中国的学校教育普遍地摧毁了学生的积极自尊脱不了干系。这么说吧,中国社会普遍的“巨婴”其实就是被学校教育(还包括配合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摧毁学生积极自尊结出的累累硕果。

至于彻底摧毁一个学生,从每年高考前后,中考前后,总有选择自杀的学生案例就可见一斑。不过,具体的任何一起案例或许都与学校教育以及教师的不妥对待有关,但同时又交织或许更为重要的其他因素,如原生家庭,很难一概而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名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
教育成功的国家允许体罚学生
任务驱动型作文“适当惩戒有法可依”导写及时评例文9篇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
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实施方案
校长如何处理体罚学生的教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