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杀不管埋 vs 心病心药医

原创 🔥朱雀🔥 娱乐明星范 2020-06-10 11:14

没那么简单音乐:岑宁儿 没那么简单 岑宁儿



几个月前看了一个大Ⅴ写的房地产文章,气势恢宏,觉得很受教,就专门收藏了,空闲时还时不时当金科玉律一样拜读一下!

特别是以下一段,还专门截图保存了!😍


非常的苦口婆心!😜

人对于自己不大精通的领域,总是会有种先入为主的畏惧和敬仰,对该领域的发言者,最初态度也大致如此。

所以,我当时是边看分析,边不住点头“是是是”的同意,还延伸联想到网络上快说烂了的一段话:

人都是向上走的,买房子的逻辑也是一样,

农村山区的往乡镇跑,乡镇的往县市跑,县市的往省城跑,省城的往北上广深一线跑,一线扎下条根了的再往国外跑,国外也分一二三线,还有偏僻的N线,又是一轮筛选……

有时侯想想,自己还真就是这么搞笑:

脚踏着仆仆风尘,心里却在作一些天马行空的妄想;

手里拿着几K的薪金,恨不得操着几个亿的心!

就象现实中的光棍汉,敲着个键盘抨击这个女明星条不够顺,那个网红盘不够正,仿佛天下绝色尽为他之所有一样。

有这功夫评头论足,还真不如多下点心力挣多几个钢镚,起码能改善下形象,再学点撩妹技术,争取早日有妹子替代五姑娘上岗,她不香吗?

最不济也能请伙伴们下个馆子嘬一顿,能打打牙祭,增加点美食知识,顺带还能存下几次回请资格。

不过,人始终还是会有些精神追求,偶尔做做白日梦,也是一种情绪的舒缓和抽离,不过要搞对方式。

比如说你喜欢听周杰伦的歌,但是点开一首《以父之名》,屏幕上会提示要开通会员,否则60秒后自动切入下一首,换个歌再点开又是一个球样:

​温馨提示:  速交买路钱。😂

​骂骂咧咧地交了钱,当时肯定多少还是有点不爽的。

但是等到你想叫他唱,打开“机关”他就马上为你而唱;

你叫他停,笃一笃暂停键,他马上就停时,是不是感觉心里舒服多了?

你将他人推举得太高,就是在有意无意的贬低自己,换一个角度来看,你花了钱,他专门为你而歌唱,你就变成了他的金主,而不是自以为是的粉丝。

怎么样?出少少钢镚儿就能做大众偶像的金主,这感觉是不是好TM爽?!

你将银幕上的演员和歌手之类人,真当成天上的星星来崇拜,人为地给TA鍍上一层亮晶晶的光芒,那当然是可望不可及了。

其实所谓明星,起初都只是和你我一样,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只不过他们的职业比较讨巧,受众群体庞大,流通方式全面迅速,达到名利双收的机会更大一些。

而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助力,才能在千千万万个同行中脱颖而出,各领风骚三五(十)年,当然要抓紧时间掘金了。

毕竟所有“明星”的养成与呈现,都要在前期就投入巨大的制作成本,才能在爆红之后翻N倍赚回来。

而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人设和花边新闻、以及各种炒作和一言一行,甚至一颦一笑都是有专人监督制定,大众喜欢看什么样的他们,他们就照着那个样子表演出来。

其实总结出来就是:

这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一些套路和规律,別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表现出来的行为,都只代表他当下愿意表现的意见和样子,可能适合他,却并不一定适合我们。

每个人都有表现的自由,但你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很容易被他人的观念误导,这就是所谓的​“管杀不管埋”。

​“管杀不管埋”的现象几乎贯穿了我们的一生。

小时候上学,班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学霸″,你总是看见他在玩,还在你死啃作业的时侯拉着你一起玩,说人放松了脑子才灵活。

你一听好有道理的样子,就甩下作业跟着去疯玩,结果没做完的因为时间关系更难完成了,而人家次次都准时完成,还把第二天所有要上的课程早就学得透透的了,当你还在懵圈状态时,她已经在课堂上对答如流了。

天赋和心机你都比不过人,还要盲从,活该次次考试你是渣人家是霸!👿

到出了社会,小青年多数都会被“月光族”的消费观影响,导致工作多年,很多人连积蓄都没有。

你在“买买买”快耗消费品,吃喝玩乐巅的时侯,人家在存款理财,存技术知识,存医疗养老保险,存经验见识,或者已经开始存实实在在的不动产,大小企业等硬通货……

这世间人多声杂,你选择的永远是当下最贴近自己现状的意见,大多数人的认知有限,如果没有明智人带路,基本上都会选择最短视的那条路去走。

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商家在不断地营造这种“买买买”的气氛诱惑你,你不买他怎么挣钱?

年青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根本还没有养家活口的压力,还对自身的赚钱能力充满着盲目自信,是最好的韭菜,割完一茬马上齐刷刷地又长出来一茬,鲜嫩可口,谁不割谁傻B!

看看现在的节日,每个都把“买买买”当成了主题,节日反而只是一个消费的引子了。

而一众“鲜韭菜”们,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理念下轻则月光,重则借贷累累,别说为未来添砖加瓦了,现在都成了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负翁”了。

别人挣钱储备的时侯你在“买买买”,

别人开始打根基的时侯,你还在“花花花”,

别人已经有收益进帐的时侯,你却开始债务缠身,要付出全部的心力去平这些坑。

到最后算下来,别人的每一步路都没白走,越来越宽。

你的路却坑坑洼洼灌满了污泥,陷进去难以自拨,即使拨出脚来重新上路,时间也是白白被自己折腾掉了。

这就是被一些“管杀不管埋”的人和观念误导,所犯下的错误,所有的后果始终都还是要你自己去承担,用更多的时间去擦P股。

一点点的因,成就一点点的果,终其一生,每个人都在自己亲手种下的因果中循环,无须等到来世,现世就有因果相报,种何因必得何果。

而人这一生,又有多少青春可以给你挥霍?

​老九的灵魂一问!🌝

那些更恶劣的,被引诱去赌博吸毒的,今天暂时就不说了,太过阴暗,触目惊心,哪天专门用一个篇幅聊聊。

还有一个群体是最容易受到误导的,就是婚姻中的女人。

看看现实中有多少被毒鸡汤放倒的?

“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女人就是要活得精致,你不花光老公的钱,就有别的女人帮你来花”

“两条腿的癞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优质男大把”

“女人就是要当家作主,该花花该买买,老公不大方?换!不浪漫?离!”

怀疑外边有点情况?“沾过屎的钱你不嫌恶心吗?这种垃圾不离还留着过年吗?!”

……

看戏的都不怕台高,喝这种毒鸡汤多了,一般慧根浅的女人脑子就会发热:

无病呻吟地矫情,对别人的毛病吹毛求疵,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各种反人类的放飞作死。

精致是自己本体身心灵的丰满和独立;

自信不是依赖别人还理直气壮地踩上一脚;

除非是碰到极其严重的黄赌毒和家暴男,要赶紧撤清关系,否则还是轻易别离婚,更别天天当歌唱,唱得多了就成真了。

三毛说:

​这种心态的女人,才能真正活出精致。🌴

而当你真正离了,才明白一个稳定家庭的可贵。

就象你天天吃住家饭腻了,偶尔去换换口味,今天试试川菜,明天试试湘菜,后天尝尝粤菜都行。

但是你能今日东家明日西家地这样吃一辈子吗?

人的身体各个器官都是有记忆的,胃更加是,无论你换多少种餐饮风味,最终还是从小吃到老的住家饭最能满足肠胃口腹。

这才是真正适合的主食风味,婚姻也是同样的逻辑。

走进婚姻前要睁大眼,打起十二分精神好好的调查磨合;

走进婚姻后,就要有大局思维了,做个“差不多女士”,只要不被踩到底线,能包容忍让的小矛盾就放过了吧。

太多精力放在鸡毛蒜皮的小毛病小情绪上,人会活得很累,给你再好的男人,你也能把他造坏,成为自己天天针锋相对的死对头。

最可笑是“两条腿的癞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优质男大把”这句话,以你的条件和眼光,青春少艾的时侯都只能嫁了个自己不满意的,几年后顶着个“已婚离异妇女”的头衔,你觉得你找到优质男的概率高一些,还是找到癞蛤蟆的概率更高一些?

​亲眼见过几个女人,拿着宠爱当炮台,活生生的把好好的家庭作没了,当时做老公的还各种跪舔挽留。

等到真离婚了,他看开了,马上如放飞的野马,真正的“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惬意啊!

而失去“观音兵”的女人,还保留着一贯的傲娇,却并没有人愿意抬她大小姐的轿,终究是一天天地萎靡下来,再无昔日光彩。

不管男人女人,骨子里都是向往安逸和谐的关系,也需要双方去平等维护,并没有谁敢说在长长的一生里,谁会永远比谁高一等。

当然,不断打磨自己,相比之前已经是达到更“优质"层次的您,有足够的自信活得更好的话,您高兴怎样就怎样吧!您说想上天,只要工钱给到位,大把人帮您搬梯子!

当然,禀承大众“管杀不管埋”的惯性,您会不会跌下来,会不会跌伤,跌死,就不在TA们关心的范围了,自求多福吧您!

讲回篇首的大Ⅴ,前段时间我又看到了他的另一篇文章,又谈到了“县城里买了三套房,让我操碎了心的亲戚”。

不过,这次话风完全变了,高度肯定了亲戚的“明智”一一(因为当时看到大V啪啪啪自己打脸,乐得我光顾笑,忘了收藏截图!)

现在就大致意思还原一下:

亲戚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小县城做了几十年装修,有了一定的名气和人脉,生意红红火火的。

和其他方面一样,他们买商品房也享受到了折上折,完全没有一点压力。

小县城绿水青山空气好,该有尽有不堵车。

一个城市再大再好,你不置业,你就只是个过客;

等你置了业,房产大概率会升值,但是你也不过是无数“业主"中的一个,而已。

你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不可能一下子搬得过来,并在大城市迅速复制,所有的一切都要重头开始,这成本也太高了。

所以你人还是得回去,把砸在省城的钱拿回小县城,集中火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公司,稳坐同行业老大的交椅,他不香吗?

老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换作你,是在大城市做个艰难谋生的泯然众生,还是回到小县城做个呼风唤雨的(相对意义上的)土豪?

……

大Ⅴ就是大Ⅴ,前说有理,后说有据,再加上诚恳认错的态度,算是主动打破了管杀不管埋的惯性,也没辱没他的名气。

无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无论你听到了多少意见,最终,还是要你自己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去做决策,不要人云亦云。


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心病的药在哪里?

在你自己的心里,在你的脑子里,凡人凡事多问问心,过过脑,就是最好的良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流行在网络界的句子,相当震撼的语录
女人如万应灵药——心病还须心药医
老夫少妻 红颜不薄命
儿子的抱怨!
县城的房子,都是什么人在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