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的內撅和外拓到底是怎么回事?

内撅外拓,这是后人对二王书法从书法技法上的区别。

也就是说,为什么王羲之的书法这样严谨含蓄,而王献之却风流倜傥,纵任奔放?

他们发现:王羲之书法的收笔是一种内敛的走势,而王献之是外拓的走势。

笔法要有“势”这个东西。这是书法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如果书法有了“势”那就气势雄健,所以王献之的书法非常有动感,一时名声也超过了乃父王羲之。

但是,随着王羲之地位的变化和书法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其实更有内涵,所以,书法是内敛还是外拓,也引起书法家的种种讨论。有人把书法的技法问题,上升到伦理道德的层面,甚至说什么外拓就是轻佻,这就与艺术本身太远了。

如何写出内撅和外拓这些不同的艺术效果,艺术家也是争论不休的。

沈伊默先生在解读二王书法艺术特色的时候用了唐代书法家的一些概念,比如“锥画沙”是內撅,“屋漏痕”是外拓。他还说,初学书法,最好采用“內撅”好一些,有了一定书法基础,可以外拓。

沈伊默先生第一次用书写用笔方法本身的规律,来说明如何“写出来”“內撅”和“外拓”的这种效果来,这是值得肯定的,大方向是对的。

我是千千千里马,我喜欢书法绘画艺术,权威解读,深度体验,我们一起来。


不过,古代的书法理论语言,都是古代思维体系,基本特点就是比喻性很强。但是,对于理解的人来说,容易发生“诗无达诂”性歧解,所以,几乎很难说谁的解读就“很标准”,因为,古人的语言本身就具备了欣赏性很强的特色,我们要找到作者本人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古人说话的时候,语境环境论点比较集中,因此,他们的话,是互相领会的,也不会有歧解,但是,传到后代人,那就理解不一样了,这就叫“诗无达诂”的欣赏性歧解的不可避免性。

所以,是不是“锥画沙”写出来的就一定“內撅”,“屋漏痕”写出来的就一定“外拓”?那不同书法家就会有不同解读的,甚至实践上也是没有依据的。

中国现代书法理论的方法,在解读古人理论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现代分析方法。沈伊默,顾维钊都是现代分析的启蒙老师。例如,顾维钊先生已经注意到肌肉记忆,神经反射对写字的影响了。这些都非常值得注意。

赵小立先生对于书法,提出“四法三笔”的理论。他说:从每一个笔法来看,共同的规律,就是起笔、行笔、收笔,但是写字不是孤立的笔画,而是互相联系密切的关系,因此,还有一个笔画叫“接笔”,这就是笔法“四法”。“接笔”也是按照起笔、行笔、收笔来写的,为什么要提出“接笔”问题?他说:书法贯穿到底的其实就是接笔。创作、学习的过程中,出问题就在“接笔”这个环节。“四法”是写出来的问题。

书法写出来怎么看,怎么欣赏?基本就三个字“法、意、势”。而“法意势”都统摄于笔法的“起行收接”这四个环节。

他说,书法说来说去就是如何用笔写字和写出来是什么效果问题。

从初学到成为大书法家,你一直在研究的,就是怎么用笔,写出来有什么效果。

所以我们说,写法与效果的关系非常直接。因此,分析用笔规律,就能看得出“內撅”和“外拓”来。

赵小立先生说,书法的每一个笔画无非就是,起笔、行笔、和收笔。


收笔有不同的“走势”,一种是收笔藏锋之势,一种是收笔露锋之势。

如果走藏锋之势,那么就是內撅,如果走露锋之势,那么就是外拓。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不是只要看见露锋就是“外拓”了。

具体的区别就是笔势向右和向上的笔锋走势都是外拓的笔法。

凡是笔锋走势向左和向下的笔法都是內撅。

书法的笔法是艺术手段,本身没有什么高低。理解这些艺术特点,有助于我们丰富欣赏能力和对艺术特色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析外、中行、内扌厌三大笔法内理以王羲之、颜真卿笔法图解为
笔法
古法用笔到底有多古?调锋和提按有什么区别
关于王羲之与赵孟頫的用笔差异
书法行笔“中锋取劲,侧锋取妍”
​草圣张旭对中国书法的贡献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