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写出字的力量美?

从来我是“快乐书法营”,专挑难题来回答。

古典书法理论,对书法的力量美的论述,代不绝人,说明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已知最早的书论,东汉蔡邕的《九势》,开明宗义就说: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这句话虽短,但包含了书法最关键两大要素即笔法、结构两个方面的内涵。强调“阴阳相生”,强调“形势”。这二者是前后递进关系。

阴阳相生”,就是各种对比关系的营造和协调;如方圆、粗细,曲直等等;而“形势”,则是两层意思:即笔法理论所说的“笔势”,结构(古书论叫结体)理论所说的“体势”。

“藏头护尾”,是讲在笔法上,起笔和收笔不能“信笔”,要有裹束,要有纵敛,要有或方或圆的造型,不能随手一笔抹而过。

有了“阴阳相生”的各种对比关系,具备笔势“”和“体势”,然后笔法上“藏头护尾”,有裹束,有纵敛,下笔用力(启功先生释:笔法,笔路准确),字的力就会自然产生。

比如王羲之、米芾的字。字的每个笔画的起、收的方圆、粗细、整体笔画的粗细、正斜变化非常丰富;体势上,没有几何学意义上的横平竖直。这样,就“形势出矣”。“笔势”如此丰富,加之“体势”的“似敧反正”(卫恒《四体书势》),字就有了力感。

对比产生“势”,“势”产生力。失“”则无力,这早已是书法理论,书法实践,书法鉴赏的常识。

很简单,平稳、端正、不动的物体,没有势能。没有势能就不会产生力啊。这是物理学常识呀。

东晋卫铄(赫赫有名的卫夫人)《笔阵图》说: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强调“多骨微肉”,才善笔力。我们体会下欧阳询、颜真卿的楷书。

骨和肉,是形容写字时下笔肯定,笔路准确,笔画不迟滞,从而使笔画有弹性,韧劲而挺拔。欧阳询、颜真卿的楷书,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具备上述特征。

学二家的人,往往由于不善笔力,把欧阳询楷书写成干柴棍,“孤阳不生”(老子语);把颜真卿楷书写的粗浊,成了“墨猪”,“孤阴不长”(老子语)。

清人刘熙载《游艺约言》说:

书要力实而气空(陈方既先生释:“力实”指书写有笔力,点画厚实;“气空”指厚实有功力的笔画,以及结构中显露出的精气空灵的效果。)。然求空必于其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陈方既先生释:点画厚实有立体感,仿佛高出纸面)者也

《游艺约言》又说:

“凡书,笔画要坚而浑(厚),体势要奇而稳。”

强调笔画要“”。从法理上来说,这话是孙过庭《书谱》所说的入木之术”的另一种说法。“力实”也罢,“入木”也好,实践证明,书法的力,不是轻易就有的,必须从长期坚持不懈的临摹,练习,书写中得来。话很平实,但真正做到,却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当书者以扎实的功力写出厚实、流畅、韧劲挺拔,有运动感的点画,有高明的结构组织的能力,写出的字,就能引发人们这种力实气空的视觉感受。说到底,字的力量,是书写功力的总成。

我们对照上面王羲之,米芾的字,感受下。

下面是部分王羲之选字,就是“力实而气空”的典范。大家感受下。

《游艺约言》又说:

“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

疾、涩,就是讲笔速。不难理解,以同一种速度运笔,就没有轻重快慢的节奏感。没有节奏,就不会产生力感。(同样可以体会下前面王羲之,米芾字例运笔的节奏感)。

极端的例子:

怀素的《自叙帖》,是疾的高标。他的字,虽然几乎都是没有多大变化的细劲的笔画,但其笔速,勘称速度之王。盘金屈铁之力,迅疾的笔速,是其前提条件。

颜真卿行书,是涩缓的代表。运笔重,必缓行。但其壮实的笔画的质感,或快或慢的行笔速度,造就出气壮山河的力量美。

(怀素《自叙帖》局部)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总而言之,字的力量,来自于:

1、力量从笔“实”、体“势”而来;

2、力量从反差对比而来;

3、力量从笔速而来;

4、字的力,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是有害力量感的。

欢迎大家留言指正,转发分享!不嫌麻烦,违心,也点个赞吧!写这东西不容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朋友谈学书法(1
书法术语 - 新闻中心 - 中国书法网
小楷艺术探析
学隶书应该注意什么?学会这两点,隶书其实并不难
怎样写好一手漂亮的行书书法?这几个方法很关键
老年学书法的门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