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妥协和南北战争




来自古哥古点旧版 12:40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开国国父之一,其地位和重要性恐怕要和美太祖华盛顿并驾齐驱。他在自己的自传中,列举了自认为所具有的13项美德,其中第一项便是节制。节制不仅仅是对自身的欲求,也包括对他人的期望,这在政治上反映出的就是妥协;但是妥协并不总是能够达成的,这种情况下争斗便无法避免,这在政治上反映出的就是战争。一部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历史,既有伟大的妥协,又有残酷的战争。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美国历史当中著名的大妥协和南北战争。敬请收听。

大妥协

应该说,战争在人类历史竞争中一直扮演者主角,著名的战役和将领从来就是史不绝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反映出人类文明的程度高低。因为战争通常意味着强势一方不愿意和弱者分享利益,而更愿意全部占有,但这并不符合现代人们的普遍价值认知。所以相对于战争,美国建国过程中体现出的大妥协精神更值得肯定。


1787年联邦制宪会议

1787年5月至9月,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在费城举行会议,准备修改《邦联条例》,解决当时各邦按照这一条例组成美利坚合众国后在运作上所遇到的重重困难。但是詹姆斯·麦迪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首的一些代表认为仅仅修订《邦联条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邦联条例没有赋予联邦政府任何征税的权力,所有的财政完全只能依赖各州自行缴纳,而没有任何权力强制要求各州支付拖欠的费用,这就使得联邦事实上难以为继。所以可行的办法只有制定全新的条例,组织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而最后会议的结果正是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因此这次制宪会议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但是这个结果的得到是极为不易的,是经过激烈的争吵,痛苦的妥协才最后达成。最初的方案五花八门,汉密尔顿甚至建议成立一个君主立宪政体,因为那个时候连法国大革命都还没有发生,人们认知的世界里还没有一个国家没有君主。但是这种提案会让美国变成最开始与之抗争的英国政府,故此很快就被否决。弗吉尼亚州代表麦迪逊等人支持组建一个基于民众选择的中央政府,一些有共和主义倾向的代表提出想要一个不要管太多事儿的小政府,还有一些代表根本不关心政府的性质,而只关心西部土地的所有权和利益是不是归所有州共有,还有纽约州的两个代表反对建立全国性的政府,他们一看到会议的制宪进程之后干脆退出了会议。


詹姆斯·麦迪逊

最后进入讨论的是两套方案:弗吉尼亚方案和新泽西方案。弗吉尼亚方案是在学习研究了欧洲和古代各国体制的基础上设计的全新法案,包括议会分成两院制,议会可以否决各州法案,行政权由议会赋予,设立最高法院等内容。新泽西方案则是一些小州看到自己的权利被弗吉尼亚方案严重削弱,针对性的提出了对联邦条例进行一些修正而形成的一个新方案,其中最关键的是仍然保留了各州对条例的一票否决权。


新泽西方案和弗吉尼亚方案相似之处不少,最大的不同是国会的地位以及席位设置。各州代表们针对代表权如何分配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中途一些小州威胁要退出会议,让讨论一度陷入僵局。7月5日,康涅狄格州代表罗杰·舍曼(RogerSherman)提出一项折衷方案:将议会分成上下两院:参议院代表地方,大小州都有2个代表;众议院代表人民,由人口多寡决定代表数量。这就是康涅狄格妥协。


华盛顿

这个方案相对折中的平衡了大小州的权益,但是这又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各州人口的计算标准。在选民人口基数中要不要计算奴隶在内?这也就是奴隶代表权问题。当时奴隶制度在很多北方州是合法的存在,在南方则更加普及。一些与会代表曾要求在国家范围内废止奴隶制度,而南方的代表当然激烈反对废奴法案,他们不打算把奴隶当作人看。但搞笑的是,在选民基数标准中,双方对待奴隶的态度又反过来了。南方代表坚决要求把奴隶当人算,提出把奴隶计入能决定众议院代表数目的人口,而北方的代表反对把奴隶算成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确定每个黑奴既不能不算人,也不能全算人,而是当成0.6个人来计算。罗杰·舍曼的法案中规定奴隶按照五分之三计入人口基数,但并无选举权利。这就是著名的五分之三妥协。五分之三条款并未完全解决奴隶问题,法案没有禁止奴隶贸易,更没有废除奴隶制度,这成为70年后美国内战爆发的一颗隐藏的地雷。不过这一妥协的通过,却也是制宪会议解决的最后一个重大议题。


美国1787宪法

但时会议的争吵却注定一直延续到最后一刻。9月17日,当代表们最后一次聚会准备签署方案时,麻省代表纳撒尼尔·戈勒姆突然又提出了异议:“我们都同意每四万人产生一位众议院的代表,但我认为,每三万人产生一名代表更好。”他的提议,再次让会场中爆发了新一轮激烈尖刻的辩论。宪法的诞生又出现了疑问。


与会代表签署法案

此时主持会议,但从始至终一直沉默的乔治·华盛顿站起来说:“现在我必须发言,我支持这个提议,它能保证在政府中,人民的声音更有力量。”华盛顿的威望在当时是如日中天,所以他此时一旦表态,所有的代表都点头同意。至此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终于通过。

制宪会议虽然取得了成功,宪法诞生了,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却在重要的妥协之中被搁置,而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持续发酵,最终酿成美国的1860年内战。

南北战争

在内战爆发前的这段时期中,为了避免战争以及可能给联邦带来的巨大的损失。美国的蓄奴制度拥护者和反对者,也就是南北双方也曾经尝试多次的协调,但是仍然未能避免问题的最后爆发。


1800年蓄奴州和废奴州对比

在最初,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人们同意妥协是基于一个判断:由于奴隶知识水平普遍很低,就业竞争力低下。随着奴隶人口的增加,只要能够把奴隶制存在的地域限制住,落后的农业产品的产出是稳定的,奴隶的单位生产效率就会下降,其带来的经济收益也会相应下降。这样凭借经济发展规律就会让奴隶制度自然消亡。

然而新技术催生了轧棉机,这就使得棉花种植变成了利润惊人的行业。而且,种植棉花并不需要强体力,男女老少都可以从事。奴隶可以保持家庭单位进行劳作和管理,死亡率很低。这个时候奴隶总人口的增长不仅不会带来生产效率下降,而带来了产量的激增。到南北战争前夕,南方的奴隶总数已经有四百万,奴隶的价格一路彪升到1800 美元,相当于北方技术工人三年的工资。奴隶经济的发展让南方越来越富有,再也没有转型为北方产业结构的动力和意愿。相反的,获得更多的土地成了南方奴隶主最大的诉求,这就和北方对待奴隶制度所能容忍的底线:不废除也不扩展蓄奴范围产生了矛盾。


为此南北双方玩起了危险的平衡游戏。在独立战争后,南北双方在1804年以北纬39度43分划定了一条“梅松-迪克逊线”,分界线以北为废奴州,分界线以南为蓄奴州。这样双方阵营数量刚好旗鼓相当。此后非常凑巧的是加入联邦的新州大体都是一南一北,成双成对,所以平衡局面一直保持,直到1819年,密苏里问题的出现。

1821年蓄奴州和废奴州对比

密苏里是法属路易斯安那1803年购地案买到的土地当中的一块,1819年申请成为新州。而难办的是,梅松-迪克逊线刚好穿过该州。于是南北双方各不相让,都要求密苏里加入己方阵营。争执还没有解决,第二年缅因州也要求成为新州。最后来自伊利诺伊的参议院托马斯建议,密苏里成为蓄奴州,同时把马萨诸塞州所划出的缅因州设定为自由州,将原定的分界线向南移动到36度30分。这就是密苏里妥协案。


密苏里妥协案成功实施者亨利·克莱

最后门罗总统批准了这个方案。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相反预示了更多麻烦会接踵而来。所以当时的国务卿亚当斯说:“密苏里妥协案只是一个巨大悲剧的开端。”

1837年蓄奴州和废奴州对比

密苏里妥协案维持了南北30年的安静。1836年德州独立,并在1845年并入美国。这随后导致了1846年的美墨战争,美国在1848年获得了胜利,得到了大片领土。但是新增的领土的奴隶制度存废问题重新开始激化南北矛盾,焦点就是1850年的加利福尼亚州。


1846年蓄奴州和废奴州对比

加利福尼亚原来在墨西哥管辖时期,没有奴隶制度,按理说应该作为自由州加入。但是此时,美国联邦自由州和蓄奴州各是15个,所以加州加入哪一方就成了南北势力消长的关键。最后,1820年密苏里妥协的大功臣,73岁的亨利·克莱再度出山主持协调。他以北方支持逃奴法案的代价交换南方同意加州成为自由州。逃奴法案就是限定所有逃向北方的奴隶必须遣返回去。对于这个法案,南北双方经过半年多的争吵,最后由参议院否决。但是偏在此时,一直主张对南方强硬的泰勒总统突然去世,继任者米勒德·菲尔莫支持妥协案,并且支持今后新加入的州是否蓄奴应该由当地人民投票自决。最后1850年妥协案成功过关。


美国第13任总统米勒德·菲尔莫

人民自决看似是个好办法,然而短短四年后就被1854年发生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问题带入了死胡同。当时,伊利托伊州参议员斯蒂芬·道格拉斯提出让还未开垦的内布拉斯加建州。由于这个新州位于密苏里妥协线以北,应该属于自由州。但是这样多出来一个州,又会打破南北平衡。故此道格拉斯提出把内巴拉斯加一分为二,增加一个堪萨斯州。然后让两个州采用人民自决方法决定是否废奴。这下引发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大问题,南北双方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纷纷抢占先机组织人马从各地涌入堪萨斯,并最终在1856年酿成了流血冲突。至此,林肯说:联邦这座老房子已经彻底裂开了。南北双方再没有调和余地,你拍一,我拍一,一个美国要统一的游戏终于走到尽头。


1858年蓄奴州和废奴州对比

1861年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南北战争爆发。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四年间造成75万士兵丧命,40万伤残,数以百万的平民受到波及。伤亡人数超过之后美国所参加历次战争的总和。内战换来的结果是,南方不再脱离联邦,国家维持统一。1865年2月1日,美国前总统林肯签署批准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度。


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认为南北战争的最重要的起因就是为了废除奴隶制度,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如果是,为什么早点没有爆发废奴战争呢?实际上奴隶制度只是一个导火索,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政治妥协的能力面对政治利益冲突最后失去了转圜的空间。南方各州认为唯一保持自己利益的方法是脱离联邦,而北方并不愿意让国家分裂,故此爆发了战争。请注意,林肯总统的阵营就有四个北方的蓄奴州,而这些州在林肯发表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是被允许继续保持奴隶制度的,你还能说林肯的初心是简单的为了解放奴隶吗?林肯自己在开战前也表示过,为了维持联邦的统一,并不在乎是否保持奴隶制度。当然,取得最后胜利后他签署法案正式废除奴隶制度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解放后的黑人奴隶

妥协和战争是两件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武器,更多的使用妥协而非战争看起来更加符合文明进步的大方向。为什么是这样?或许再看看富兰克林当年在美国制宪会议的讲话能带来一些思考:“对宪法中的部分条款,我并不完全赞成,但我不能肯定我永远不会赞同,因为许多我过去以为是正确的观点现在发现却是个错误……我如果发现这部宪法接近完美,我将会大感惊奇。我也认为这部宪法将会使我们的敌人大吃一惊。因为我们的敌人正乐于听到我们的国策濒于分裂,以便达到他们扼住我们命运的目的。所以,先生们,我对这部宪法很满意,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了,同时也因为我无法确定它不是最好的。”

创业不易,耳娱心憩之余如有您偶或中意的节目期次,请帮我们随手转发。书不尽言!您的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宪法的故事:世界上最古老的宪法实施至今
美国建国史话 (51) :门罗总统的第二任期
美国历史系列(29):废奴运动之一
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有什么不同?
制宪会议穿越指南|城与邦
【启蒙时期 68】宪会议中,美国存在哪些矛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