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锥之内皆是命运:《万物原理》之《丰富的空间》阅读札记


“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宇宙之大就羡慕它。我们亦很大。”

——【美】弗兰克·维尔切克(《万物原理》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月第1版)

光锥之内皆是命运。

宇宙大爆炸至今138亿年,这是光拼尽全力走过的时间,也是我们能够测度的宇宙最大尺度。

由于光的速度有限,回看138亿年前的大爆炸,人类的视野便达到了极限。

维尔切克说:最初的宇宙大爆炸太过明亮,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到它的背后有什么(至少,没有人知道怎样才能做到)。

是的,无论宇宙实际有多大,“可见的”宇宙总是有限度的。

这,就是人类的困境。

相较大约十亿分之一光年半径的地球,人类借助哈勃望远镜、运用“标准烛光”、利用“宇宙距离阶梯”等技术和方法,史无前例的扩大了对空间的认知。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对宇宙的深度了解,能够帮助人们解开困扰千年的哲学追问。

然而,追问依旧遇到了“瓶颈”。

这个“瓶颈”并非人类智力的低能,仅仅是因为光的速度是有限的。

由于光速的有限性(每秒30万千米),致使我们视野所及的宇宙图景,其实都是过去式。

把宇宙比作一场盛大的晚会现场。你是否能够想象,舞台上震耳欲聋的威风锣鼓,其实早已谢幕,而真实的演出,或是一段令人捧腹的相声、或是一曲婀娜多姿的舞蹈,亦或,早已是一片空寂无声的舞台。

从“哈勃红移”得知,越是遥远的星系红移越大。换句话说,遥远星系都以正比于它们距离的速度远去。

反之,如果时间倒流,所有的遥远星系都将快速朝我们移动,并在一定时间后挤压碰撞到一起。

回到原初的时间方向,宇宙的发展恰如一场“爆炸”(当然,这仍然是一种猜想)

受制于光的限制,人类能够观察到的极限,只是大爆炸后的一片明亮,谁能告诉我们,大爆炸是如何产生的,浩瀚无垠的宇宙竟被压缩到一个奇点,这是怎样做到的?

人类存在于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时空中,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宇宙奇点又存在于何处?毕竟,奇点囊括了整个宇宙,存在着近似无限的物质与能量,这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构、力量组合产生的?

面对无限宏大的宇宙世界,人类的认知存在“天花板”,而面对无限微小的原子世界,人类的认知同样受到制约。

普朗克尺度,10-33厘米以下的尺度,比原子核直径10-17厘米还要小16个数量级。到达这个尺度时,万物不再平静如水,都会自发地移动,我和你之间的距离不再受限于欧氏几何,而是呈现波动起伏的状态。

依据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计算,空间不再是视野所及的空旷,而是“某种持续颤抖的果冻”。

这是否更加印证“空间也是一种物质”的推论,因为是物质,它成为一种会动态变化的存在,可以扭曲也可以移动。

维尔切克提出“空间粒子”假设,邻近的“空间粒子”相互接触、交换信息,相聚又分散,诞生又逝去。  

如果“空间粒子”真实存在,从微观层面看,万物的出现与消亡,无非是粒子在某种力的作用下的聚合与分散,人们信以为真的实体物质,真的是即生即灭、如“梦幻泡影”吗?

我们不应仅仅“羡慕”宇宙,因为有一个宇宙也栖居在我们内部。

所谓宏观与微观的概念,其实是相较于人的认知能力的一种相对概念。对于难以抵达的极大空间,我们认定为宏大;对于无法窥探的极小空间,我们认定为微观。

我们应用欧氏几何原理生产生活、建桥修路、改造自然,而这种千百年来人们早已习惯的常态,本质上却是一种极度有限尺寸范围内的特殊情况,是基于人的有限性而发生的特例。

丁尼生在《尤利西斯》中说:

……全部经验,也只是一座拱门,

尚未游历的世界在门外闪光,

而随着我一步一步前进,它的边界也不断向后退让。

最单调最沉闷的是停留,是终止……

宇宙是一个个用盲盒建构起来的神秘世界。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没有打开盒子前,我们对其面貌始终茫然无知,而当我们试着打开一个个盲盒后,我们对其更加难以辨识。

尽管如此,人类从来没有止步,发现真相、验证真实、追求真理,这既是使命,更是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怎样的,宇宙到底是什么,大不大呢?
万物的起源,或许即将被揭开宇宙缔造者“暗物质”?
宇宙大爆炸之星系空间
这个宇宙,我们能够了解的究竟有多少?
真实的宇宙是这样的,千万别被西方科学忽悠!
宇宙大爆炸理论到底成不成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