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行车上的青春岁月,你是否还记得?

大家都知道,只要一提到自行车的海洋,就能想到80年的场景,一条宽阔的缺乏风景的街道,除了偶尔经过的公共汽车、东风牌或解放牌卡车,小汽车非常罕见,这个景象,不知道的估计会以为这是某个偏远地区,实际上却是80年代北京街头的样子。

七十年代的结婚三大件儿,八十年代的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主角儿,过去风靡北京的'永久’'凤凰’'飞鸽’'曙光’聊起来亲切,这些国货老牌儿自行车曾经是老北京人心中的奢侈品。当时不管会不会骑,很多人都喜欢把自行车作为拍照道具。

很多人都会在前面放一个小朋友专用的小椅子,和自行车固定在一起。还有一种就是直接坐在自行车的横杠上面,我们还会时不时的玩着自行车的铃铛,自行车的铃铛声是那么的清脆,那么的动听。继鸽哨和电报大楼的声音之后自行车的车铃声毫无例外的跻身最具时代特色的排行榜前三名。

稍微长大一点了,就开始在父母亲的帮助下学会骑自行车的。每到傍晚放学的时候,一回到家里,我就会推着那辆二八自行车去练习。那时候也不知道摔了多少次,由于身高的原因,只能像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常登链子的时候是半圈半圈的登。学习自行车,场景是否历历在目。

骑车上班的人们,穿着朴实的衣服,自行车前面很喜欢挂个包,包上面通常会写着字,“北京”“上海”等字样。不仅是在包上面,还有像遮阳帽,围裙等,很多东西上面都会写上地名。

而到了九十年代,还给繁荣下了一定义,那就是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辆永久,于是中国就被贴上了自行车王国的标签儿,这种俩轱辘的车也成了北京人身边最亲切可爱的交通工具。

当年修理自行车曾经是相当赚钱的行当,如今在北京的大街上已经看不着有人修自行车了,有些胡同里可能还有,但少之又少,伴随着对老车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眷恋修车摊儿也成了我们记忆中的一个部分

自行车在当年也是走街串巷的“神器”,木头做的箱子放在自行车的后面,里面装满了冰棍,是不是你的最爱呢?人们上班儿离不开它,下了班儿还要买菜做饭、换煤气,自行车曾经就像每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所以自行车不光是一交通工具,它还承载了老北京人的共同记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自行车变成不再具有外表象征价值的交通工具。同时,伴随着中国城市里自行车洪流的消退,继续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少。永久、凤凰、飞鸽和五羊等自行车品牌的经典车型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经典已成永久的记忆。同时,随着山地车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渐风靡,自行车也开始成为人们健身、休闲的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故事:故乡的交通工具
老北京城里的车事儿(图)
三十年,北京改变了什么?!
这组1974年拍摄的北京老照片,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北京这哥们儿年入60万,天天骑共享单车上下班。
散文||自行车上的青涩绵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