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雍正在位时间很短呢?

雍正在位时间确实不长,前后也就十三年而已,比起他老爹康熙的六十一年,以及他儿子乾隆的六十年,确实是短了不少,但大清朝要是没有雍正的话,不仅所谓的“康熙盛世”要大打折扣,说不定还会被早早的改朝换代。

可以说,正是雍正在位这短短的十三年,给大清朝狠狠地续了一波命。

那么,在位时间并不算长的雍正皇帝,究竟特殊在哪里呢?他又是通过什么手段给大清朝续命的呢?

这一切,还得从康熙执政晚年说起。

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首屈一指的雄主,他八岁登基,登基后便面对着暗流涌动的朝堂局势,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鳌拜专权。

当时的鳌拜,可以说是根本不把年少的康熙放在眼里,不仅专横跋扈,同时恣意妄为,完全置康熙于无物,那个时候的康熙,和一个傀儡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自然不愿意当“汉献帝”,因此,他多方策划,最终联合索额图,暗中培养布库少年,最终一举扳倒鳌拜。

扳倒鳌拜之后,康熙没有沉迷于收回权力的安稳之中,而是开展平三藩等一系列举措,三藩平定后,紧接着收回台湾,另外还有抗击沙俄侵略,三征噶尔丹,这些都是康熙在位时期,为大清朝的朝局稳定以及领土完整做出的贡献与功绩。

但随着诸多大事的完成,康熙在进入晚期之际,便有了颇为明显的“惰政”。

具体的表现,就是对臣子过于宽容,尤其是对于一些亲信或者近臣,即便是明知道他们有违法乱纪情况,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主动为其打掩护。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的乳兄弟曹寅,曹寅的生母是康熙的乳母,并且曹寅在很小的时候就随侍康熙左右,而有了这种特殊的关系,康熙对曹寅以及曹家,那可谓是宠到了极致。

不仅数次下江南住在曹家,让曹家得以享受无上荣光,同时还将苏州织造、江宁织造等油水极肥的差事交给曹寅来做,甚至对曹家挪用公款都不做追究。

而这还只是曹寅一家,当时还有不少康熙信任的臣子,在享受着康熙信任的同时,暗地里贪污受贿,行不法之事,而对于这些情况,康熙心中清楚,但却听之任之。

除了对于臣子过于宽容,导致他们放纵之外,康熙晚年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九子夺嫡”了。

俗话说太子乃是国本,这道理康熙早就明白,因此早在他二十多岁时便就册立了太子,也就是他的嫡长子胤礽。

原本,胤礽的太子名分已定,将来只要等着康熙病逝,然后继位就行了,但问题是,康熙实在是太能活了。

从康熙二十多岁就册立刚满周岁的胤礽为太子,一直到胤礽长大成人,甚至到了他将近四十岁的时候,他的老爹康熙皇帝,依旧是生龙活虎,并且还大有继续活个十几二十年的意思。

这样一来,作为当了几十年太子的胤礽,心里自然是极为憋屈,同时,这种憋屈也导致了他行为日趋怪悖,同时他与父亲康熙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增多。

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对胤礽忍无可忍的康熙决定废除他的太子名位。

而胤礽的废除,加上康熙的有意引导,就给了其他皇子一个争夺嫡位的机会,因此,从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胤礽被废开始,“九子夺嫡”正式拉开序幕。

在此之后,各个有实力争夺嫡位的皇子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明里或暗里展开了白热化的争夺。

但最终,一个在“九子夺嫡”中不显山不露水的皇子,也就是皇四子胤禛胜出,被康熙指定为皇位继承人,他便是大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

那么,康熙为何最终会选择老四胤禛为皇位继承人呢?很简单,因为康熙知道,只有他这个儿子,才能收拾他留下来的“烂摊子”。

毕竟康熙十分清楚,他在晚年时期的“惰政”,让大清上下腐败横行,官员贪墨也蔚然成风,加上由于“九子夺嫡”造成的朝局混乱,这一切在他死后,都将是一个不可收拾的烂摊子。

而这种烂摊子,唯有一个强势的君主,才有可能拨乱反正。

当然,在康熙活着的时候,他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也知道,在他治下的大清,已经问题频发,但在他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没办法回头,更无法自拔了。

所以,他只能把重担交给后人,寄希望于后人能重整朝政,恢复政清治明。

但恢复政清治明又谈何容易?第一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第二当时情况之复杂,难度之大,依康熙对于朝臣的包容程度,是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因此,康熙必须培养一个强有力的接班人,来帮助他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而从这个角度来讲,自打太子胤扔被废之后,康熙已经在暗中物色新的接班人,也就是说,“九子夺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康熙刻意引导的一场挑选符合他要求的接班人测试。

而在这场测试中,皇四子胤禛以优异的表现“毕业”,他对外办差尽心尽责,次次都能将康熙安排的差事办得圆满,由此赢得了康熙对他能力上的认可。

而对内,胤禛则以孝为先,尊重并理解康熙,同时不与其他皇子结党,而只是安分守己,表现出一心为国的姿态,这就更让康熙满意。

反观其他皇子,则有诸多令康熙不满的地方。

比如皇三子胤祉,他曾经也是康熙较为满意的皇子之一,但他却着重在修书之类的艺术方面发力,虽说他也想表达出自己不结党、不觊觎皇位的姿态,但却在同时给了康熙一种不堪大任的印象。

因此,康熙不选择他也是必然的。

还有皇八子胤禩,也就是“八爷党”的首脑,他有能力,也知道如何表现,但他忘了重要的一点,就是康熙这个人是最看重权力的一个人,也最忌讳臣子与皇子打成一片,从而威胁到他的统治。

因此,在包括佟国维、马齐等大臣联名保举胤禩为新太子的那一刻起,其实康熙已经放弃了选择胤禩为皇太子的可能。

所以,九子夺嫡其实是康熙故意布置下的一场“大考”,而胜出者就是各方面都让康熙满意的皇四子胤禛。

而在康熙六十一年,于畅春园灵前继位后,已经是雍正皇帝的胤禛,便开始了他既短暂,但又至关重要的十三年执政期。

毫不夸张地说,雍正执政的十三年,是“玩命儿”的十三年。

雍正最大的特点就是勤政,并且还不是一般的勤,甚至可以用“拼命三郎”来形容都不为过,史料记载,他在位十三年,坚持每日亲自批阅奏折已经是常态。

而当前仅是保存下来的雍正年间的奏折,上面仅是雍正的评语字数,就高达一千多万字。

要知道,古代没有电脑,这千万余字,都是雍正一笔一划写下来的,而这对于一个已经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来讲,可以说是难得中的难得。

如果非要在历史上找一个和雍正类似勤政的人,那也就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能比了。

当然,仅仅是勤政还不算什么,俗话说没有方向性和手段的勤政,等同于做无用功,而雍正在方向性和手段上面,则相当优秀。

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针对康熙朝留下的官员贪墨成风的现象进行整治。

对于官员贪腐,雍正的手段极其强硬,一改康熙朝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放纵姿态,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只要被发现有贪墨行为,马上就会遭到雍正的严惩。

此外,如果在康熙时期,官员贪腐被发现后,顶多就是官员自杀就完了,所贪墨的银子也就算了,朝廷不会继续追究,但雍正一改这种方式,而是追查到底。

比如从康熙末年就存在的山东仓谷亏空一案,在雍正继位后得以查清,当时山东地方官府从康熙四十五年至康熙五十三年八年间,以存贮粮食为名,累计向朝廷要了240多万白银。

但实际上,这两百多万银子,仅有不足一百万用于购买粮食,而剩余的部分,均被山东大小官员瓜分。

这件案子,在雍正查清之后,除了对相应的责任官员进行惩治之外,他还以铁腕手段,将贪墨官员所贪走的银子,进行一一追讨。

比如涉案的山东巡抚李树德,当时雍正就针对他进行批示,要求“追到水尽山穷处,叫他子孙作个穷人”,也得把贪墨的银子还清。

不仅如此,对于康熙年间出现过的买官卖官行为,雍正不仅对售卖官爵的责任人进行严处,同时对于那些花钱买官位的人,照样严惩不贷。

此外,为了杜绝官场上的歪风邪气,雍正成立了直属于皇帝的独立审核机构“会考府”,利用这个部门,再加上雍正铁腕的手段,前后历时七年左右,整个清朝的朝堂气象为之一新,史料记载,当时吏治清明,官场肃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

除了在治贪上下了诸多功夫外,雍正其他政绩更值得一提。

比如火耗归公,把千百年来,官员在征收钱税时,打着损耗的名义中饱私囊的陋习一举废除,改为中央统一耗损比例来征收赋税。

此举,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不仅打击了地方官吏在征收钱粮赋税时,任意摊派的恶劣行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底层人民的负担,可以说在当时绝对是个利国利民的高政策。

还有摊丁入亩,即将丁银税赋并入田赋一并征收,说得简单点就是田多的多征,田少的少征,无田的不征。

这个举措的好处就在于,改变了曾经流行千百年的按照人头来收取丁税的传统,也让那些无田产或者是少田产的老百姓从中解放了出来,而是加大了对那些拥有大量土地,却交税极少的地主、财主征收赋税丁银的力度。

这样一来,被解放出来的普通百姓,就有了更多的生产力,而生产力提升之后,对于社会发展必然是有利而无弊的。

除此之外,还有改土归流、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些举措,均是利于国家、利于百姓,更利于发展的好举措。

但问题是,上述这些举措要推行,必然会触碰和损害不少人的利益,比如火耗归公,就损害了所有官僚阶级,断了他们的外财来路,还有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则是损害了所有权贵、地主、文人等阶级的利益。

因此,雍正在推行这些政策的时候,必然是会遭到巨大的阻力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从他的新政推行开始,一直到他去世,均存在来自于各个方面的阻力,而他也因为推行这些有利于百姓和国家的政策,遭到了特权阶级的恶毒非议。

但是就是在这种巨大阻力的情况下,雍正始终不改初心,认准了非要把新政进行到底,最终,他用了十三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

但这十三年中,他所付出的经历,以及承受的压力,那是旁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雍正这么好,那为何后世还是有不少人骂他呢?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你只要看看老百姓骂不骂雍正,同时再看看那些骂雍正的都是什么人就知道问题的答案了。

总之,雍正用十三年的时间,把从父亲康熙手里接过的一间四处漏风的破茅草屋,最终修修补补,并不断加固扩建,到最后变成了一座富丽堂皇,且结实牢固的大别墅。

最重要的是,在这座大别墅中,还有十分可观的存储。

但是还是那句话,要完成这些,是需要有非常人一般的意志,以及铁一般的手腕,同时也需要有百倍乃至千倍于常人的精力。

雍正也是人,并非是铜筋铁骨,而他始终如一日的玩命儿工作状态,必然会给他的身体带来极大的损耗,到了后期,他就如同烧干了的灯油,熬干了的药渣,不管是身体机能还是精气神,都到了油尽灯枯的程度,因此,仅在位十三年就病逝也是必然的结果。

不过,雍正在位时间的长短,也得看跟谁比,对比的对象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也不同。

毕竟我们都知道,雍正的老爹康熙皇帝,从八岁登基,到六十九岁病逝,前后在位足足有六十一年。

而雍正的儿子乾隆,从公元1735年继位,到公元1795年退位,前后在位时间也有六十年,加上他“太上训政”的三年,那么他实际掌控权力的时间,足足有六十三年之多。

和这两位比起来,雍正的十三年在位时间,显然是不够看的。

但是放在古代历史上,其实雍正十三年的在位时间并不算太短,远的不说,就说清朝之前的大明朝,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有十个月,而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也不过十年而已。

此外还有明朝后期的朱常洛,他在位时间仅仅一个月。

而往远处说,古代历史上在位世家极短的皇帝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像金国的金末帝完颜承麟这样,在位不足一天的皇帝。

这么对比一下的话,雍正的十三年在位时间,还真不算太短。

并且,雍正在位十三年,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恰到好处,如果再长一点的话,未必是好事,甚至还有可能演变成坏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弓弦紧绷的时间太长,最终的结果就是断裂。

作为在九子夺嫡争斗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政治经验的雍正皇帝来说,从他登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相当于进入了工作状态。

而历史上有不少皇帝,少年或者青年登基,都需要有一定的熟悉政务的过程,但雍正不需要,毕竟他已经有大量的实政经验。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一登基,就好比是一台发动机,马上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并且,各种政令接二连三的发布,各种举措也同样在布置实施。

这样一来,官员们就必须跟得上雍正的节奏,同时,雍正为了肃清吏治,改变局面,采取的是铁腕的手段,严惩、抄家、流放,甚至诛杀在当时比比皆是。

因此,官员们在雍正朝,无一不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一个干不好,就被雍正申饬、夺官甚至严厉惩治。

久而久之,官员们就处于一种相对高压的状态,但也不得不这么去做,毕竟雍正可是一个不讲情面的主儿。

也正是靠着这种铁腕手段,雍正才得以在十三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许多古代皇帝几代人都完不成的事情,但与此同时,官员们对于压力的承受程度,也到了极限状态。

如果再照这样运行下去,远的不说,就再来个五年左右的时间,估计不少官员就会因此而崩溃,到了那个时候,反对雍正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大。

当然,我们不怀疑雍正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他绝对有能力把这种反对声音给按下去,但这次按下去了还有下次,还有下下次。

只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就在官员们承受到极限之际,雍正去世了。

而雍正的儿子乾隆在登基初期,深知其中的厉害性,因此才会采取相对宽和的执政方式,他也明白,不能再这么强压下去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雍正在位十三年,真的是恰到好处,如果时间再长一点,按照他的手段继续执行下去的话,还不一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第二个原因,是人老之后,绝大多数都会昏聩。

雍正去世时,年龄已经有将近六十,不管他生前如何刚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去世之际的雍正,已经是一个老人了。

而人一旦上了年纪,思想思维各方面都会昏聩,哪怕是壮年时再英明,基本上都逃脱不了这个宿命。

比如,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那是何等的励精图治,各种手段、政策,都令后人所称道,也正是在他手里,唐朝出现了除贞观之治外最大的一个盛世“开元盛世“。

但到了他在位后期,同样也免不了昏聩,也躲不开老糊涂,宠爱杨贵妃,信任杨国忠,最终闹了个马嵬坡之变,自己不得不因此退位,最终郁郁而终。

还有汉朝的汉武帝,年轻时颁布推恩令,将藩王的势力逐步减弱,又大胆启用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让大汉威名远播塞外。

但到了他晚年,照样还是听信江允之言,最终造成了心爱的妻子卫子夫,以及被他极为看重的太子刘拒惨死。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无一例外都说明了,这人一旦到了老年之际,基本上都会出现昏聩、糊涂等情况,普通人如此,皇帝也是如此。

而雍正如果没有病逝,也活了个七八十岁的话,估计情况也差不多,再加上他强势了一辈子,那说不定到时候更加可怕。

因此,在位十三年就去世,对于雍正来说,也算是一种幸运,最起码,他看到了自己通过努力之后,对于大清带来的改变,同时也让大清走向了强盛,更重要的是,他给儿子乾隆留下了一个殷实的家底,由此,他也能安心了。

综上所述,作为在清朝历史上起到“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雍正皇帝,他对于清朝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为有了他,才让“康乾盛世”得以延续和更进一步,因此称呼他为清朝的“续命皇帝”丝毫不为过,而他的在位时间虽说比老爹康熙和儿子乾隆要短,但含金量却相当之高,没有他,乾隆根本不可能躺在功劳簿上安心惬意的吃老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代帝王837:雍正皇帝登基迷雾(2)
看完这个你还怀疑雍正是篡位的吗?四阿哥心战技能已经吊炸天!
雍正皇帝胤禛简介
雍正刚继位的时候,为什么让老八做总理王大臣,而不是老十三做?
居士变皇帝:雍正夺嫡登基的路线图
康熙三皇子胤祉,没参与九龙夺嫡,为何雍正登基后将他幽禁到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