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安与成都城市发展比较


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之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西安也是快速发展的现代之城,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最大的金融中心,经济发展十分活跃。西安城市定位:西部最重要中心城市、世界旅游之都。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

成都

成都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的美称,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成都也是快速发展的现代之都,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金融、科技中心、交通和通信枢纽,是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内陆特大开放城市,综合实力西部第一。成都城市定位:西部最强竞争力的都市。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与成都城市布局

西安

西安总体结构布局形态确定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九宫格局指,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功能各异的大九宫格局,而在主城区范围内形成富有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特色的小九宫格局。主城区内,以二环内区域为核心,发展成商贸旅游服务区;东部依托现状发展成工业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成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拓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发展成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西北部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北部形成装备制造业区;东北结合灞河环境整治建设成居住、旅游生态区。棋盘路网是指,市区道路网继承唐长安方格网,形成棋盘式格局。轴线突出指,以“长安龙脉”为城市主轴,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大街的轴线与南北轴十字相交,同时突出重要的景观轴线。

成都

成都城市布局“扇叶绿楔,向东向南”。目前成都市的城市布局是呈放射加环状的道路结构,城布局形态逐步由现在的密集“圈层式”发展为疏密结合的“扇叶式”布局,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中心城划分为3个区,逐步由现在的单中心结构发展为多中心结构,形成由市中心——副中心——大区中心——居住区中心构成的城市结构。中心城内重点发展以金融、商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和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第二产业。主城是中心城的主体,重点发展生活居住、科研教育、交通枢纽、物资集散等功能。

西安与成都产业发展分析

西安

西安以“四区两基地”为产业载体,支撑着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现已形成以软件与集成电路、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以航空航天、超高压输变电、大型风机、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等为支撑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以历史遗迹、自然风光、宗教资源等为依托的旅游业,以构建区域性会展、物流和商贸中心为目标的现代服务业,以人文历史、民间艺术等为底蕴而发展的影视、报业、出版、演出、体育、博览等文化产业。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园区建设品质;实现“五个突破”:以发展信息产业为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突破;以做大做强航空产业为重点,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新突破;以发展会展经济为重点,实现现代服务业的新突破;以建设名景点为重点,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以影视制作为重点,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成都

成都发展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增强资金、技术、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形成重要的城市功能增长核,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建成了以机械、电子等工业为主的38个行业大类、184个行业细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等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在主导产业建设方面:不断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光电产业,发展软件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机械制造产业,建设汽车生产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积极发展医药产业,发展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为支撑的医药产业链。积极发展食品产业,发展以名优烟、酒、饮料为支撑的食品产业链,建设食品加工生产基地。在优势产业建设方面:成都不断壮大冶金建材产业,发展冶金建材产业链,建设冶金建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民用航空产业链,建设民用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在天然气应用、机车制造等领域,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力争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不仅在工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上做大做强,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积极建设中央商务区、科技商务区、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会展中心、商贸中心和信息服务业基地。目前正积极致力于构建中国中西部的金融中心,欲执中西部“总部经济”之牛耳,目前共有130多家世界500强在这里投资兴业,有上百家全球研发中心在这里为世界的改变和科技的进步做着贡献。

西安与成都竞争力分析

在综合竞争力上,成都排名24,西安排名46,都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两者差异最大的是企业管理竞争力,成都排名第9,西安排名第49。另外在政府管理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上,两者也有较大差异。综合来看,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在文化竞争力上两者最为相似;科学技术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上,存在较大相似度。

在综合竞争力上,成都大幅领先于西安。从分项竞争力看,成都也有很多项领先于西安。相比之下,成都的优势有企业管理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资本竞争力。而西安在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上表现不错。但两市在开放竞争力、科学技术竞争力上都很弱。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依靠政府的优秀管理能力,再加上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为企业打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成都企业管理能力排名第9,具有很强竞争实力。特别是随着2007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完全有能力实现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目标。西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城市,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天的优势有助于西安吸引人才,继续巩固在科技领域的地位,打造中国重要的科技基地。西安需借鉴成都在企业管理的经验,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提供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服务。成都需要向西安学习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方面的经验。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带动综合竞争力提高。两个城市都是省会城市,市内高校云集,但两市科学技术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应该更加注重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市内的人才优势,将其转化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西安和成都发展趋势展望和启示

首先加强市场功能的开发,以更高开放度增强与区域、全国及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把整个城市作为一种资源和资本来经营,使其成为可经营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活化资本。其次推进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发展,根据西安和成都特定的城市性质与比较优势,抓住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发展微、光电子和软件产业,努力推动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及现代制造业。加快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整合资源,加速旅游业规模化、国际化进程。最后充分整合两者科教资源,把科技优势更多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一批优势科技企业。积极制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强化激励机制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的落实力度。

城市发展是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用超前理念,准确定位,整合城市资源,扬长避短,整合自身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

子继先生坚信,在未来发展中,大西安会越来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即将“最富”的十大城市
十城数字文创观察:能否成就“文化第三极”?
马光远:迈入2万亿俱乐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成都实践
武汉工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
谢瑞武:关于成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余淼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五点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