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民族”一词看似源远流长,却出现于上个世纪,谁提出来的?

今天我们的国歌是这么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中华民族”这个说法看起来和华夏一词一样,貌似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实到今天为止还仅仅只有百年的历史时间。在近代以前,我们中国人,还没有具备现代意义的民族意识,那么“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产生,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呢?同时“中华民族”这个词有什么意义呢?

“中华民族”一词的正式提出

梁启超提出了众多我们今天用到的词,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像“经济”、“组织”、“干部”这样的词汇都是梁启超提出的。在1901年,梁启超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史论述》,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

从此中国人,才正式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他将我们的历史主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上世史、梁启超写道: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个时代是中世史、梁启超写道: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烈之时代也;第三个时代是近世史、梁启超写道: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这篇文章中,对“中华”做了说明,指明其内涵是什么,内容如下:“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随后梁启超在对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进行论述的时候,使用了“中华民族”:“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中华民族”一词提出的原因

要知道,在梁启超“中华民族”这词之前,我们国家在历史上一直用的是:“华夏”、“中土”、“炎黄子孙”来表达自己,古代的国外朋友,称呼我们中华民族为:“大秦”、“震旦”、“支那”。

在鸦片战争之后,1840年-1894年时期,国内许多人员开始思考国家的救亡图存,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这股救亡图存的热潮更为激烈,迫使先进的思想家重新思考国家问题。当时一片呼声:“保国、保种”。

严复所写的《天演论》,表达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思想,传递了民族之间相互竞争的理念,“族群理念论” 可以说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让国人意识到“合群”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但是严复却没有继续介绍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

梁启超根据严复“保种”、“合群”的思路,开始以现代民族理论来思考问题。后来到了1898年的秋天,梁启超流亡日本,在那里梁启超系统进行了欧洲的民族主义的研究,同时结合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见解,十分的发人深省。童年,梁启超写了文章《东籍月旦》,就已经第一次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这个词汇:“于民族之变迁,社会之情状,政治之异同得失,……往往专叙其民族争竞变迁,政策之烦扰错杂”。

可以说梁启超通过了:一开始的保种、民族概念到中国民族概念,再到最后的中华和中华民族概念,成功的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的创造,并且这个词语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仍然是我们口中的经常性词汇。

“中华民族”一词提出的意义

“中华民族”一词的提出,可以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式告别了“夷夏之辩”的尊崇中华思想,排斥野蛮的陈腐观念。这个词语的产生,首先意义是,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一词是中国境内获得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在潜意识之中强化了各民族各人民对民族的认同和民族心理的统一。

其次,“中华民族”一词凝练了各民族精神,这个词语为后来民族观念的扎根人民内心,提供了牢固的信念。最后,“中华民族”一词有效的提升了我们民族力量,提升了民族自觉性,增强了民族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民族”一词的诞生,距今只有118年,最早是谁提出的呢?
“中华民族”这一词汇是由谁提出来的?
为什么叫中华民族
“中华”一词出自何处?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中华民族”的?
赖静萍 | 从揽驭到召唤: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与“英雄”概念变迁
秦始皇为中国取了个霸气名字,历经2000多年,从未更名沿用至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