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居家隔离日记 第三天&《溥仪: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③

《溥仪: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③----《北京的【小朝廷】(1917-1924)》

❖ 溥仪

民国元年(1912年)宣统帝溥仪逊位,溥仪及清皇室人员又在宫中住了13年,这段时间又被称为“小朝廷时期”。

1912年,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颁“退位诏”,清宣统退位,清朝结束。在颁布退位诏书的当天,溥仪的父亲载沣高兴地回家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从此,溥仪被困在紫禁城里,根据《清室优待条件》,小朝廷每年享受400万两民国政府颁发,虽然经常拖欠,但是紫禁城内仍保留皇帝尊位,而紫禁城外又是一番新天地。1917年,张勋复辟,仅12天后溥仪再次宣告退位。1918年,溥仪生母瓜尔佳氏吞鸦片自杀,这是溥仪第一次出紫禁城。1919年,溥仪开始学英语,庄士敦任教。1922年,剪去发辫,娶婉容为皇后,纳文秀为淑妃。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这一章的时间脉络。)

这里就想要提一句袁世凯。袁世凯是满清的大臣,但是他的心里面一直都有一个称帝的梦。袁世凯的一生都极富有戏剧性,而且具有很大的争议。他在1859年出生,如果暂且把袁世凯身上的争议抛出脑后的话,必须要承认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袁世凯在政治军事方面也是做出了很大成就的,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活动袁世凯就参与其中。当时袁世凯一直在镇守山东地区,这也为后来的战争保存了很大的实力基础。回到朝堂,袁世凯手里依旧握着很大的军事行使权,这也是“逼宫”的王牌。

♦ 袁世凯像,引自《万国公报》1903年第174期

不可否认的是,袁世凯也是封建时期近代化的积极推动者,他在清朝末年不断推动近代化的改革,也是他的不断推动才加速了封建时代的落幕以及近代化社会的开端。袁世凯在清朝做大臣的时候,生活是一帆风顺的,也是这样的生活让袁世凯的野心愈加的膨胀了起来。溥仪本来就是满清政府的一颗棋子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实权,所以这一次的逼宫,没有发动丝毫的战争就完成了。但复辟帝制与当时的潮流共和制是相悖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人物反对复辟,宣传民主与科学,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宣传新思想。若是袁世凯没有被“气死” 那么有可能傅仪的皇后就是他的女儿了。

袁世凯一死,紫禁城的那群人以为机会来了。故张勋发动了复辟。张勋复辟又称丁巳复辟、溥仪复辟,是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在“武圣”张勋和“文圣”康有为联合操办下,紫禁城内有声有色,但民国的大总统黎元洪还在总统府内办公。全北京龙旗飘扬,唯有新华门内的总统府仍高揭五色旗,财政、参谋两部也坚持悬挂五色旗。一片黄龙旗的包围中,这里是京城里最后的民国。

7月12日天刚拂晓,北京城内枪声大作,朝阳门外的讨逆军打到了永定门,辫子军且战且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空袭,也是内战史上第一次使用中国空军。

溥仪的回忆:“一个落在隆宗门外,炸伤了抬'二人肩舆’的轿夫一名,一个落在御花园的水池里,炸坏了水池子的一角,第三个落在西长安街隆福门的瓦檐上,没有炸,把聚在那里赌钱的太监们吓了个半死。”杜裕源的回忆与之略有出入:“第一枚爆炸,炸死太监1人,小狗几只;第二枚炸毁大缸1个;第三枚炸弹未经爆炸而溥仪已大为恐慌……”

被轰炸的皇宫内是什么情景呢?溥仪对此有较为详细的叙述:“飞机空袭那天,我正在书房里和老师们说话,听见了飞机声和从来没听见过的爆炸声,吓得我浑身发抖,师傅们也是面无人色。

在一片混乱中,太监们簇拥着我赶忙回到养心殿,好像只有睡觉的地方才是安全的。太妃们的情形更加狼狈,有的躲进卧室的角落里,有的钻到桌子底下。当时各宫人声嘈杂,乱成几团。虽然实际破坏微乎其微,但其恐吓作用甚大,加速了复辟的结束,也可算中国空袭之滥觞。

张勋失败之时,段祺瑞等北洋“大佬”就达成共识,不追究清室责任。要使这个定调成立,清室的“退位诏书”是万不可发的,否则怎么是“被胁迫”呢。在讨逆军这边派去的人不断暗示下,紫禁城方面终于心领神会,拟好的退位诏书也不发了,改为由内务府发个声明。“诏书”与“声明”有本质上的差别,而且在这份声明中,小朝廷不提“临朝听政”,而是表明自己“本无私政之心”,都是张勋“入宫盘踞,矫发谕旨”,反正都是张勋的锅。把所有脏水都泼向张勋后,清室以受害者小白兔的形象出现,紫禁城在这次复辟中的作为,就这样被轻轻掩盖过去。复辟如昙花一现,给北京留下了满地的辫子与龙旗。

张勋死后一年,紫禁城内的“大清”也亡了。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末代皇帝溥仪终于被彻底拉下皇位,小朝廷从此不复存在。至今为止,一直不乏声音批评北京政变违反清室优待条例,是背信弃义之行。若要如此算账,紫禁城在丁巳复辟中的所作所为,早已违约在先,北京政变只是迟到了7年的惩罚

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时,溥仪在名义上也已经不再是中国的主人了。然而,作为中国的末代皇帝,他仍然享有许多特权,比如,保留帝号,继续住在紫禁城,他的教育也是纳入了考虑的。张勋复辟失败。让小朝廷产生了危机感,担心一旦失去了自己享有的特权,溥仪以后的退路怎么办?这时候李经迈提出建议,说应该让溥仪学习英文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如果政治环境恶化,出国留学不失为一条出路。在溥仪的生父载沣,以及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下,李经迈着手办理这件事情。由于对庄士敦的人品和学识很赏识,他推荐了庄士敦作为洋帝师的人选。1918年,庄士敦与清王室签订了聘用合同,负责教授溥仪的英语、数学、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这就是庄士敦和傅仪的故事

傅仪还记得庄士敦给自己带来外国的糖果,然后他一边尝着那新奇的味道,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庄士敦讲述糖果的制作方法。在庄士敦的影响下,生活被局限在紫禁城里的少年溥仪,开始了解到西方的世界。从那时候起,他有了看外国画报的爱好,并且让太监们按照画报,去购置西式的家具,重新布置宫殿,将古老的紫禁城弄得不伦不类。溥仪还让庄士敦为自己,以及自己的弟弟妹妹、皇后、皇妃,分别取了英文名字。然后成天模仿庄士敦,得意洋洋地用中英文夹杂的方式说话。在自传中写道:“后来在我眼里,庄士敦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甚至连他衣服上的樟脑味也是香的。庄士敦使我相信西洋人是最聪明最文明的人,而他正是西洋人里最有学问的人。”甚至仅仅因为庄士敦讥笑说中国人的辫子是猪尾巴,溥仪便把一直留着的辫子给剪掉了。


就在年轻的溥仪越来越西化的时候,他的苏格兰老夫子却越来越中国化。事实上,早在成为溥仪的老师之前,庄士敦就已经是一个“中国通”,他看中国古代典籍,读唐诗宋词,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进入紫禁城之后,庄士敦的身上越发地有了前清遗老的气息,他穿着长袍马褂,头上是溥仪赏赐的顶戴花翎,走路时迈着方步,见人便作揖。庄士敦对于小皇帝的忠诚不仅是形式上的毕恭毕敬,更是情感上的真挚体现。在与溥仪一起生活的日子里,除了为溥仪讲授各种知识,关怀他的身心健康,他还成为了溥仪复辟帝制坚定的支持者。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末代皇帝 爱新觉罗· 溥仪 【书法】
第三章 紫禁城里无帝王(辛亥革命4)
大揭秘《溥仪的前半生之逃出紫禁城》
溥仪的前半生之逃出紫禁城溥仪的前半生之逃出紫禁城溥仪的前半生之逃出紫禁城溥仪的前半生之逃出紫禁城溥仪的前半生之逃出紫禁城溥仪的前半生之逃出紫禁城
把溥仪赶出紫禁城的将军,37年后偶遇“冤家”,谈话内容令人捧腹
近代史丨为什么宣统帝逊位后,没有选择迁居海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