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鸟麻雀


麻雀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小鸟,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广布于欧亚大陆。麻雀雌雄同色,其显著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有黑斑,栗色头部。喜欢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

在中国的麻雀,主要是指一种被称作树麻雀的小鸟。顾名思义,所谓树麻雀,自然是指搭窝、筑巢于树上(及屋檐、墙洞)的麻雀。

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情活泼,好奇心强,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

我想起一九五九年间,那是我已经八岁了,小学学生,学校要求“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和麻雀),小学生也有任务,得上交老鼠尾巴或者麻雀。

那时候的麻雀,还真的被吓破了胆,不但在田野里被轰轰烈烈的追撵抓打,就连其老巢也被掏窝,鸟蛋或雏雀全被毁掉。后来,不知怎么将麻雀从“四害”中剔除了,小鸟儿的命运才得以好转。

当时其所以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吃田野里的庄稼果实,与人挣抢粮食。不过,我倒是“欣赏”麻雀这种作法,因为大自然既然赋予它们生命,他们就该拥有一定的生存保障条件。除了吃小虫外,只有广袤田野里的植物果实才能维系这些喜欢群居的鸟类。麻雀的行为应该算是“光明正大”,为了生存,“铤而走险”,冒犯人类;但它们不像老鼠那样,总在夜晚黑暗中行窃,还传染病菌,就这有人还将麻雀叫作“老家贼”,真是太不公道啊!

另外,有人不喜欢麻雀的“叽叽喳喳”叫声。的确,麻雀没有黄莺那悦耳的歌喉,也没有鹦鹉那巧舌的口才,一天到晚,只会叽叽喳喳,时间长了当然令人讨嫌。

可人们应该明白:黄莺的歌声虽然悦耳,但绝对不会天天都长时间的歌唱;鹦鹉的舌头虽然灵巧,但只能是一种附和人声的效仿。而麻雀虽然只会叽叽喳喳,但它朴实无华,毫不做作,而且从不偷懒。每天早晨,就是这种清脆的“叽叽喳喳”将人们唤醒,让人们告别睡梦,投入到新的一天的生活中去;每天中午,就是这种清脆的“叽叽喳喳”为人们解除疲乏,让人们休息片刻,焕发新的动力继续劳作;每天夜晚,就是这种清脆的“叽叽喳喳”伴随人们驱走孤独和烦闷,让人们心情愉悦,热爱生活!

固然,麻雀的长相不够美丽漂亮,颜值不高。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们与孔雀、大雁以及雄鹰等鸟类动物一样,都是标准的正统的鸟类,而且有益于人类。所以,不应该受到任何歧视。

现在,麻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之中,迫切需要人类高度重视对它们的保护。

而今,人们时常可以看到:麻雀已经不再惧怕人们的走近和接触。在社区、在街道,我就经常见到三五成群的麻雀在地面上、在停放的小轿车上蹦蹦跳跳,不怕我的拍照,不怕行人干扰。

据说,这种“小生灵”相当聪明,并有较强的记忆力。如:得到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同样,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亦会团结一致,极力将入侵者赶走。

  (网络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雀的悲喜剧
神农架野生动物的故事94—麻雀 /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369/20210817
涝坝岘的那些鸟儿
近年来,人们发现麻雀的数量逐年减少,这个昔日与人类紧密共生的小鸟
猎奇:麻雀越来越少,它能活多久?为何人类很难看到麻雀的尸体?
范景来:爱鸟人人有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