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方河:羊肚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及优劣势


导读


近十年来,羊肚菌外营养袋技术在我国得以飞速发展,从业人员达数万人,栽培面积已接近或超过二十万亩,相关产业技术出现了新的爆发点,但同时也存在重大技术风险,需要引起同行高度重视并着手解决有关的技术问题。今日主要谈谈羊肚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及优劣势。

自然界的野生羊肚菌生长需要具有一定湿度、三分阳七分阴并且空气新鲜的环境。羊肚菌从菌丝营养生长过渡到繁殖生长,从土壤里面长出子实体直到子实体成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温度、湿度、光线、氧气有不同的需求。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不过是把羊肚菌菌株接种于土壤中,创造适应羊肚菌正常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线和氧气而已。

中国南方地区,冬季湿度大,而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湿度小。在南方可以用最简易的遮阳网平棚模式栽培羊肚菌,投资少,收益好,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遮阳网平棚模式因为投资少、可操作性强而迅速流行起来,成为羊肚菌栽培的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从2012年至2016年,发展到了顶峰,但是这是一种靠天吃饭的模式,不保暖、也不保湿,这种模式仅在四川盆地有生命力,出了四川盆地基本上很难成功,早期除了四川之外的栽培失败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模式出了四川就没法满足羊肚菌的正常生长与发育。于是设施化栽培随即发展起来,从遮阳网平棚下套塑料膜小拱棚,大拱棚,连栋棚,直至北方加盖棉被的冬暖棚(温室大棚)和冬冷棚,各种大棚形形色色,但都是温室性的蔬菜大棚,用于栽培羊肚菌,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基本上都要加盖遮阳网,或者在棚内加遮阳网,这主要用于遮阳、降温和保湿等,也是根据各地气候特点调节设施以满足羊肚菌的正常生长需要。

中国南方地区,冬季湿度大羊肚菌栽培的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无需特别的增温保湿措施,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在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的主要栽培模式包括:只用遮阳网的平棚模式、遮阳网平棚下套小塑料拱棚模式、无塑料膜的遮阳网大拱棚模式、塑料膜外套遮阳网的小拱棚模式、塑料膜外套遮阳网的大拱棚模式、蔬菜温室大棚(塑料膜大拱棚模式、塑料膜连动棚模式)等。

我国四川盆地,冬天比较暖和并且湿度相对较高,土壤温度一般都在0度以上,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各方面条件最好的地区,由于冬季温度偏暖和且湿度较大,比较适于羊肚菌生长发育。不需保温、保湿,羊肚菌都能正常生长发育直至次年浇水出菇。平棚模式简单易行,运行的效益也较好,发展也很快,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在成都平原很快就发展了几万亩,前些年成都平原成为了中国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的主要区域,但是近年来成都地区的羊肚菌栽培遇到了很大的困境,遮阳网平棚应对不了天气异常的情况,出现了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的情况。

相对而言,凡是对温度湿度具有一定调节能力,同时用了遮阳网和塑料膜的设施大棚,大拱棚、小拱棚、简易连栋棚和功能完善的复杂连栋棚,在应对非正常天气时减少经济损失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即便是在成都平原也必须进行设施化栽培。在北方,则主要是用添加棉被保暖的冷棚或冬暖棚。羊肚菌大棚栽培,特别是北方羊肚菌的冷棚及暖棚栽培模式,冷棚栽培关键是做好棚内土壤水分管理,特别是通过土壤水分来控制好出菇时间,暖棚则通过开合棉被,控制好温度,适时喷施出菇水。土壤干净,勤管理,北方冬暖棚和冬冷棚栽培适宜于六妹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的,在近年来栽培实践中已经展现了很好的发展潜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
黄灵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大棚的建造及环境因素的调控
林下拱棚栽培双孢蘑菇高产技术
秋季黑木耳吊袋立体式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指南
农业技术:羊肚菌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