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味的“小花”——小果蚁巢伞Termitomyces microcarpus (Berk. & Br...

真菌王国

第111期

part  1

美味的鸡㙡花

提到鸡㙡菌,相信吃过的食客们都会对它的美味念念不忘,即使没吃过鸡㙡菌的人也都听过它的大名,心里悄悄盘算着迟早要好好品尝一下,一饱口福。人们常说的鸡㙡菌,指的是蚁巢伞属真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物种就是其中的一员,名为小果蚁巢伞Termitomyces microcarpus (Berk. & Broome) R. Heim,它是世界上最小的蚁巢伞,其种加词“microcarpus”指其子实体较小,模式产地为斯里兰卡。在野外,每到雨水充沛的时候,很容易找到这些小精灵。它们在山上成群生长,戴着尖顶小帽,成熟后菌盖边缘常常裂开,仿佛开花一般,因此也常被称为“鸡㙡花”。

送你一丛鸡㙡花

part  2

蚁巢伞属简介

小果蚁巢伞隶属于蘑菇目Agaricales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

蚁巢伞属Termitomyces R. Heim,该属的主要特征是:多数种类具假根,菌盖具小尖,孢子印粉色调,担孢子宽椭圆形至椭圆形。在蚁巢伞属成立之前,蚁巢伞属的物种曾被置于不同的属中,包括蘑菇属Agaricus L.、蜜环菌属Armillaria (Fr.) Staude、金钱菌属Collybia (Fr.) Staude、Schulzeria Bres. & Schulzer和环柄菇属Lepiota (Pers.) Gray。直到1942年,R. Heim根据采集的标本建立了蚁巢伞属,这些蚁巢伞成员才正式安家落户。目前全球共有该属物种59个,我国分布有16个。

part  3

形态特征

小果蚁巢伞Termitomyces microcarpus

担子果群生,小型。菌盖直径1–2 cm,一般不超过3 cm,幼时尖圆锥形,成熟时近平展,中央具钝突起,污白色至乳白色,中央稍呈浅黄褐色;菌肉薄,白色。菌褶近离生,白色,密,不等长。菌柄长3–7 cm,直径0.2–0.5 cm,乳白色,近圆柱形,向下略粗,近地表处膨大,无假根。担孢子4.5–6 μm × 4–5.5 μm,近圆形至卵圆形,无色,非淀粉质。侧生囊状体棒状至纺锤形,稀少。担子果各部位皆无锁状联合。

part  4

互惠互利的共生

之所以把鸡㙡菌称为蚁巢伞,是因为它的生长和白蚁密不可分。蚁巢伞属的物种具有与白蚁共生的生态习性,多数种类具有假根,并通过假根与白蚁巢相连。白蚁巢能够为鸡㙡菌的生长提供营养,反过来鸡㙡菌产生的多种酶类能够帮助白蚁分解木质素。在野外采集蚁巢伞属真菌标本之前,顺着它的菌柄基部向地下挖,常常能够看到其假根下面连着的白蚁窝。但小果蚁巢伞菌柄末端埋入土中,无真正的假根。

盾形蚁巢伞Termitomyces clypeatus通过假根与地下的白蚁窝相连

part  5

真假鸡㙡要分清

市售的黑皮鸡㙡

野生的卵孢小奥德蘑

正是由于鸡㙡菌与白蚁复杂的共生关系,目前鸡㙡菌无法实现人工培育,因此号称人工栽培的鸡㙡菌等说法都是忽悠人的。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想起市场上大名鼎鼎的“黑皮鸡㙡”。虽然它的名字里也带有“鸡㙡”二字,但它并非真正的鸡㙡菌,而是人工培育的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 (Berk.) Pegler & T.W.K. Young。两者属于不同科属的真菌,关于该物种的介绍请查看本公众号第35期

part  6

食药兼用菌

小果蚁巢伞味道鲜美,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食用。此外,它还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有研究表明从小果蚁巢伞中提取的化合物对白血病和黑色素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Njue AW, Omolo JO, Cheplogoi PK et al. 2018. Cytotoxic ergostane derivatives from the edible mushroom Termitomyces microcarpus (Lyophyllaceae).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76:124–14.

2. Tang SM, Vadthanarat S, He J et al. 2023.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analyses reveal two new species of Termitomyces (Agaricales, Lyophyllaceae) and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of T. intermedius. MycoKeys, 95: 61–82.

3. 唐丽萍.2015. 澜沧江流域高等真菌彩色图鉴.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编辑:蒋帅

摄影:曾念开,蒋帅,符惠全及网络图片

审核:唐丽萍

作     者     简     介

蒋帅,昆明医科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唐丽萍教授,目前致力于大型真菌资源研究。

小编温馨提示:食用野生菌时,别忘记留一点生样品,以备中毒时鉴定。如果您身边发生蘑菇中毒事件,请扫码填写问卷;如果愿意提供毒菌标本,我们将免费提供鉴定,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物种故事|鸡枞菌:我是白蚁培养的美味食用菌
鸡枞菌
今年夏天,南京人都去捡鸡枞了。
蘑菇家族的秘密
今日食普530期: 鸡枞,山珍之王
鸡枞菌与它的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