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会报告“十三五”专题:食用菌产区布局与基地建设

食用菌产区布局与基地建设
(边银丙 华中农业大学)

  一、 “十二五”产业布局与基地建设情况回顾

  1.产区布局:“十二五”期间我国食用菌产业继续东菇西扩”“南菇北扩”的布局趋势,产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十二五”期间我国食用菌产区范围继续扩大,基地建设方兴未艾,产业布局继续着“东菇西扩”“南菇北扩”的发展趋势,食用菌主产区从东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等开始向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专业,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山西、陕西等出现了一批新兴的食用菌产区。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支持下,目前我国大陆34省市自治区全部都有食用菌生产基地,基地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2.品种结构:食用菌栽培继续增加,产量构成发生变化,部分珍稀食用菌成为常见的大宗化产品。目前中国商业化规模栽培的食用菌种类达到36种以上,不仅包括香菇、双孢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等常见的“四菇三耳”,还包括巴氏蘑菇、真姬菇、蛹虫草、杏鲍菇、白灵菇、梯棱羊肚菌、猴头菇、秀珍菇、姬菇、榆黄蘑、鸡腿菇、茶薪菇等珍稀食用菌。2013年中国年产量名列前六位的食用菌依次是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蘑菇和毛木耳,年产量超过百万t,占总产量81%,主栽食用菌种类进一步凸显;滑菇、杏鲍菇、茶薪菇、银耳、茯苓、秀珍菇、真姬菇、白灵菇和猴头菇年产量超过10万t,杏鲍菇、秀珍菇和白灵菇等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消费食品。羊肚菌、桑黄等珍稀食用菌驯化栽培成功,灵芝、蛹虫草等栽培日益广泛,使我国食用菌产业栽培品种继续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3.园区建设:“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园区在各个产区备受重视,以食用菌产业为主体的各种园区建设蓬勃兴起,使食用菌园区成为发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食用菌产业的重要基地和坚强堡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观光博览园区、文化旅游科普园区等成为展示现代食用菌科技进步成果、推广食用菌健康饮食文化、传播食用菌文化科普知识、推动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拉动食用菌产品消费的重要基地。

  4.优势基地建设: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生产成本和市场拉动等竞争要素作用下,一批食用菌优势生产基地在不断进步和演变中逐渐形成。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依靠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在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蘑菇、真姬菇、绣球菌等工厂化生产中进一步领先于全国,并紧追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形成了工厂化生产优势基地;福建、广东等地依靠雄厚的食用菌产业人文基础,大力开展长根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栽培,并形成了漳州双孢菇、白背毛木耳和古田袋栽银耳等优势生产基地;香菇栽培优势基地特色明显,已经形成浙江、福建等东南地区四季周年生产基地、湖北和河南等中原地区秋栽香菇生产基地及辽宁、河北、山西等北方夏栽香菇优势生产基地。四川及西南地区已经形成羊肚菌、段木银耳、段木黑木耳和野生食用菌等优势生产基地;东北地区形成了袋栽黑木耳、榆黄蘑、滑菇等优势生产基地。产业布局在整体展开的同时,东部地区率先向机械化和设施化发展,东西部不平衡格局继续扩大。

  二、 “十二五”产业布局与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产区布局不尽合理,产业区域调整还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受国家经济建设速度放缓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东南沿海地区食用菌产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向西北部地区转移,但个别地区没有科学评估本地的气候、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情况,盲目发展段木栽培和依赖木屑资源的代料栽培,造成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和地方政府生态保护政策影响;个别地方盲目过高估计食用菌产业的产值和规模,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东部和中部地区个别企业存在盲目扩大工厂化生产规模现象,使东部工厂化生产区域出现产能过剩、资金短缺、停工停产、效益下滑的局面。

  2.主栽食用菌种类严重偏少,珍稀食用菌生产规模过小,品种结构严重不合理。目前我国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蘑菇和毛木耳等6种食用菌产量占总产量80%以上,而其它约30种食用菌产量仅占20%。扩大珍稀食用菌产业种植规模,面临着栽培技术瓶颈、消费市场规模、保鲜加工技术、餐饮文化宣传等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3.食用菌园区建设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园区内涵需要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园区建设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尽管“十二五”期间食用菌园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食用菌观光旅游园区、文化博览科普园区等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逐渐兴起,但总体上存在食用菌生产、加工、贸易、餐饮、文化博览、科普教育与观光旅游等“三产融合”不足,园区内涵不够丰富,建设项目较为单薄,对食用菌现代科技成果的展示度不足,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缺乏与园艺博览、乡村游、风景名胜、IT行业、互联网+等行业的融合衔接。

  4.优势基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克服盲目追随工厂化步伐,避开产品深加工的市场陷阱,放大基地优势。我国食用菌产业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了各种食用菌优势生产基地,但目前存在着部分优势区域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盲目崇拜工厂化生产和产品深加工的现象。部分企业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没有将企业竞争力培育放在人才、技术和市场开拓上,而是过度依赖政府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使优势基地缺乏优质企业。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紧缺日益加剧,部分传统的优势生产基地将丧失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急需培育新的竞争力。

  三.“十三五”产业布局重点及基地建设措施

  (一)产业布局

  食用菌产业布局必须以我国各地气候条件、生产原材料资源状况、劳动力资源等为基础,以食用菌产业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消费能力为前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错位发展,效益优先。

  1.以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为基础,依据栽培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多数食用菌需要在中低温环境中生长发育,以降解农林植物有机质获得养分,我国各地因气温、降水、农林植物资源等存在差异。“十三五”期间,由于受劳动力资源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引导,食用菌主栽区将进一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向北方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1)黄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重点布局食用菌常规机械化设施化栽培,并取得相对竞争优势。香菇夏季栽培、平菇周年栽培、双孢蘑菇常规大棚栽培、黑木耳代料栽培等劳动力相对密集型领域,将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获得相对竞争优势。

  (2)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布局食用菌工厂化和深加工生产,并在设备设施开发领域获得长足进步。食用菌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将进一步赶超日韩和欧美,设施设备生产厂家数量增加、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稳步提高,企业自主科技能力增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日益成为现代生物工程的示范企业,科技人员占员工的比例上升,以优质高产品种选育、液体菌种生产应用和栽培管理全程自动化控制为特征的企业科技竞争力将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大型企业将向全球其它国家输出技术、人才和设备设施。

  (3)西南地区利用山区气候多样性的特点,重点布局冬虫夏草、羊肚菌、牛肝菌、块菌、松茸、鸡枞菌等珍稀食用菌驯化和规模化栽培。西南地区将进一步发挥食用菌野生种质资源丰富的特点,采取措施保护珍稀食用菌野生资源,并在局部地区发展食用菌夏季栽培和仿野生栽培。

  (4)中部地区将进一步细化食用菌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推广机械化、设施化和专业化周年生产。各地将依据当地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春秋季栽培、夏季栽培和冬季栽培模式,进行香菇、毛木耳、平菇、秀珍菇等常规栽培食用菌的生产布局。

  (二)品种结构

  “十三五”期间我国食用菌栽培品种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尽管“十三五”期间,以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蘑菇和毛木耳等6种食用菌为主栽品种的格局难以完全改变,但珍稀食用菌栽培种类将进行增加,单品产量将进一步上升,珍稀食用菌占食用菌总产量的比例将有明显提高。

  1.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开展野生菌驯化栽培,继续增加栽培食用菌种类。“十二五”我国主栽食用菌包括香菇、双孢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巴氏蘑菇、真姬菇、蛹虫草、杏鲍菇、白灵菇、变红羊肚菌、梯棱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猴头菇、灰树花、秀珍菇、姬菇、绣球菌、斑玉蕈、大球盖菇、鲍鱼菇、榆黄蘑、鸡腿菇、竹荪、灵芝、茯苓、猪苓、桑黄菌、滑菇、大杯蕈、长根菇、茶薪菇、荷叶离褶伞等36种,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牛肝菌、红菇、块菌、松乳菇、鸡油菌、鸡枞菌等珍稀食用菌驯化栽培将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各界投资珍稀野生菌驯化栽培的积极性将继续增长。

  2.重点开展珍稀食用菌商业化规模化栽培技术推广,逐步开展珍稀食用菌产品保鲜加工。目前我国羊肚菌栽培还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牛肝菌、绣球菌和冬虫夏草等珍稀食用菌栽培还仅限于个别企业,“十三五”期间羊肚菌生产将在波折中前行,其它食用菌产品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大量食用菌新产品将陆续上市。珍稀食用菌产品保鲜加工将受到重视,包括羊肚菌、灵芝、桑黄、茯苓、虫草等在内的一些珍稀食用菌加工产品将陆续上市。

  3.继续扩大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种类,力争工厂化生产的产量占总产量十分之一以上。预计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数量和产品产量将趋于稳定,双孢蘑菇、蟹味菇、灰树花、蛹虫草、白灵菇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产量将小幅度提高,而香菇、秀珍菇、冬虫夏草等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有望取得突破。

  (三)园区建设

  以食用菌为主题的园区建设,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食用菌栽培种植、保鲜加工与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中,发挥各地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建设以食用菌为重要元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观光博览园区和文化旅游科普园区,努力使食用菌园区与现代农业园区、园艺博览产业、观光旅游产业、餐饮消费产业有机结合,使食用菌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物联网产业等深层次融合。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园区的产业展示功能、科技示范功能、科普教育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人民幸福感而服务。

  (四)优势基地建设

  “十三五”食用菌优势基地建设必须强化效益优先,强调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体化。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气候资源作为基础,将农作物秸秆转化利用作为重点,将食用菌基地综合竞争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1.进一步做好食用菌优势基地评估工作,认真甄别和评选食用菌优势基地。除东部沿海地区工厂化生产区域之外,我国中西部地区食用菌主要生产方式依然是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基础,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的扩张和调整,已经形成了一批食用菌优势基地,如夏栽香菇生长基地、秋栽花菇生产基地、袋栽黑木耳生产基地、袋栽毛木耳生产基地、平菇生产基地等。

  2.综合分析各个优势产区的气候条件、栽培原材料资源、劳动力供给和市场竞争力,明确各个优势产区的优势所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政策实施,各个优势基地面临着各种竞争,必须强化各地的竞争能力,优势基地也会出现相应的调整。

  3.采取政府引导,政策优惠扶持,市场资源合理配置,强化优势基地的优势。优势基地必须有效配置政策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在土地使用、金融信贷、专项扶持等方面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蘑菇农场,鼓励企业开展食用菌产品加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向世界,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向食用菌产业的下游发展,笃实食用菌优势基地的发展基础,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选自:中国食用菌产业“十二五”(2010-2015)百项成果展示交易会暨中国食用菌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如何推动河南省食用菌产量质量同步提升?来看看这些建议……
食用菌生产基地工厂化生产可行性计划书.doc
全市推进蔬菜产销对接工作会议讲话提纲
浙江磐安县食用菌产业悄然转身
山东:邹城食用菌生产园获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