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人体中的火、热、湿、毒怎么排出? 下方重点讲中医的肝排毒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各脏腑均有联系,特别是同胆、肾、脾、胃等脏腑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肝和胆是脏腑表里关系。胆为六腑之一,泻则不藏,喜润而恶燥,内主少阳相火。

如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相火不藏或湿热内蕴,每多从肝胆证候表现出来,出现肝胆实火或肝胆湿热的病理变化。如情志过激,可使肝气郁而化火,横逆胆腑,或郁怒伤肝,使肝气实而郁火内生等,都与肝胆之相火异常有关。又如湿热邪毒客于肝脏,可致肝脏湿热之证。

因肝属脏,主藏,无邪之出路,所以临床上对肝气实、湿热邪火内郁等肝脏疾患的治疗,每多采用借胆腑之道以祛邪。所以泻胆可以泻肝,利胆即是疏肝。如龙胆泻肝汤主泻肝经湿热,实质上是泻胆,使湿热通过胆从小肠以达膀胱,随小便排出。方中柴胡、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等苦寒之药,是泻胆火从小肠下行(也就是吴鞠通所说的“苦通火腑”之意),再以车前子、木通、泽泻导向膀胱,使邪有出路。

还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等泻肝胆湿热的方剂,亦均用此法。此外,若肝火亢奋,导致心火内燔,出现心烦易怒,脉细弦数,舌赤尿黄,甚至口舌糜烂,也可采用泻心(实则泻其子)之法治疗,以导赤散泻心火,使邪从小肠以达膀胱,随小便排出。 肝和肾同属下焦,是子母关系。肾之元阳,为命门真火,可温煦脏腑百骸,发挥“少火生气”的作用,所谓“水生木体”也。而肝血充盛,血化为精,又可充盈肾精,所谓“肝肾同源”也。故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相互滋生,相互制约。

肝肾之间,肾阴虚,可以导致肝阴虚。在病理上,肝肾一方面的不足,也导致另一方面的虚损。例如肾阴不足,肝之阴血无以濡养,可导致肝阳上亢,肝火内生的病理改变;而相火妄动,则表现为肝胆火旺,又会出现“壮火食气”之证候,引起肾的亏虚。“肝肾同病”,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治疗时,可采用滋肾养肝或泻肝凉肾的方法以“肝肾同治”,即“补肾即所以补肝”,“泻肝即所以泻肾”。所以肝肾之间的关系,在生理上是“肝肾同源”,在病理上有“肝肾同病”,在治疗上可以“肝肾同治”。了解这三点,也就掌握了肝与肾之间的关系。 肝藏血而主疏泄,内寄胆腑;脾生血而司运化,与胃相连。在生理上,肝脾相互资助,脾的健运,使血的化生有源。

脾胃的升降与肝胆的疏泄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有“脾之升随乎肝,胃之降随乎胆”的说法。故土得木而疏,或土厚则木气自荣。在病理上,肝和脾是乘侮的关系,临床上常见为肝旺乘脾,或土壅木郁。如肝乘脾,是肝有实邪,在脾虚的情况下出现胁腹痛、便溏、不欲食等症状,此即《金匮》所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证候。

小儿疳积,出现烦躁易怒,则为土壅木郁的证候。《伤寒论》第100条说:“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此即为土得木而疏的证治。另逍遥散的证治,则是培土而疏肝,使土厚则木气自荣也。又如肝胆气火上逆,导致胃气不降,躁土(胃)气逆,胆(肝)胃不和,症见呕吐,或苦或酸,脘胁痛,心中疼热,气上冲心,治宜“泄木和胃”,方选温胆汤、左金丸等,辛开苦降,泄木安胃。 肝、胆、脾、胃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病变上可以互相影响,治疗上常互相兼顾。

如《伤寒论》小柴胡汤证,既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的经证,又有口苦、咽干、目眩的腑证;既有心烦喜呕的胃证,又有腹中痛的脾证。可见小柴胡汤虽然是治少阳病的方剂,其实是肝、胆、脾、胃均能照顾的祖方,也即调和肝脾、调和胆胃的祖方。再如《丹溪心法》的左金丸,治肝郁化火,胃失和降,逆而上冲所致的嗳气吞酸,口苦,胁胀痛等症,虽然名为“左金”,实为使金气左行而平木。因上证已从火化,故用辛以开上,苦以泻下,也是泻胆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胆囊炎集』浅析胆囊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找出自己的病根在哪里,才能目标明确的进行调理
五脏六腑的各自功能
祥康快车-推肚子(一)-20130107
【经络穴位】穴位配好对,治疗疼痛翻10倍
口苦=上火?中医有话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