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峪村志序

序言——张辉文撰稿

但凡到过两峪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最适宜人居。

清澈见底的小溪分别从道教圣地——朝元山左右两侧流出,曲折蜿蜒10多公里后相约于重溪峡,共同奔向沮水,这就是两峪的东汊河和西汊河。

东西两汊终年潺潺不绝地环绕着村庄。溪水两岸,垂柳拂水,婀娜多姿,时有村妇溪中浣纱,小溪更添几分姿色,孩童们更是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此时的小溪更是灵动而鲜活,这一切是那么纯美,那么悠然。

除非遇上大旱,否则两条小溪绝不干涸,当村民需要它来浇灌田园时,两条小溪总是倾泽而入,毫不吝啬。

过去的小溪,布满了搭石,那是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的必须。当然少不了有溪水猛涨时,搭石被冲得七零八落,每到这时,村民们总会脱鞋绾裤,迅速从溪中找到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一定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大家会谴责其懒惰的。有点年纪的,常常会在搭石中找到摇晃的那一块,把它铺稳当,几经踩试,直到满意了才肯罢休。

如今,已经少见这些搭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钢筋水泥构筑的大大小小的桥梁,两条溪水多达10座。人也好,畜也好,车也好,都不再为溪水所困。休闲时,大家聚集在小桥上,溪水旁,交流着各自的话题,述说着朝元山的灵验,鹿鹤寨的壮烈,挖断垭的传奇,碧云洞的飘逸,重溪峡的险峻,将军山的厚重……

集镇中心的朝元古镇以它古朴的徽派建筑风格遮掩着它的年轮,让来到两峪的外人雾里看花。青瓦白壁马头墙,取代了昔日的茅屋土坯木板房。虽是古镇,并不喧嚣,三三两两的车辆总能打破小镇的宁静与沉寂,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如果没有朝元大戏台前的广场舞,和广场上纳凉观舞的众生,你多有感觉的是古,却很难意识到是镇。古镇里的居民,以花甲、古稀和小芽为众,唯有或年或节时,外出求财的、谋生的、创业的、为官的才会云集古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村里也出了不少的能工巧匠,文化人,有精通中医的,有教书育人的,有专司车辆机械的,有擅长电脑网络的,有位至地厅级政界要人和大校级军人……芸芸众生全由褚、陈、李、邱、徐、张、董、王诸姓组成,当然这些姓氏中莫大于褚、陈二姓。

有道是,盛世修志,我们理当将家乡的历史、人文、风物、变革整理出来,让它见证和延续,也让全村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家谱。

于是,两峪村志问世了,这是全村人民的一件喜事。

      村志较全面地反映了两峪村历史变迁和发展成就,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著作,具有科学性、历史性、时代性、资料性和地方特色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记录一方历史,传承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

        两峪村志详实记述了本村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以1984年体制改革后的行政区域的记述范围,相对断限,上限为1949年解放前夕,下限为2014年12月。记述了两峪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政治上翻身。记述了两峪村人民战天斗地,把昔日东西两河岔,芭茅和剌架,日夜虎狼叫,行人走路怕,改建成万米河堤一条线,千亩良田连成片,直流水、方块田,朝元古镇靠山边,风情小镇如画卷。也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峪人民打破计划经济禁区,务农经商,规模发展小康。以可靠的资料为世人和后代留下一部前人之师,后人之范,以前车之鉴为后车之师的史著。

    文化,大而言之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小而言之,是一种品位、是一种凝聚力。愿这本村志能给读者带来文化上的愉悦,道德上的滋养,情感上的寄托,灵魂上的升华。从而让家乡这块美丽的田园永堡向善向美的力量,永远生长着风清气正的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地处宁波的古朴小镇,藏着江南水墨间轻吟的光阴~
斜滩:闽东四大古镇之一
古村落水乡吴江的“传奇”
【家乡散文】小  溪
两位小男孩的一次旅行记
行走丨江南情:前童,印刻着岁月沧桑的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