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组织的定义和一般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指为了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具有明确规章制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正式化的社会群体。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组织,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1、社会组织有别于初级社会群体。

虽然社会组织可以由初级群体或非正式群体演化而来,但是当它称为社会组织之时,已经和诸如家庭、氏族、邻里等初级群体高度分离。

 2、组织中形成了分工体系。

所谓分工,就是将为实现共有目的的工程分解为相互异质、相互补充的几种作业。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用迪尔凯姆的话说,不是因类似而产生联系,而是异质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它不是在同类意识和共鸣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而是在意识到自己的作业如果独立进行便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意识到功能上的相互依存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

 3、组织制造了制度化的支配关系。

支配关系是由于利用势力或行使权力(权力即制度化了的势力)而建立的支配服从关系。组织中权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权力正当性的依据来源于制定了的秩序,即规则,而不是对权力行使者个人的恭顺感情。马克斯·韦伯把这种基于制定了的规则的支配称为法理的支配或权力,而将基于敬仰、崇拜和感激的支配叫作传统的支配或权力。

社会学把作为规则规定下来并且为组织成员承认和接受的支配关系,叫作制度化了的支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服从规则是加人组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组织成员也正是用这种代价换取组织支付给他的利益和报酬。另外,科层制组织中的权力关系是特定的,它与传统支配中的主从关系是全人格的不同。一旦离开了职务,上下级就归复到了完全平等的个人。

二、社会组织特征

    社会组织是次级群体的表现形式。与初级群体相比,社会组织具有一系列独有的特征。

 (一)规模的灵活性

在规模上,社会组织的规模大于一般社会群体,可以有许多成员。小型的社会组织、比如小公司,可能只有78个人,而大型的组织可以拥有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的成员,国家即是一个巨型的社会组织。

 (二)结构的多样性

从群体的结构来看,

1、组织内部成员的关系是一种事本主义、公事公办的次级关系。这种次级关系是一种正式的角色关系,它不是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互动之前预先规定下来的、是一种可以置换的关系。而在初级群体中,成员关系是在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成员难以置换的初级关系。

2、成员的行为受到正式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限制,而不象初级群体中的互动那样比较自由和较少限制。

3、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往往是间接的,而且互动的界面是狭窄的、片面的,而不象初级群体中那样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成员表现全部的人格特征。

 (三)目标的专门性

从群体的形态来看,社会组织具有特定的目标和宗旨,这些目标和宗旨是组织生存的前提,而初级群体一般没有鲜明和专一的目标。而且,社会组织具有严格的界线规定,成员的加入或退出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履行一定的手续。初级群体成员的认定依赖于彼此心理上的接受,加入或退出无须特别的手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学概论基础问题之三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领导的本质与重要性
周懿人性之问第63问:组合体中的地位有怎样的特征?
冲突的艺术
权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