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丨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在教育理想与情怀中,真正提升教育的品质


从教化嘉定到品质嘉定,教育始终是嘉定的一个重要标签。伴随嘉定经济的飞速发展,富裕起来的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大量导入的外来人口更让教育承压。面对压力和复杂局面,从区委宣传部调任教育局党委书记不到两年时间,姚伟就迅速进入角色、摸清教育现状。2012 年任教育局局长后,他更是事务缠身,不仅要跟其他行政部门、街镇争取更多的教育话语权,还要四处出击“智谈”教育合作。如今的嘉定教育正日益展现出其活力,而这与姚伟的管理理念和对教育的理解密不可分。


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


多元理解:“品质教育”的嘉定阐释


《上海教育》一直以来,嘉定都有“教化嘉定”的美誉,可见嘉定人民都有着崇尚教育的文化底蕴。对此,你怎么看?


姚伟:“教化嘉定”,这是历代贤人留给嘉定的宝贵财富和教育珍品,也是新时代提升嘉定教育水平的最大优势和厚实基础。但同时,也意味着老百姓对教育有着更高的诉求和期许,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2017 年,嘉定获评全国文明城区,嘉定在“教育公平、教育投入、资源供给、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文化”和“科技”双引擎推动教育发展,在提升育人质量、强化教育内涵、服务区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教育》:自2013 年嘉定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品质教育”这5 年来,嘉定教育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有了显著提升,品质教育和“教化嘉定”有着怎样的联系?


姚伟:品质教育,是基于嘉定区域定位与未来发展而提出的。教化是传统意义上的,能够启发思想,品质是当代的,要思考如何有新的提升。我们所理解的品质,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品”,就是品评,是一种评价标准,意味着教育内部的自评与社会家庭的他评之间的相互校准,是外界对嘉定教育的认可度,群众获得感,社会的美誉度。“质”,就是达到这一标准的程度,也就意味着通过合理的内在结构让每一所学校获得更优的质感。品质教育的追求,是发展“品位高、质量优”的教育,推动区域教育内涵的整体提升。


合作与开放:集聚各方教育资源


《上海教育》:近些年,嘉定教育依托多种渠道和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对此,你是如何考虑的?


姚伟:目前,嘉定区统筹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学校建设进度,形成覆盖城乡、科学合理的教育生态圈;提升本区品牌学校和幼儿园能级,引进和培育优质教育项目,以合作办学、融合办学、分校办学等方式,同步推进现有学校和新建学校优质化发展,打造教育资源集群或集聚区。围绕嘉定“一核五区”城市发展规划,我们与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引进高端教育品牌学校13 所,初步实现优质资源多点布局、学校高位发展。


合作办学不是简单的翻牌子,我们挖掘中科院在嘉定6个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研究生基地的导师和研究生资源,打通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预科课程通道,探索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学者进课堂模式,建设从小学到大学预科衔接的教改实验圈。


嘉定目前正在做科技“擎”课程图谱,学校按图索骥,寻找单位相关人就可以直接对接。区域内科技企业对中小学越来越愿意打开大门,主动与学校一起开发课程,如嘉一附小将开学典礼搬进了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有一家印刷企业举办VR 课堂流动美术馆进校园活动,古猗园、秋霞圃、众多博物馆等等也充分做到了开门办学,社会互动。


《上海教育》:你提出嘉定教育需要在未来改革中寻找短板,弯道超车,做到公平优质,对学校而言该如何挖掘内部的教育资源?


姚伟:公平优质教育是个全口径的概念,不仅针对基础教育,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的内涵提升,需要寻找短板,也需要弯道超车。嘉定要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就需要更高水平的顶层设计。面临中考改革,很多学校以前抱怨发展的瓶颈是生源不均衡,我觉得办好每一所学校的特色,促进普通初中建设好优势学科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初中加强工程、慧雅阅读、科创课程、信息技术整合等,都是重要的助力项目。比如嘉定城区有一所百年老校启良中学,由于长期学生流失,造成了学校美誉度降低。目前教育局命名学校为教育学院教改实践基地,学校和教育学院将从师资、课程、空间等五个方面实施融合发展。学校已经组建学校理事会,我作为教育局局长担任理事长,理事中包括中科院研究员,企业、博物馆、辖区对口小学负责人等。同时学校推出幸福学堂等一揽子改进计划,希望依靠这些给家长强烈的信心,创造公办学校新样板。


制度创新:让能干事肯干事的人干成事


《上海教育》:俗话说“不破不立”,与中心城区相比,嘉定要实现品质教育,困难更多,这是不是也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制度突破?


姚伟:我认为,现代管理制度的基础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各安其责,按照“推进管、办、评分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探索学校理事会和教育基金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营造教育家办学的环境、土壤和氛围,使学校能够静下心来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近年来,嘉定区实施“学校改进计划”,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所以,品质教育就是从尊重规律出发,坚持育人核心,制订好政策,维护好教育规律的底线,发展好教育内涵的长线。


为了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嘉定区自2014 年起,在全市率先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聘请27 名专家学者为嘉定教育改革发展整体规划、提出政策建议。2015 年起,重点突出“文化铸魂,科技提升”两大特色,全面启动区域教育综合改革。2016 年推出 “十大”基础教育项目,2017 年推出“十大”综合项目,2018 年启动教育综合改革“砺新计划”,陆续推进了“学校改进计划”“幼儿园精细化管理”“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等10 个主体工程项目,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强化教育发展内涵,不断对标、不断完善,推陈出新。


《上海教育》:办好一所学校,选好校长是关键,建好教师队伍是基础。对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上,嘉定有着怎样的制度设计?


姚伟:在嘉定区想成为校长是“人人有可能,人人要过关”。 我们常常将教育家看得高不可攀,我觉得科学家、教育家就在我们身边,校长、教师如果在实践中提炼出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都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嘉定区近年来持续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在全市率先实行校长准入制、校长聘任制、校长竞聘制和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我认为,校长首先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其次应该是学术团队的带头人,还应该有成为教育家的情怀与理想。目前嘉定区依托“嘉学院”平台,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联手,有针对性地开展校长教师培训,教研活动可以实现全区共同分享、共同点评,力求做到效率化和扁平化。我们正在探索“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不断完善优秀教师的引进、轮岗和激励机制,实施学区、集团教师“一盘棋”的聘用改革。


《上海教育》:外部资源的引入,为提升教育品质打下了基础,但从长远来看,你认为品质的持续提升靠什么?


姚伟:学校对品质要有定力,而行政部门首先不能有功利的思想。教育实质上是在与社会和部分家长功利化的教育思维惯性做着博弈。品质教育绝不是分数,新时代的学生思想更开放多元。健康快乐成长也不应该是一句空话。目前,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思想还不够解放,不跳出教育看教育,眼界就会越来越窄,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嘉定区基础教育阶段有大量的随迁子女,他们未来都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教育的特殊性是培养人,所以教育是触动情感的。比如我们有一所小学开设了教学生烧菜的课程。因为很多学生家长都是新上海人,当父母很晚回到家,我们的学生已经给父母亲烧好了晚饭。


我自己也是农村孩子,我的老师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因为他的教育,使我一生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我想如果我们每位校长和老师都有教育情怀,能让自己的学生在20 年后还来母校看看,在课堂上就会倾注更加不一样的感情。


开放引进外部资源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挖掘内部无限潜力,提升办学质量水平,在教育理想与情怀中真正提升教育的品质。


文丨《上海教育》记者 赵锋、赵玉成

本文刊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18年4B刊,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关注“第一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祝郁:以“两圈四区”发展嘉定品质教育生态圈
【聚焦】瀑布式推进:“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网
【峰言锋语】嘉定归来不言悔
【围观】明年竣工!嘉定新增这所学校被很多人盯着!
【回音】上海嘉定开了一个有文化共识的课程研讨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