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狼殿(三十七):山雨

上期说到,桓温二次北伐,击败姚襄,收复洛阳,奏请朝廷迁回故都,朝廷却百般不愿,桓温无奈,只好班师南归,留下少量兵力驻守洛阳。不久,前燕帝国南下,桓温二次北伐的成果付之东流。

山雨 来自阅过边界 07:57

二次北伐结束次年(357年),十四岁的晋穆帝行加冠礼,开始主持朝政,改年号永和为升平。

《世说新语》里的许多逸闻趣事,都发生在永和年间(345——356)。这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在东晋帝国的历史上,永和年间是一段太平广景,为风流名士提供了发挥闲情逸致的环境。

后赵帝国的嗜血暴君石虎死后,北中国战乱不断,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忙于争夺领地,没有挥师南下的余暇,东晋帝国承受的外患压力大为缓解,这是永和年间出现太平广景的外部环境。然而,外部压力的缓解,不见得完全是好事,因为胡人无暇南下,也有利于国内的强藩发动内战。

永和元年(345),桓温出镇荆州;永和三年(347),桓温消灭成汉帝国,逐渐成为东晋势力最为强大的藩镇。王敦当年发动内战的时候,东晋承受的外部压力何其之大,即使是在这么危险的环境中,王敦还是发动了两次内战。桓温的实力强于王敦,永和年间的外部压力则远远小于王敦所处的那个年代。永和年间这十二年里,桓温与朝廷的关系并不愉快,时常发生摩擦,但他并没有激化与朝廷的矛盾,像跋扈残忍的王敦那样发动内战。

用武力解决内部问题的代价太大,作为当权者之一,桓温没有发动内战,必然有这方面的考虑。此外,我们认为他不打内战还有一个原因——他是个骄傲的人,要脸面,知道打内战是可耻的。

大英雄必有流氓气,大流氓必有豪杰气。桓温绝不是纯粹的正人君子,在某些方面来说,他很有城府,相当狡诈,但他的生命底色是英雄豪杰。

这是一个有底线的人,不像残虐的王敦那样胡作非为,明白什么是大是大非,有自我设定的一条红线,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在晚年时代有能力向皇位发动冲击的时候,却一直迈不过去心里那个坎,非得搞一个而无关紧要的九锡之礼。当时他要是想强行夺取皇位,似乎并没有什么人能拦住他,但他对传统而古老的的禅让抱有敬畏心理,害怕落下话柄,执意要走这一道可有可无的迂腐程序。因为在内心深处他有原则,不屑于明目张胆地欺凌弱小,更不屑于通过打内战来夺取皇位。

强者发怒抽刃向强者,弱者发怒抽刃向弱者。从对内战的态度来说,桓温是强者,打的是外敌,王敦是色厉内荏的弱者,因为他欺负的是弱小。

十几年前的一个大雪天气,桓温劲装出行,刘惔问,老贼,穿成这样去哪里?桓温答,如果没有我,你们这些人哪能坐而论道

这是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一个铿锵有力的预言,也是一个豪情万丈的承诺。因为桓温一方面开疆拓土,捍卫边疆,一方面对朝廷的态度很克制,使得方镇问题缓和,上下游之间没有发生战争冲突,所以,在他的庇护下,永和年间的清谈名士才得以寄情山水间,优游林泉下,挥麈谈老庄,留下那么多逸闻趣事。

二次北伐结束之后,桓温把战略重心放到了帝国内部。如前所言,此时的他控制的是长江中上游诸州,以及南方的交州和广州。如果他想在朝廷当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必须控制下游的江州、豫州、扬州、徐州。

江州长官原先是王允之,之后是褚裒、庾冰、王羲之、徐宁,再然后是桓温的弟弟桓云。据《晋书》记载,桓云出任江州长官的时间,是为母亲服丧期满之后。桓温的母亲去世于永和十一年(355),由此推断,桓云出任江州长官的时间至少也在升平二年(358)。

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当然不能轻而易举地把江州交给桓云,在让出江州的过程中,它必然会跟桓温明争暗斗,桓云能得到江州,其中定当存在某种机缘。这种机缘是什么呢?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只能根据相关记载来推测。

在我们看来,朝廷肯让出江州,应该是因为进入升平元年之后,北方的慕容氏大规模扩军备战,囤积军用物资,厉兵秣马,表露出南下意图,为了便于将来借助桓温的力量抵抗外寇,朝廷不得不适当妥协,让出江州,以此“收买”桓温。相比之下,桓温得到豫州就没有这么顺利,直到十一年之后,豫州才落到他手里。

豫州原先在庾家手里,庾家兄弟先后离世之后,豫州落到了谢尚(康帝皇后褚蒜子的舅舅)手里。二次北伐期间,桓温动过控制豫州的心思,谢尚以染病为由,拒绝出镇洛阳,所以桓温的计划未能如愿。谢尚去世之后,朝廷安排谢奕(谢安的哥哥)接替了他的职务,可是谢奕到任后没过几天就去世了。朝廷一度有过将豫州并入桓云辖区的打算,可是考虑到桓家的势力已经太大,此议最终被否决,改派谢万(谢安的弟弟)接管了豫州。

谢万是个举止轻浮怪诞的狂徒,喜欢穿羽毛编织的衣服,曾经当着访客的面撒尿,最为看不起军人,但他在清谈名士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王羲之颇为担忧,认为这样一个人并非经国之器,最好是束之高阁,于是给桓温写了一封信,请桓温代为出面,劝说朝廷撤换谢万,可这事哪是桓温说了算的。——很快,朝廷将为这个错误的人事任命付出惨重的代价。

升平二年(358),前燕帝国大肆征兵,放出风声,宣称将于来年出兵一百五十万,南下消灭东晋。苻坚南下灭晋时号称拥兵八十万,东晋帝国就全国上下神经紧绷,一百五十万人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前燕的风声一放出来,东晋朝廷坐不住了,急忙命令豫州长官谢万和徐州长官郗昙(郗鉴的儿子)挥师北伐。

事实上,桓温二次北伐结束之后,东晋与前燕的冲突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只是桓温置身事外,没有参与其中,而是坐观朝廷的嫡系与前燕厮打,借机消耗朝廷的兵力。

在我们的印象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战争中,农耕民族的军队好像总是战斗力低下,弱不禁风,由此还产生过一种贬低农耕文明、鼓吹狼性的论调。其实农耕民族的战斗力不弱,不比游牧民族逊色,在升平元年和升平二年的军事冲突中,东晋朝廷的嫡系军队龙精虎猛,打得相当出色,甚至一度打到了前燕帝国的都城附近,只是由于主帅能力不济,不具备桓温那样的谋略,才使得战事胜少败多,但即使如此,晋军也败而不乱,攻守有序,进退有方,没有出现大溃败的情况——直到谢万和郗昙出任主帅。

升平三年(359),为了争夺战略缓冲区,以便于在将来与前燕帝国作战,谢万与郗昙率军北上,主动进击敌人,郗昙为前锋,谢万为后援。

谢万死性不改,统兵期间不恤士卒,经常侮辱将士,当面称他们为老兵(兵、卒当时是骂人的话)。谢安闻讯大惊,唯恐他坏了大事,急忙亲自到前线劳军,对下级士卒也礼敬有加,并劝说谢万放低姿态,召开一次军事会议,安抚军中将领。因此,谢万把将领召集到了中军大帐,但诸位将领来到会场之后,他却久久不置一词,沉默了半天才拿起案头的玉如意,指着诸将说,我不是针对谁,在座各位,都是老兵。

再说郗昙这一头。

郗昙走到半路上,因为身体不适,于是把北伐大事扔到一边,擅自决定退兵。谢万不明所以,误以为郗昙退兵是吃了败仗,前燕大军很快就要杀到了,吓得魂不附体,急忙下令撤退,致使北伐军突然之间不战而溃,争先恐后地逃命。诸将大怒,打算趁着混乱了结谢万的性命,幸亏有谢安力保,诸将才没有下手。

战后,郗昙被贬职,徐州被移交给范汪,谢万被废黜,豫州被划拨到了桓云名下,但只过了短短几个月,桓云就去世了。在此之后的两年多里,历史记载没有说明豫州长官是谁,但肯定没有落到桓温手里。

升平四年(360)年初,前燕国主慕容俊驾崩,南下之议搁浅,东晋帝国有惊无险地躲过一劫。如果慕容俊不死,大举挥师南下,加强版的淝水之战可能就要提前几十年上演了。

慕容俊驾崩之后,慕容暐(wei)继位,此人是个昏君,就是在他手里,前燕帝国的国势开始转衰,但他继位初期,前燕帝国还有开国元老慕容恪、慕容垂救场,所以前燕并没有一夜之间江河日下,对东晋帝国的威胁依然很大。

因为谢万和郗昙导演的那一幕闹剧,朝廷闹得灰头土脸,桓温的北伐却搞得有声有色。

升平五年,前燕帝国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动乱,四月,桓温顺势派兵北上,攻占许昌,不但在声威上压倒了朝廷,而且这等于在前燕帝国的势力范围内建立了一个桥头堡,再一次打通了北伐的大通道。五月,晋穆帝驾崩,司马丕(晋穆帝的堂兄)继位,改元隆和,是为晋哀帝。哀帝登基不久,桓温倡议北伐,并与徐州长官范汪约好了出兵日期。

醉翁之意不在酒,北伐是幌子,盯上了徐州长官的位置是真的。

约定出师的那一天,不知道怎么搞的,范汪没有按照原计划行动。正愁没有借口的桓温迅速出手,弹劾范汪失期。贻误军机是大事,朝廷不敢在这种事上跟桓温斗气,废范汪为庶人,但是不等桓温插手徐州事务,朝廷就抢先一步任命庾希为徐州长官、袁真为豫州长官。

庾希是庾冰的儿子,袁真是庾家的旧部。朝廷的意图,是希望利用颍川庾家制约桓温。如果说桓温是在跟朝廷下棋,那么这一局是和棋——桓温杀了对手一颗子(范汪),却没有得到豫州和徐州;朝廷丢了一颗子,却依然牢牢掌握着豫州和徐州。不过主动权却一直在桓温手里,因为桓温有两张王牌——北伐和迁都,不管朝廷的路数怎么变,他只需要交替打好这两张王牌就可以。

隆和元年(361)五月,桓温旧事重提,敦促朝廷北伐。如果朝廷拒绝,北伐的主导权就会落到桓温手里;如果桓温在北伐中立了大功,那他的风头会更盛,势力会更大,因此,尽管朝廷的北伐意愿不强,可是为了压制桓温,它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当月,徐州长官庾希率军北上,开赴洛阳。

紧随其后,桓温打出了第二张王牌,敦促朝廷迁都,并提议将永嘉之乱以来南迁的北人全部迁到江北。

暂且不说迁都有多难,单说外来户南迁的问题,东晋的豪门大族活得那么滋润,主要就是靠吸吮外来户的血汗,把外来户都迁走的话,他们还靠什么活呢?所以,桓温的提议万万不可行,激起了门阀大族的集体反对,毕竟桓温这一刀切的蛋糕太大,严重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

经过一番窃窃私语,朝廷驳回了桓温的提议,反过来将了桓温一军,任命桓温为并州、司州、冀州长官,并要求他让出交州和广州。交州和广州很贫瘠,但那是实土,并、司、冀三州在鲜卑人手里,是虚的,这跟任命桓温为蒙古国海军司令一样。桓温看穿了朝廷的用意,强硬地一口回绝了,朝廷看他态度不好,生怕刺激到他,转而示弱,做出妥协,任命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这个任命大致相当于任命桓温为国家军委主席,兼国务院总理。

桓温同意主管军务,但是拒绝主管政务。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旦他答应主管政务,就得离开军府,到扬州的帝都上任,而此时的扬州还没有落到他手里,贸然到帝都上任的话,谁知道会不会遭到什么不测。

桓温与朝廷不和,这是公开的秘密,庙堂上的百官紧张不安地密切观察着局势的走向,市井草民也在兴致盎然地看着这一幕政治大戏。当时有一首童谣唱道:

升平不满斗,隆和那得久!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走。

升、斗是计量单位,一斗等于十升。童谣的意思是,升平年号只用了不到十年,隆和年号岂能长久?一旦桓温来到石头城,皇帝就得下台。

童谣传到朝堂上,晋哀帝司马丕有些犯嘀咕,认为这是谶纬之言,于是改年号为兴宁,可是一首新童谣又跟着出来了:

虽复改兴宁,亦复无聊生。

意思是,改了年号也没用,一样是不得安宁。

虽然是童谣,但它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在桓温与朝廷的斗争中,桓温处于强势地位。

从二次北伐结束到兴宁元年(363)主管军务,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年。虽说还没有完全控制内外大权,但以目前的实力而言,已足以支持桓温发起一场大变革了。

炸雷轰鸣,门阀豪族瑟瑟发抖,暴风雨即将来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晋风云:想篡位的桓温
高平郗氏兴衰鉴(十四)
桓温三伐
桓温: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NO.16 暗斗
史学神探田余庆之桓温北伐考
精选| 毁掉蜀汉帝国的关键一步:大业未成、放弃社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