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来信:是我耽误了孩子,假如可以重来,高中三年我会这样做……

前几天,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条视频:

山东一烧烤摊老板正在摆摊,突然就停工不做了,坐在路边抹泪。

原来这位老板收到信息,自家孩子考试考得很差,瞬间觉得自己辛苦赚钱失去了意义。

可以说,孩子的成绩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

尤其是最近一些地区的高考一模考试已经结束,家长们对一模成绩自然也是格外的重视。

一位家长李爸爸说,他拿到成绩单的那刻,就忍不住给老师打了电话,但老师的一番话让他很是“心凉”——“这孩子可惜了啊,物理成绩太拖后腿了,要不这肯定是重本的好苗子啊,现在一本都有点悬……”

在李爸爸心里,一直都觉得自家儿子是出类拔萃的,听到老师的这些话难免着急上火,没忍住就去责问孩子:“你是不是不认真、偷懒了?为什么物理成绩会这么差?!”

谁知不问还好,一问之下,又和孩子爆发了一场争吵。在争吵中,儿子的声声指责与质问,让李爸爸心惊——原来,儿子对自己有这么多不理解、不满,在气恼的同时,李爸爸也在反思自身的行为,意识到自己在过往孩子的成长中,曾经出现的一些疏忽与错误。

李爸爸说,自己把和儿子在学业问题上的一些矛盾分享出来,希望能够让其他家长避免重蹈覆辙,也希望我们能够提供一些建议让更多的家长知道,当遇到这些问题时,究竟该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


01

“我根本就不喜欢理科,都是你逼我选的!

对物理成绩不好这件事,李爸爸认为是儿子不努力,而儿子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所以学不好,进而觉得当初自己不该听李爸爸的选择理科。

而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些家长在对待孩子选科这件事情上,常出现的两个误区:没有分析孩子“不喜欢”某个科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在分析利弊、远近影响的基础上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那么该如何做好具体的分析呢?

小七建议:

1、找原因,做分析。孩子“不喜欢”背后的原因,要深挖,分析不利因素是否在短期内能够解决。比如,孩子不喜欢某科的原因是因为不喜欢现在任课的老师,那么这个原因在重新分科选班之后,能解决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再比如,孩子不喜欢某科的原因是因为现在这门课成绩不好,而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也要进一步分析,是初中的基础就没打好,还是在高一时放松了要求……针对不同的原因,家长要耐心坐下来与孩子好好沟通,目的不是问责,而是和孩子一起剖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估算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不要总想着孩子现在不喜欢,以后也许会喜欢,这个“以后”充满了变数,而孩子的高中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不要把期望都压在未知上。

2、做功课,给指导。提前做好功课,不要以固化的眼光看待问题。选科对高考、对志愿填报、对今后就业的影响,家长不能都指望孩子自己去了解、去选择、去决定,也不能用自己的旧眼光、旧经验去看待问题,作为家长应该先做好功课,了解相关政策、规定,为孩子的选择提供指导与帮助。

3、要尊重,会求助。在此基础上,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虽然孩子有时候的选择在家长看来不一定正确,但是请家长谨记不要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强迫的结果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也很难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容易陷入“越不想学越学不好,越学不好越不想学”的死循环中。

如果觉得孩子确实做错了选择,而孩子又不听自己的,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咨询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了解孩子在每门科目上的缺点与潜力,帮助孩子做判断。

靠“逼迫”让孩子好好学习,注定是无法获得长远的驱动力的。


02

“你平时都不管,现在凭什么说我!

不少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于孩子学习上的关心仅仅停留在考试考了多少分上;还有的家长觉得学习是孩子的事情,家长要放手。

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对的。

就李爸爸来说,为什么会对孩子物理成绩差这件事感到那么气愤,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而这反映出他平时对孩子的各科成绩及学习情况并不够了解,对于过程中存在问题了解得也不够细致。

那么在孩子的学习中,家长到底该管什么?怎么管呢?

小七建议:

1、重过程,抓变化。这里的过程,不是让家长看着孩子写作业,到了高中如果孩子还不能主动自觉的完成作业,还要靠家长盯着,那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了。学习过程中的习惯培养需要从小抓起,而到了初中、高中,需要家长关注的过程,则是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情况,而不再是作业有没有做完、做对了没有。

这种变化,其实能预测出孩子一段时间内在学业上的成绩变化趋势。比如,完成的时间越长,意味着孩子遇到难题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连续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与任课老师沟通,看看是作业量增加了,还是孩子的学习遇到了坎,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避免越拖越严重。

2、重对比,知差距。这里的对比,不是让家长拿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的成绩比较,而是拿孩子这次的成绩和之前的成绩比较,和孩子自己的目标进行比较。

所谓的“偏科”不是一日之间形成的,所以家长对日常的成绩波动也要引起重视,在排除题目难度突然增加的情况大,要督促孩子对知识中存在的漏洞、解题能力上出现的不足及时补上。

所谓的目标,不仅仅是孩子给自己制定的短期成绩上的目标,也指的是最终高考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不要等孩子到了高三,再去想这个问题,早点让孩子了解自己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能让孩子更有紧迫感。

所谓的家长要对孩子放手,不是完全不管,而是要懂得抓大放小,对过程、对目标做好督促,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会教育的家长。


03

“除了会骂我,你还会说什么!”

李爸爸为什么会和儿子吵起来,导火索就是因为一上来就主观认定成绩差是儿子不努力、不认真造成的。

而往往成绩越优秀,对成绩越在意的孩子,自尊心也就越强,最反感的就是被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自己不努力。

到了高中,其实家长在孩子学业上能够发挥的作用原本就有限,如果还不能与孩子顺畅的沟通,就无法做到了解孩子,更无法让孩子认真听取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甚至还会因为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

那么当孩子进入高中后,家长该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呢?

小七建议:

1、会让步,会倾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你和孩子的沟通已经出现了问题,那么你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让步,放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去尝试与沟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诚意。不要急于去表达你的见解,好好听听孩子的想法,顺着孩子的思路去理解、去交流。等你和孩子建立起顺畅的沟通之后,你的道理孩子才会愿意去听。

2、有道理,有方法。讲道理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先表扬,再批评,后鼓励”等沟通的策略家长在明白的同时,也要在日常沟通中结合自家孩子的性格特点、家庭的日常交流习惯加以糅合调整,才能让方法起到作用,否则家庭教育知识懂得再多,依然会教育不好自家的孩子。

3、给空间,给时间。到了高中,越是时间紧迫,家长越是要有耐心、沉得住气,否则孩子会越暴躁、越焦虑。要给孩子释放情绪、压力的空间与时间,比如每周给孩子一些放松、独处、娱乐的时间,弦绷得太紧也是会断的;要给孩子改正错误的空间与时间,不要指望孩子能够一夜之间就有大变化,错误是慢慢积累的,同样改正也需要慢慢来,“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此时如果家长越急,不但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不耐烦,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你的严格要求,是避免你将来抱怨我--孩子,你为什么必须刻苦学习(20)
做个不骂孩子的妈妈-8
对初一新生的几个重要建议!一定要让孩子做...
每门功课只要考60分就行了
孩子为何不求上进
轻松把孩子送进世界名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