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硬皮病中医诊疗思路及小儿硬皮病案一则

前一阵子,一个孩子的妈妈找到我,希望我能治治她孩子的硬皮病。

对于硬皮病,我以往只是听过这个病名,知道这个病难治,并未深入研究过它的病因病机。但是这个妈妈对我有种莫名的信任,她说愿意让我研究并诊治。

我经过翻阅资料,反复思考,核对孩子的症状,前后开了十来剂中药,症状控制得非常好,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原本增厚的皮肤变薄,除了有些色素沉淀外,与好的皮肤基本没有区别。目前,还在吃药中。

左边是用药前,局部皮肤增厚,内有硬筋。右边是用药10副左右,皮肤变薄,硬结减少。(孩子妈说右边圈圈内的黑色不是硬皮,是当时做病理诊断时活检留下的,后确诊为硬皮病)

后来,她告诉我,他们有个病友群,里面都是硬皮病的孩子,成百上千的孩子得这个病。于是,我想写一写中医对硬皮病的辨证思路和诊疗,以及这个病的成因,这个特别关键。妈妈们可以多条选择。

==================

先看硬皮病的定义(来自百度):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此病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病因尚不明确。

分类:

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

局限性: 侵犯皮肤某一局部,病程缓慢,初起为淡红色略带水肿的斑块,以后逐渐硬化,表面光亮呈腊样光泽,可有毛细血管扩张,久之局部发生萎缩,毛发脱落,出汗减少。

系统性 :侵犯全身,除皮肤外长出现内脏损害。皮损多有四肢远端或面部开始,呈对称性分布,逐渐向近端或全身发展。皮损严重时皮下组织及肌肉均发生萎缩硬化,常合并内脏损害,如发生在消化道,舌伸不出,食道变硬,变狭窄,发生吞咽困难。发生在心脏,心肌可有弥漫或限局性病变,可有心率不齐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发生在肺,可产生肺纤维化而呼吸困难。还有肾脏损害,胃肠道异常等。

目前西医对此病并无较好疗法。

----------------------------

由上可见,这个病是个疑难杂症,越早求治于中医越好。

那么,中医怎么看待硬皮病呢?

硬皮病,大致可以相当于中医里的“皮痹”。

痹证是中医里的一大证,我们所熟知的各类肢体的疼痛,关节炎、腰腿痛、颈椎病、痛风等等全部包含在痹证之中。其中,痹发生在皮肤就是皮痹,最早见于《素问.痹论》。

病因病机:

1、外邪侵袭、经脉痹阻。

外邪具体指什么呢?就是风寒湿。《类经》说:“痹者,闭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气血不行而为痹”。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风、寒、湿三气,犯其经络之阴而成病也......入于皮,则寒在皮毛为皮痹”。所以,感受风寒湿邪是硬皮病发生的主要外在因素。

2、正气不足,气血亏虚,容易受邪。

这很容易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为局部营卫之气不足,邪气更容易侵犯。《诸病源候论》说:“风湿痹状,或皮中顽厚,或肌肉酸痛,由气血虚外受风湿而成此病”,看到没,皮中顽厚,这不就是硬皮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么?

所以,人的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是硬皮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3、脏腑亏虚,痰瘀阻络。

再往后发展那就不仅气血虚,脏腑都虚了,同时出现较严重的痰瘀。

简单来说,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解释下:

我们人体的肌肉表皮也是有经络巡行有气血灌注的,气血能通畅到达肌肤,我们的皮肤才光滑有弹性。

如果有风寒湿邪气侵犯人体,吹个风淋个雨,首当其冲就是肌表吧,皮肤先受邪。

这些邪气本来应该及时发散出去,该散寒就散寒,该发发汗发发汗,该疏风就疏风,他就不能为患了。结果因为治疗手段等多种原因,导致邪气没有发散出去。

这个患者又体质偏弱,气血亏虚,反复受邪,都没有散出去,这些邪气从肌肉皮肤表面逐渐深入到经络、经脉,邪气是异物啊,它要影响人的气血的通达,经络被阻滞,气血运行不通畅,血流不畅久了就化瘀,气不畅痰饮也难化,更不要说本身体质亏虚,脾胃生痰,痰和瘀和留在肌表的这些风寒湿夹杂在一起,就变成厚厚的皮肤,硬筋硬节。

再往后,气血能到肌表濡养肌肤的部分越来越少,就开始萎缩。

其实就是这么个过程,中医上的病因病机非常明确。

但是呢,却并不意味着好治,可以说这个病非常棘手。

有的成人的硬皮病,久病,肾阳虚衰,精气大亏,同时痰瘀互结,这种能否有好的效果还在两说,即便有效,治疗时间也会非常漫长。

辨证论治:

1、外邪侵袭,经脉痹阻的:常用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疏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除痹。

2、气血亏虚的:要益气养血,通络化瘀,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化瘀通络药物。

3、脏腑亏虚的:要固本为主,化瘀通络,特别到了后期,发展到肾阳虚,必须要温阳通络,像阳和汤可以考虑。

方药来说,比较复杂,也比较专业,我就不打字了,简单罗列这几个。

下面,我们具体看这个孩子的病,以示理法方药。

女,4岁,2019年12月份被诊断为硬皮病,发病前有过感冒。

右侧大腿的皮损就是我上面发的左边那张图片,有硬筋,无关节疼痛。

伴随症状:出汗较多,大便二三天一次,略黏,不爱动,少精神,无发现明显怕风冷,脚不穿袜子易凉,嘴唇干,晨起口臭,不易入睡,睡着易乱动,喝水少,爱喝凉水。舌淡苔白腻,中部凹陷。

从症状、皮损情况分析,我主要抓几个方面:

第一,表之风寒稽留:在表的风寒湿邪气没有去除,存在稽留,发病前有感冒,每次感冒必加重硬皮病,说明肌表受风寒湿邪气的影响非常大。邪气需要去除,去邪即所以扶正。

第二,肺脾气虚,有积滞:舌淡唇略白,血色少,说明气血不足,对于孩子来说,影响他气血的原因往往就是脾胃功能差,化源不足,吃的东西化不成气血,就变成积滞,表现为舌苔厚腻。

第三,夹痰夹瘀:硬结硬筋这种东西,在中医上通通都是以痰瘀论。

所以,辨证为:肺脾气虚,积滞,风寒稽留,兼痰瘀互结。

我开的药就针对以上病机各个击破。

黄芪、白术、防风:

即玉屏风散,针对肺脾气虚,恢复她肺脾功能,增强肌表的抵抗力。

麻黄、桂枝、赤芍、炙甘草、僵蚕:

取麻桂各半汤的思路,开太阳之表,散风寒邪气,麻黄桂枝走表,通行肌表经络,麻黄还有除积聚的作用。赤芍能活血散瘀,通行脉络。僵蚕散风邪,还能散痰结,一物两用。

白芥子、炒莱菔子、火麻仁:

白芥子配麻黄桂枝,就是阳和汤的架子,增强散痰结的作用,炒莱菔子降气消痰,火麻仁针对便秘,清理胃肠道。

因为有黄芪白术补气,可以防止发汗过多,所以不用担心麻桂过汗的问题。

之后基本就是这个方子,根据情况稍作加减,中途还用过柴胡桂枝汤加减。

中医治病,是整体诊治,并不只是关注于硬皮局部,方药不仅针对皮肤,也针对脾胃,这是整体不可分割,脾胃不行,抵抗力就差,皮肤问题也不能很快解决。所以整体的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优势。

前后服用10来副药,不仅局部皮损有很明显的改善,整体情况都不错。

当然现在还得继续服药,进行巩固,因为这毕竟是个疑难杂症。

治疗需要正确的方向,而病情的稳定需要方药作用的积累,也就是时间。

我想,4岁的孩子,相对成人还是好治的,因为脏腑轻灵,病机没那么复杂,起码肾虚的问题比较少,没到那地步。她基本上跟风寒湿邪气和脾胃关系最大,没有涉及肾,没有过多地涉及血分,相对来说就容易治疗一些。

当然了,我相信也不是所有小孩的硬皮病都容易治,肯定有难的,病机复杂的,甚至矛盾的,那就更费事。

但是,不管多严重的病,只要往正确的方向行走,总能见到希望。

中医会给你奇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怎么治?
朱良春病机治则 系统性硬化病辨治
桂枝茯苓丸治疗癥瘕
中风与历节病《金匮要略》
桂枝汤治疗皮肤病 作者:王圣祥
『皮痹』皮痹的症状与病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