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关于“血不利则为水”的理论认识以及临床应用

“血不利则为水”这句中医理论来源于中医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跌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张仲景的这句“名言”实实在在地阐述了“血不利”与“水肿”的密切关系“血不利”即“瘀血”瘀血与水停均为病理产物,同时瘀血也是导致产生水肿或其他病症的致病因素,生理上津血同源,都来源于饮食水谷精微化生,它们之间通过全身气机的气化作用出入于脉道内外,即津液通过不断的渗入脉内与营气相合而化为血,脉内之血也可渗出脉外化为津液,两者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共同维持人体体内的水液平衡状态

“血不利”即为血行不畅,血行不畅产生瘀血,人体处于血瘀的病理状态,最终导致瘀血的形成,瘀血阻滞脉络,津液失去转输,津液运行不畅,溢于脉外,从而促使水液潴留发为水肿。又因“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津血转化失常,脏腑失其所养,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则发为水肿。因此“血不利则为水”这句话中的“血不利”是导致产生水肿疾病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并且“血不利”贯穿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影响水肿病的转归及预后。

但是,血瘀也不是毫无原因就形成的,血瘀的形成主要与以下6种因素有关

  1. 气虚导致血瘀: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气化促进机体血液正常运行,血液又通过濡养机体使气机得以充养体现在人体身上则为面红齿白,身强体壮等,当气虚无法支撑血液运行,就会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临床就会出现气短,乏力,全身无力,疲倦,脸色淡白,暗沉,女性经期提前,夹有血块等表现。
  2. 气滞导致血瘀:和气虚导致血瘀一样的道理,气机运行受阻导致气滞,气滞导致血瘀,临床表现以“胀、痛、不适、刺痛、痛处固定或不固定”为主
  3. 痰浊导致血瘀痰浊为病理产物,痰浊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津液,津液与血有着津血同源的关系,当机体脏腑尤其是肺、脾、肾运行津液出现障碍时,正常的津液就会转变为痰浊或多余的水液,津液运行转输失常,津血转化就会失调,产生的痰浊就会形成引起血瘀的原因
  4. 寒凝导致血瘀寒主收引,寒性凝滞,易导致血行受阻,血瘀形成,临床表现为怕冷,四肢不温,面色暗沉,或青黑,舌质黯淡,舌有瘀斑
  5. 血热导致血瘀:热邪会迫血妄性,使血液运行溢于脉外,形成血瘀或瘀血,临床表现为怕热,潮热,盗汗,女性月经提前等。
  6. 津液亏虚导致血瘀:津血同源,津液亏虚,津血相互化生发生障碍,津液亏虚导致血瘀形成。临床表现为口干、鼻干、唇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燥,舌质黯淡等。

血瘀的致病特点包括哪些?

(1)易于阻滞气机:瘀血或血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即所谓“血瘀则气滞”。且气机郁滞,又可引起局部或全身血液运行不畅,出现局部或全身青紫、肿胀、疼痛等症。

(2)影响血脉运行:血瘀形成之后,无论是在脉外还是脉内,均可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如瘀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心痛;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溢脉外,可致出血,血色紫暗有块等。

(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为病理产物,形成瘀血时不仅失去其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且因其阻滞于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还可严重的影响气血的运行,脏腑机能失常,生机受阻,影响新血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

血瘀的症状特点有哪些?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晚疼痛加重

(2)肿块: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固定

(3)出血:因瘀血阻滞,损伤血络,血溢脉外而见出血色紫黯,或夹有瘀血块。

(4)色紫黯:一是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黯,或舌有瘀斑、瘀点等。

(5)可出现肌肤甲错,脉涩或脉结代等

血瘀的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哪些疾病?

(1)肾病水肿:水肿发病基本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病因主要包括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肾藏精主水,精血同源,若肾体亏损日久,瘀阻肾络,肾失开阖,肾络失养,津血转化失常,水溢肌肤发为水肿。

(2)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病机是以气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强调益气、活血、利水结合论治的重要性。

(3)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肾病归属于中医“头痛”、“眩晕”、“水肿”范畴,虽然引起高血压肾病形成的病因很多,但自古至今各临床医家一致强调,贯穿总过程的瘀血是发病重要的病理因素。血液积滞不行极易形成瘀血,有研究表明,高血压肾病病证属本虚标实,发病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虚血瘀, 临床以补益肝肾、益气活血为基本治法。由此得出从“血不利则为水”论治高血压肾病极为关键。

(4)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高度异质,以生殖障碍、内分泌异常、代谢紊乱和精神问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011年中华医学妇产科学会提出国内行业诊断标准,将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高雄激素血症或高雄表现和超声下卵巢多囊状态两者选一。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之本,“血不利则为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基础原因,“血水同治”对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血不利则为水”的理论以及临床运用,若是灵活掌握,则临床可用于多种疾病,不必拘泥于以上提到的几种疾病。若是发病原因以血瘀或瘀血为主导致的水肿或其他病症,都可运用该理论进行药物治疗。

@头条健康@快问中医#健康2021##快问中医超能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痰派中医”
津液对血的作用
气血津液辩证(精)_
中医基础理论z名词解释问答题
四物汤治疗腿水肿
水肿三药(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