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谢书,你们让我看见了过去和未来

这七天里,通过听、看的渠道接触了很多书,总体来讲,听的效果不太好,浮在表面上,在听得过程中,接受了别人咀嚼后喂给我的,看书的效果较好,但无论如何,把自己的认知盈余时间贡献给了恰当的媒介,总归是件好事。

我从没有想到,人和人的差距是如此的大,以至于世界尽头的一个屌丝如我,能够花费及其微小的价格,领略到蓝色星球上最智慧头脑的智力成果---书籍。

一、听

CHANNEL 1  新世相读书会

今天主攻新世相读书会的有声书,听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泰勒的《助推》,这家伙仿佛是庖丁,看透了人世间所有行为背后的动机,我承认我是懒癌晚期,不愿意依靠翻书来获取养料,难就听听,效果也不错。

另外《枪炮、病菌与钢铁》也是第一次接触,了解了亚欧与美洲的巨大差异,也粗浅了解了欧洲入侵美洲的来龙去脉,有点意思。

《斜杠创业家》教导我们趁着有余力,多掌握点技能,免得行业日暮西山,捧不住饭碗,在这点我不太同意作者,毕竟专业主义和斜杠是大头针的两面。

打算趁着一个礼拜的VIP时间,多读点免费版本的有声书。

CHANNEL 2 得到每天听本书

昨天在得到APP听完了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对于硬派侦探小说有了浅显了解。

收货比较大的是《哈佛中国史》系列,聆听了关于清朝、宋朝、汉朝等的讲解,欧美人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很有意思,不论对错,之前接触《剑桥中华民国史》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此次接触哈佛版本,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是大局观的问题,论大局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自可比拟,是视角的差异,以前学历史,总是站在中国人角度看问题,仿佛站在中心自说自话,但是哈佛版仿佛是以冷峻的视角,拿了一个望远镜从大洋彼岸照过来,活一辈子,能被不同观点洗脑,也蛮有趣味。

另外听了得到的法律系列书籍《你的权利从哪里来》《历史深处的忧虑》《正正义的成本》《九人》(介绍美国最高法院)等,尤其对《九人》印象深刻,保守派、自由激进派的大法官在掌控着很多美国人的最终命运,也让总统无可奈何,美国的女性大法官往往是最大的变数,是她,让天平最终倾斜向一方。

前天晚上听了我的偶像---美国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里斯的作品《被仰望与被遗忘》《王国的权力》,前者盖伊特里斯主张用小说般的描写,渗透新闻始终,为了描写建桥工人,他宁可随同印第安工人一起爬上上百米的桥顶,敬业精神令人钦佩,看他的作品,看他描写纽约街头的肮脏夜景、野猫横行,我仿佛置身其中。《王国的权力》从纽约时报发迹写起,没有听完。

重听了《认知盈余》,感觉还是看的效果好,一会讲述。


二、看书

近期喜欢一本KINDLE走天下,电子书带着真方便。

《曾国藩》

唐浩明版本的《曾国藩》让我顿悟很多,那曾国藩作为一个书生,面对没有军饷、清朝宫廷猜忌、满清大臣嫉妒的劣势,奋勇争先,先后两次投江自杀未果,用屡败屡战的精神,挽回败局,其实曾国藩的成功,更有赖于太平天国的内讧,如果杨秀清不逼迫洪秀全退位,如果石达开、韦昌辉没有死的死,亡的亡,如果没有内部勾心斗角,恐怕曾国藩没有机会 。曾国藩善于笼络人心,用一柜子的书,收买了自己打发走的野心将领,用一百把精致腰刀颁发仪式,让众将领拥有了莫大的荣誉感。但他毕竟是棋子,兔死狗烹的历史宿命无法跳脱。

《认知盈余》---的作者克莱舍基,可谓集大成者。这本书的金句太多太多,我熬夜看完了梗概,说梗概是谦虚,毕竟很多地方一眼而过。说白了,工业化让生产力提升,人们业余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作者以美国人为例子,认为看电视、上网浪费了大量时间。我真的憋不住了,必须把克莱舍基的一些金句敲出来,要不然今晚睡不着觉:

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优秀,而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点儿什么。(377人在此做标注)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但自由时间的激增和某种社会资产的稳步减少趋于一致,这种射虎资产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依靠。(358人标注)

社交替代分为两部分。我们已经看了太多电视,以至于取代了我们消磨时间的其他方式,包括和家人及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另一部分则是荧幕上的人物组成了一群想象中的朋友。

参与很重要,它让你觉得自己的出席很重要,让你在看到或听到某些东西时觉得自己的回应也是活动的一部分。(我联想到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照片、文字或者给人点赞,表示我到此一游,我重视你)

正如库尔特.冯古内特在《泰坦的海妖》中借主角之口说出的“人身上发生的最糟糕的事就是,他们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没有用处。”

在本书作者也试图阐述一个幼儿园对晚来接孩子家长罚款的案例,幼儿园试图对晚来家长处罚,家长借此彻底消除了愧疚感,也不再认为幼儿园教书育人的神圣性,完全以市场化来看待老师的付出,结果家长迟到率不减反增。深刻反映了人性。

书中原文是这样子:将非市场交易行为标价后,人们会减少把对方当做可以保持长期关系的人来对待的意愿。

书中大量阐述自发联盟的伟大,比如肌肉僵锁症病人网站的资源共享。

其实本书最打动我的,就是关于人们应该怎么利用盈余时间的。作者指出,方式、动机和机会三者的融合,从累积的自由时间这个原材料中,生产出了认知盈余,真正的变化来自于我们认识到这种盈余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会。


追随马化腾的序言,又看了克莱舍基的《HERE COMES EVERYBODY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这好比是看完了星球大战,再来翻阅星球大战前传。因为没有看完,所以没有发表话语的资格,但是非常有启发,至于你问我多有,还是自己翻看一下,毕竟小马过河的故事人人听说,吾之甘甜,彼之砒霜。但作者认为大规模业余化打破职业类别界限的观点不容置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媒体人必看的10本天书
我们为什么要追剧?
《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如果你为人们喜欢的事情付费,他们喜欢的程度就会下降
【转】世界读书日 一个大佬一本书
读懂所有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
好书推荐 | 《认知盈余》:互联网时代普通人如何改变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