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轼忠于君主,商鞅忠于真理

之前文章中聊到《大秦帝国之裂变》,今天来聊聊电视中不同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不同选择。王轼和商鞅都是从山东来秦国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在秦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王轼忠君

秦孝公死后,臣民们悲痛万分,有的要陪葬,有的要守灵。这时咸阳令王轼执意从守城返回大梁,要替秦孝公守灵,途中与阻拦的官兵发生了冲突。

这就给了复辟势力口实:商鞅如果不处理王轼,那就是自己违法。商鞅对王轼的行为非常气愤,说:王轼啊,王轼,你迂腐忠君,酿成大祸。现在正是国家危难时刻,秦公驾崩后,新天子根基还不稳,旧复辟势力蠢蠢欲动,作为先王的爱臣你应该是守好城,稳定住当前的局势,而不是意气用事,弃城来守灵, 你分不清轻重!

商鞅的这一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迂腐忠君这四个字。我们在电视上常看到一朝天子一朝臣。似乎很多人和王轼一样,他们往往忠于的是他们眼中的天子,而不是国家。

商鞅忠于真理-法治

电视中商鞅一出场就让人看出其禀赋不一般,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能,不轻易选择君主。商鞅先后游历了七国,和这些国家的君主都有直接或间接接触,他一直在选择一个可以让他施展其法治施政纲领的明君。

就算最后到了秦国,他也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在考察秦孝公,验证孝公是不是那个可以让他施展法治纲领的君主。

随着商鞅在秦国逐步推行其施政纲领,且一步步奏效后,秦孝公对商鞅也愈加信任。商鞅在推行法治时,可谓困难重重,既有原有老世族的当面阻扰,又有当朝政治实力的暗中作梗。甚至在商鞅对赢虔处以劓刑,孝公对法治改革出现动摇时,商鞅毅然顶住压力,单独直面力劝孝公。

就像吴军说的,任何改变,在更好的来临前,往往都会经历一段更糟的时期。这是一种滞后效应。秦国在商鞅毅然推行法治之下,逐步强大。

网上很多人在问,电视中秦孝公死之前给商鞅留了很多后路,给了公主黑金令牌保护商鞅,在边境设立了一只军队用来保护商鞅等等。也告诉商鞅可以选择归隐,或者自己自立为王,为什么商鞅选择留在秦国壮丽牺牲?

在上一篇文章《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之法治 的最后,也谈到我认为为什么商鞅选择牺牲自己?商鞅告诉咸阳令王轼:新天子根基还不稳,甘龙等人要置我于死地,我要以自己的死,留给天子清除旧势力的机会,这样才能让秦国继续走法治之路。秦国只要将法治作为治国之策,那么就不会因君主之庸明而衰弱。

商鞅从头到尾选择的是,忠于法治真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孝公摒弃帝道与王道,真正地推行霸道吗?“强道”之术
分享 | 商鞅为何非死不可?
秦国四雄主
商鞅变法是秦国强大的根源,那么为什么秦惠文王嬴驷要杀商鞅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三十五)大力士秦武王的故事
真实、权威且毁三观的历史书《中国是部金融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