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放网—养生产业“野蛮生长” 谁来珍惜巴马?

 

    巴马县坡月村。每天好几班南宁开来的大巴,全国各地“候鸟人”口口相传不断涌入。 

    巴马县坡月村。到处可见“养生公寓”的广告招牌。 均  李茂君摄 

■本报记者  李茂君

    去年8月,本报特稿《巴马,有没有生命奇迹》被各大网站头条转载。“此后一个月内来了近80家媒体。”当地干部告诉记者。
    然而,当时根据一些现场观察,比如“7月24日下午4点,记者在百魔洞前与吸氧者聊天,平均每5分钟,便有一辆渣土车经过,扬起泥土与灰尘。几十幢养生公寓,正以最快速度崛起”等情况,记者在特稿一文中忧心所写的“这是混乱,以及更为混乱的前兆”,一直让人放不下。记者近日再访巴马,发现必须再次呼吁:让我们珍惜,这不可多得的巴马!

这是个必抢的“滩”

    再访巴马,巴马养生产业“野蛮生长”的速度丝毫没有遏制的势头。
    静静流淌的盘阳河旁,农家乐杀鱼杀鸡的血水直接流入河里,泔水中的油污只能随着水流消散,捡垃圾的船只出动频率越来越高,船里尽是塑料袋,甚至还有医疗用的针筒。
    “候鸟人”仍是不听劝,在当地著名的百魔洞景区入口处那股巨大的活泉附近,他们依然固执地取水、泡脚、洗澡,祈求这“神水”中的养分会给身体带来奇迹。与之对比的,是当地村民,也早已心照不宣不敢再直接饮用这母亲河中的水。
    被污染的水源似乎已经无暇顾及,对村民们而言,眼下顶顶要紧的,是房子的租金收成。在当地,有点资产的农民自食其力,把自己的农居往上建个五六层,出租给“候鸟人”;没有启动资金的穷村民,则与外边的老板合作建房,前者出地,后者出钱。但后者显然更变本加厉,拼命“向天空要效益”,动辄15层甚至更高。建成后,老板获得楼房30年经营权,分几层给村民住,其余悉数出租,租金与村民分成,30年后,楼房全部归还给村民。由于政府前期规划的缺位,整个坡月村崛起为违章建筑的重灾区,“竹竿楼”、“握手楼”、“接吻楼”随处可见,两楼之间常仅能容一人通过,留下巨大消防隐患。
    “而建筑质量更是个大问题,说不定哪天轰然倒下。你看看,哪里15层楼敢用空心砖的?都得用钢混结构,这里却基本如此。”一位外来商人向记者坦言,因为最终产权不归投资者,因此他们不会花心思和代价提高建筑质量,只在乎尽快建好分割出租,坐收渔利。
    眼见净土受污和高密度的 “水泥森林”,当地政府颇忧心,但措施显然滞后且被动。本年度,巴马全县11个重大项目中,坡月村就占了9个,其中包含了日处理120吨生活污水的处理站投产,以及在村口建设一个垃圾中转站和更大的污水处理厂。但当地宣传部干部向记者直言:“这建设速度能否赶上‘候鸟人’涌入的速度,我实在不太看好。”而对于一部分超过10层以上的楼房,政府也给予查封并限令整改,但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封条随即被撕碎,一些被封的楼盘照样施工,照样有业务员在旁边叫卖。
    看起来,开发商似乎对政府的查封命令有恃无恐,或许他们吃准了“候鸟人”的心态——“候鸟人”并不把房子的隐患放在首要担心之列,他们最大的恐慌,还是死亡。也故而,何止开发商,几乎所有搞保健品直销的公司都在巴马驻点,而各类所谓“神医”,也在此招摇撞骗,他们都笃信——这是个特别容易开启的市场,为了“活下去”,那些“候鸟人”往往不计代价。
    记者听说,几年前,一位来自山西的煤老板花了200万元,在盘阳河畔的长寿村买了栋别墅疗养,还请了两个保姆照顾。据知情人讲,癌细胞扩散全身后,煤老板恐慌于求生,被一名来自黑龙江的自称“高人”的王姓“大师”诱骗了200万元“保命”。出钱没多久,煤老板却一命呜呼,“大师”则仓皇逃离。
    然而,就在记者采访时,听闻那位治死煤老板的“神医”又回来了,带了另一套理论进行吹嘘,甚至扬言要将“中国中医药大学”建到巴马;广西医科大学一位学者也接连遇到几位 “大师”,高价拉拢她为徒。对此,部分“候鸟人”一笑了之:“各路大师都要来巴马露一手,不然哪有江湖地位?”但更多已产生“心理黑洞”的癌症患者则求生心切,他们宁可信一回,以至于一个集聚了各路真假医生的“中医村”——在巴马长寿村附近的坡那村渐成气候。
    而在巴马坡月村,各类诸如打坐冥想、脑场培训班亦眼花缭乱。一个有关“脑场”的培训班声称可解救人类身心痛苦,包括阿尔法脑电波、胎息、辟谷等,一套下来学费要2万多元,但仍有人趋之若鹜。
    一位观察者对记者作出如此比喻:“麋鹿羚羊都来到河边,老虎狮子也都来了。”

这是个无需神化的“场”

    诚然,许多人把巴马当成“最后的稻草”。
    34岁的小魏广东韶关农村出身,学习刻苦的他考入同济大学直到研究生毕业,进入上海外高桥一家公司工作,稍后和爱人攒钱买房买到奉贤。“每天上下班要3个小时,整个人非常累。再就是我装修时用了大量油漆,一个半月入住后异味还很大,这可能是我得癌的主要原因。”他告诉记者,医院化疗后他已无法适应上海的空气和噪音,就来到巴马安心养病。他的孩子今年5月就要出世了,他按捺不住对妻儿的想念想回上海,却被妻子哭声制止:“你在巴马好好养病,你在那多呆一天,我们就多些希望,这才是你对我们娘俩的最大负责……”
    但巴马癌症患者中的“精神领袖”——百魔屯的老布和长寿村的崔学东却认为:“不是巴马救了你,而是你自己救了自己”。
    老布曾是北漂作家,来巴马已近6年。他承认:“我应该是所谓‘巴马疗效’这一‘自然疗法’的始作俑者,公众所惊诧的学狗爬、喝尿、吃五谷杂粮等治疗办法,都是我发明并推广的。巴马现在成了全国癌症患者的康复基地,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知当地领导会否记恨我?”
    2008年,老布不幸被医生诊断为膀胱癌,此前自己的父亲、岳父相继患癌,医院治疗让二老很快丧命,老布选择保守疗法,来到巴马 “碰碰运气”。确诊时,医生跟他说活不过半年,让他准备后事。但他如今已活了近6年,且肿瘤在变小。“好多人都不相信,说我得的是假癌症,我便把自己的抗癌经历写成一本书,叫做《活着就是幸福》,此书一再加印,风靡癌症患者圈,有大批癌症患者冲我涌向巴马。”
    亲眼见到许多来巴马的癌症患者走火入魔,老布和崔学东都有些看不下去。和老布的“自然疗法”不同,崔学东做过两次手术与化疗,然后举家搬到巴马来养病,妻子在长寿村代售瓶装水,上初中的孩子也在就近入学。崔学东坚信:“不是巴马改变了人们什么,而是人们自己改变了自己。你在北京能静下心来吗?能放得下吗?只有来到这个地方,大家找回另一个自己,相互间同病相怜,求生欲望空前被激发,这,才是巴马的神奇之处。”
    崔学东认为,巴马是不是一个有治疗作用的磁场,这还有待科学考证,但它至少是一个“信心场”。崔学东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他倡导建立的“蓝色纽带”在病友圈中有近两千位会员,平时交流信息,相互帮助,在巴马则常搞聚会,一起爬山,一起唱歌跳舞,“大家在一起就克服了恐惧,在一起欢乐多,时间过得也快”。
    一位在巴马爱上了跳舞的大姐说:“如果你在家乡是一条搁浅的鱼的话,那么来巴马就是进入了水塘。”她认为,正是“人以类聚”,才让巴马无可替代,巴马这个“场”的效应又远非早前大姐认可的好山好水好空气,“类似巴马甚至比巴马好的地方还是有的,为什么别的地方不是巴马?”
    巴马效应在非癌症患者的养生群体中同样体现。来自山东青岛的退休律师老王肠胃不好,总是便秘,来巴马后半个月就好了,好了却又不想回去了:更吸引他的是,他发现这里汇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高人,他们有来自国家部委的,有来自高校或文艺界的,一方面可以探讨养生,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心灵与排遣寂寞:“你腰痛,这里可以有一千种治腰痛的方法。你喜欢摄影,可以找到很多人组团上山……”

这是个不想“被养病”的乡

    对于“候鸟人”,巴马当地人心情复杂。
    “没有他们来我们吃什么?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22岁的村民韦建满去年从广东东莞打工归来,他几年的积蓄已建好一栋十多层的房子出租。没事的时候,他骑一辆摩托三轮车拉人,一天能收入百元左右。韦建满的生活方式就是坡月村多数年轻人的缩影,贫困记忆有望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终结。
    老彭刚建好一栋6层高的楼房,下面3层租给某上海老板开餐馆,年租金12万元。十多年前,老彭的前4个孩子吃都吃不饱,只上到小学初中就外出打工。而这几年,小女儿正好赶上家境好转,便在哈尔滨读了大学,成了坡月村极为少数的大学生。
    百魔屯原本不过100多户人口,外来人口倒有好几万。但据记者了解,村民就算在村口卖茶叶蛋、空水瓶,一个月也有5000元收入。
    但在经济有所好转的同时,一些隐忧正悄悄弥漫。一位年轻村妇告诉记者,当地人的生活彻底不像以前了,过去三顿饭都是苞谷烧的粥,而今什么都吃。当然也有焦虑,预感富起来的他们今后不大可能再像先辈们那么长寿。
    的确,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变迁堪称剧烈。老布介绍,2012年以前,当地人是没有吃过油饼的。后来一个东北人开着一辆退役的运钞车,在百魔屯停车场支起了一个摊点,每天做100个油饼,买油饼的人每天都排队。有一天,老布好不容易排队买了两张油饼,他边走边吃,这时,就看见一个瑶族老乡挑着柴火赶了上来,这个矮小的瑶族汉子嘴巴与鼻子止不住发出声响,老布问他有什么事情,他摇着头,后来,老布知道了他想尝尝油饼,就把另外一张油饼给了他。没想到,瑶族老乡很仔细地将这个油饼挂在扁担上了,说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吃过油饼的,要把这张油饼带给家人吃。
    当地“路不拾遗”也渐成往事。瑶族人住在很高的山上。以往,瑶寨人把摩托车停在半山腰处,然后翻山回家。整整齐齐的几辆摩托车用一块塑料布罩上,也不锁。后来陆续有摩托车丢了,为防被盗,老乡们就只能骑着摩托车回家了。
    在商言商的氛围,也被带到这个距离南宁数小时车程的偏僻乡村。嗅觉敏锐的外地经商者在此安营扎寨,在停车场里,外地人摆的摊点逐渐挤走了当地人的位置,新疆和田玉、沉香与玛瑙,应有尽有。本地人亦被同化,如今1元钱一把的青菜,比三年前少了一半;山上下来装着10斤瓜子卖的奶奶,少一毛钱都不卖;卖灵芝等中草药的,招牌上写着野生中草药,其实都是外地运过来的;精明的老乡买了一些鸡回家养几天,几天后赶集时就拿到集市上,8元一斤买来的外地鸡被说成土鸡每斤25元;还有人在距离百魔屯2公里外的山坡上建了一个临时的养猪场,把外地的猪买回来放在这个猪场里再养十几天,就当做土猪或香猪卖给“候鸟人”……
    许多“候鸟人”也眼睁睁地看着巴马的变化,心痛不已,当他们被外界称为 “如今巴马的造就者”时,他们也颇显无辜地说:“其实,我们甚至比本地人更珍惜这里,因为这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也是心中最后一方净土。”
    巴马县委书记奉海峰对于巴马走上 “养病之乡”这条路,真心无奈:“巴马是养生之乡,不应该是养病之乡。”
    据他介绍,巴马其实始终在努力做强与长寿元素相关的产业。最明显的是水,“巴马丽琅”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走向全国,在当地购买一小瓶都要五六元,进入大城市则拟挑战“依云”等国际名牌。此外,“巴马活泉”等品牌也做出名气,将投产的还有好几个品牌,“水现在供不应求,我们准备用5年时间,做到200万吨。现已有玉米锅巴、火麻茶等拳头产品……”奉海峰说。
    一位来自上海的前列腺癌患者“唐姥爷”或许道出了奉海峰的心声:“巴马不是巴马的巴马,也远不是癌症病人的巴马,而是所有人的巴马。”
    就此意义上,让我们珍惜巴马,这不可多得的“巴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癌细胞并非来要命 是让人放下欲望
去巴马长寿村养病
广西"长寿乡"吸引大量养病人员 变身"癌症村"
叹巴马养生人[七绝]
桂西山水风情游之走进巴马
肿瘤患者自创“巴马疗法”学狗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