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悲剧的诞生》尼采的美学经典:如何为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意义

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偶像,电视剧和书籍,每一年各个产业都有各自流行的产品和科技,每一个时代也都各有其流行的社会风向。想要追溯一直变化但不陨落的东西,那可能是人的思想,即哲学,就是每个时代优秀的人的总结和发问的过程,有的答案是总结过去,有的答案是寻找未来,有的时候并没有答案。

关于作者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德国著名哲学家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拓者

出生于1844年,5岁时父亲因患脑软化症去世。1864年10越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1865年10月转学到莱比锡大学继续攻读语言学。24岁时,尽管博士尚未毕业,但却已经受聘成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1889年,45岁的尼采精神完全失常,从此再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尼采的葬礼,是在教堂里举行的,但教区的日志上,却写着这样一句话:按照他的著作,他是“敌基督教”的。尼采祖上两代都是牧师,自己也是神学专业毕业,为什么最后会变成敌基督教的人呢?

19世纪的中晚期,人们通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将思想刚刚从基督教和圣经的灰暗桎梏中解放出来,人性开始得到了尊重,人的欲望得到了肯定。以理性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开始接管人们的精神世界,很快人的思维便形成了新的教条。人们活的非常焦虑,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与日俱增,甚至质疑活着的意义,尼采便出生于这个时代。

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德国的问题,还是整个欧洲甚至是世界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尼采是第一个说出“上帝已死”的人,他的强意志哲学就是这样诞生的。意志哲学强调人是感性的,强调现实的力量,人的活力,创造力,影响力和能力都来自于现实的力量。这一哲学思想是基于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之上的理论。

尼采21岁时读到叔本华,早年非常迷恋叔本华。他们都是19世纪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叔本华是无神论者,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启蒙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尤其反对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强调意志的重要性,把意志看做万物发生和发展的根源,用意志解释自然界。

用生命抒写《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处女作。当时他27岁,已经在巴塞尔大学当了两年半古典语文学教授。在人们心目中,他年轻有为,在专业领域里前程无量。然而,这本书的出版一下子打破了人们的期望,他精心准备了三年的作品,投入了巨大的热情的作品,结果却几乎让他自绝于学术界。此书销量惨淡,出版六年只卖出了600多册。

按照不成文的传统学术规范,一个古典语文学者的职责是对古希腊罗马文献进行学术性的考订和诠释。但这本书却恰恰相反,它跃出专业轨道对希腊精神发表了一通惊世骇俗的宏大新论。

这本书出版之后,整个学术界都被激怒了,在一段时间里对之保持死一样的沉默。就连一向把尼采视为最得意弟子的恩师李契尔,都对他不置一词,还在一封信中哀叹“这真是一个可悲的事件”,并且表示:“最使我气愤的是他对哺育他的亲生母亲的不敬,这个母亲就是古典语文学”。

三个月后,沉默终于被打破。一个过去在尼采面前毕恭毕敬的年轻人维拉莫维茨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未来哲学!驳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以激烈的语气抨击尼采不配做学者。他的理由与李契尔如出一辙,就是尼采“亵渎”了古典语文学这位“母亲”。

他嘲讽地套用尼采在书中对酒神节庆的诗意描绘,向尼采发出了驱逐令:“我请尼采先生闭上嘴,撑着酒神杖,从印度去希腊,请他离开讲台,在讲台上他本该是从事学术的;请他召集虎豹而不是德国古典语文学的青年学子到他足下......”

虽然维拉莫维茨在当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他以捍卫学术的名义发出的攻击代表了整个古典语文学界的共同立场,有着足够的杀伤力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尼采虽然暂时没有离开讲台,但学生们却离开了他的教室,在随后的那个学年里,他只剩下了两个学生,并且都来自外系,没有一个是古典语文学专业的。

在此之后,尼采逐渐成为了学院里的闲杂人等,因为家族遗传的缘故,他本人也不幸患上很严重的精神衰弱。34岁时,他走到了事业的低谷期,并且从大学辞职。或许尼采就是用自己的生命轨迹,来告诉世人:人生就是悲剧。

尼采一生有两大悲剧:一是疾病缠身。正如周国平老师在本书中写的一句话:孤独使尼采疯狂,而他又终于在疯狂中摆脱了孤独。二是他经常与身边的人分道扬镳,比如音乐家瓦格拉以及他深爱的莎乐美(莎乐美比尼采小17岁,俄罗斯人,帮其出版过作品,两人差点结婚,最后尼采终生未婚)。

尼采的一生:24岁之前(求学),24-34岁(在瑞士当教授),34-44岁(在欧洲漂泊专职写作),44岁时彻底崩溃。一直到尼采死后,西方文化界和哲学界越来越认识到了他的伟大,于是成为20世纪最走红的哲学家。

叔本华对尼采的影响

尼采是在大学二年级某次逛书店时,偶然看到了叔本华的作品。叔本华当时毫无名气,但尼采惊讶地发现,这世界上竟然有个人跟我思考着一模一样的东西,只是他表达出来了,我表达不出来。尼采的哲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叔本华对尼采的影响,使尼采明确了哲学的使命是要关注个人的人生,解释了个人人生的全景和含义。

首先,叔本华是一个旗帜鲜明的悲观主义者,他公开主张人生毫无意义。这种悲观哲学跟尼采是吻合的。叔本华把世界分成本质跟表象两个方面,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生命意志,这个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求生存的冲动,人们常常不知道为什么求生存,只是条件反射告诉自己要活下来。

其次,自然界一切生命包括人类都是生命意志的表象。生命意志体现在人身上,表现为欲望。有欲望,就有欠缺,有欠缺就有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却又觉得无聊和空虚。正如叔本华说的:人生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在经受了痛苦跟无聊的折磨之后,等待人们的就是死亡,这就是生命之梦的破灭。唯一的出路:就是与生命意志决裂,戒除所有的欲望,就可以得到解脱,最简单的就是放弃生育。

与叔本华只停留在悲观主义不同的是,尼采由悲观主义出发,慢慢走向了悲观主义的反抗,这种分歧也导致两人哲学理论的决裂。

亚瑟·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

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

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尼采曾说:对生命的信任已经丧失:生命本身变成了问题。——但不要以为一个人因此而必定变成一个抑郁者!甚至对生命的爱也仍然是可能的——只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爱。生活就像爱上了一个不贞洁的女人……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明明知道生命没意义,但是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这个事情产生了生命的意义。

日神文化与酒神文化

在《悲剧的诞生》中,日神和酒神是一对核心概念,尼采借用这两个古希腊艺术的神袛,把它们当作两种艺术冲动的象征,用来解释艺术,也解释人生。

日神,又叫阿波罗(Apollo),就是太阳神。在希腊神话的众神中,阿波罗是一个最正宗的神,它是希腊的开国之神,日神崇拜是古希腊最正宗的信仰。希腊宗教的主要圣地德尔斐,它在距离雅典150公里的帕那索斯深山里,是世界闻名的著名古迹。

阿波罗是太阳神,光明之神,在太阳照耀下,万物显得美丽。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就用日神来象征美,用他的话说,是象征“美的外观的幻觉”。

首先,美是外观,外观,就是看上去的样子,不是本来的面目。在尼采看来,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美只是外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美不美。人生也是这样,你停留在人生的表面,才会觉得人生很美好。你不能深入去看,深入去看的话,人生是很可怕的。世界是美的,但也是假的。

其次,美不仅是外观,而且是幻觉,任何事物都是这样,如果你觉得它美,都是你的幻觉,与事物本身无关。

在解释尼采的美学思想时,人们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就是日神代表理性,酒神代表非理性。可是,尼采却说,日神象征美的幻觉,幻觉这个东西,当然是非理性的。所以,无论日神还是酒神,都是非理性的。

总之,日神象征的是停留在外观,现象,事物表面的冲动,是人们追求美的幻觉的冲动,借此感觉到世界是美的,人生是美的。

在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是一个草根之神,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它是宙斯与女儿乱伦的产儿,不过很得宙斯的宠爱。尼采用酒神象征另一种艺术冲动,根据的不是正统的奥林匹斯神话,而是民间酒神节日的传说。在西方古代社会,普遍存在一种类似于狂欢节的民间节日,在这个日子,人们涌上街头,狂饮烂醉,放纵性欲,打破一切日常的规矩,打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借此获得一种解放的快感,或者说是充满喜悦地陶醉。

根据酒神节这种现象,尼采用酒神来象征情绪放纵的冲动。他从酒神现象中发现,希腊人不只是一个迷恋于美的外观的日神民族,他们的天性中还隐藏着另一种更强烈的冲动,酒神打破外观的幻觉,破除日常生活的一切界限,摆脱个体化的束缚,回归众生一体的原始状态,回归自然之母的怀抱。在酒神状态中,在醉的颤栗中,人的小我好像解体了,和宇宙的大我合为一体了。喝醉后,感受到一种极乐,是沉浸在一种痛苦与极乐交织的感觉当中。当你成为了世界后,你就没有痛苦了,在忘我的状态下,诞生了艺术。放弃小我,拥有了整个世界。尼采解释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否定现象回归宇宙本体的冲动。

在解释希腊艺术时,重视酒神现象,用醉来类比,尼采是第一人,他为此感到很自豪。历来讲艺术,讲美学,也只是讲美这个方面,不讲打破美的外观,如果不深入世界和人生的本质这个更根本的方面,在他看来都是皮毛之论。日神和酒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冲动,缺一不可。希腊人正因为这两种冲动都非常强烈,所以创造了最辉煌的艺术。

比如像绘画,雕塑都是日神文化;比如没有形象的音乐就是酒神文化。人类之所以需要哲学家和艺术家,为的就是一个形而上,把自己从没有意义中拯救出来,给世界和人类存在一种解释。

如果一个人认识到人生本质就是虚无的,将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像叔本华一样禁欲厌世;二是彻底世俗化。而伟大的古希腊人则找到了第三种方式来自我拯救,就是用艺术的伟大力量激发了全民族的生机。

生命通过艺术拯救他们,而获得自救!

为什么悲剧能让人感觉到一丝快感?

这是美学史上巨大的难题。

亚里士多德曾给过一个解释:快感是来自于怜悯和恐惧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尼采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快感是来自形而上的安慰。本书译者周国平老师认为这其中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悲剧把个体的苦难和毁灭表演出来,让人们看到,个体生命只是现象。

这就破除了人们对个体生命这一现象的迷恋,产生了一种回归本体,与世界意志合为一体的体验。所以,悲剧快感实质上是酒神冲动的满足。

第二,世界意志是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通过和它合为一体,人们领悟到了世界意志永远创造的快乐。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说:“每部真正的悲剧都用一种形而上的安慰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之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

第三,再进一步用审美的眼光去看世界意志,那它就是一个宇宙艺术家,它不断地创造和毁灭个体生命。

尼采说,这是它“借以自娱的一种审美游戏”。这位宇宙艺术家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一切都是欢乐,连我们的痛苦和毁灭也是它的欢乐。如果站在这位宇宙艺术家的立场上来看世界和人生,痛苦和毁灭自然就都是创造的内容了(作家就是这种类型,笔下的人物任由他们决定生死)

通过对悲剧快感做出解释,尼采提出了他的悲剧世界观。人生充满苦难,最后的结局是毁灭,那么要肯定人生的关键,就是要肯定人生必然包含的苦难和毁灭,而悲剧世界观正是对世界做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盲目求生存的冲动,是徒劳的挣扎,由此否定了世界和人生。而尼采则认为生命意志变成了充满欢乐的永恒生命,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

叔本华说生命意志是虚幻的,他的证据在于产生了又毁灭掉;尼采说生命意志是丰富的,他的证据在于毁灭了又不断重新产生出来。由于这个眼光的改变,痛苦的性质也改变了。

叔本华说痛苦源自意志自身的盲目,徒劳和虚幻,因而是不可救赎的。尼采把这个关系颠倒了过来,痛苦被看成了意志在快乐的创造活动中的必要条件和副产品,因而本身就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所以,叔本华和尼采对于同一个世界的解释模式大相径庭。

最后,以周国平老师在书里提到的两句潜台词作为结束语。

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

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掷地有声地演完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把二者综合起来,就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

本书分享完结。为什么有的哲学家和作家在死后很多年才因被后代的读者发掘后才出了名?因为他们的思想过于超前,不仅能反思过去,又能探入未来。天才总是孤独的,因为没人能懂他,死后才实现的人生价值是真的价值吗?哲学能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过去,认识自己。尼采的一生是悲剧吗?他的作品不被人理解,他的人生郁郁不得志,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并且不断探索进步,我认为他的人生是快乐的。即使最后还是崩溃了,就像周国平老师所说,他应该是在疯狂中摆脱了孤独,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叔本华和尼采的生命艺术哲学
能赋予人生以终极意义的是......
论尼采的酒神和日神精神
尼采:越是超越自己越是失去世界
尼采音乐美学思想入门
魏广君——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