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惠吾医案:胃下垂

胃下垂

王XX,男,49岁,工人,1964年11月11日初诊。

胃病十余年,常见脘腹胀坠,疼痛时轻时重。近二年逐渐加剧,1964年10月经某医院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胃下垂”,且并发“胃溃疡”,曾服中西药物,缠绵不愈。初来就诊时,主要表现饭后脘腹胀坠,偶有胃痛,发凉,得热则缓,知饥纳少,肢乏体倦,时头晕,小溲如常,大便微干,寐尚可。形体瘦弱,少腹膨隆,上部凹陷,面色微黄欠润,舌质淡红,苔白且厚,语言清晰,二脉弦滑。辨证:脾肾阳虚,运纳失司,中气下陷。治以溫补中土,益气升提。

处方:针三脘、不容、承满、胃俞、足三里,灸气海。

治疗经过:针10次后,脘腹胀坠明显减轻,胃痛亦止,食量稍增。针治第16次时,主要症状基本消除,食量亦增。于1964年12月9日经原确诊检査的某院进行X线胃钡餐造影复査,证实胃下垂已完全恢复,胃下垂位置已上升髂骨嵴乎线下1cm。

病人半年后(1965年5月)去某院复査,胃下极位置的在髂骨嵴平线下1cm,无自我不适的症状。

【按】贺氏认为韧带和腹肌的松弛无力是因为脾虚胃弱所致。他采用温补脾胃益气升提之法,治疗前后均有X线钡餐检査结果作对照的胃下垂267例。其中男性141例,女性126例。年龄均在16〜70岁之间,而21〜50岁为最多,共231例。轻度者58例,中度者114例,有效者77例,好转者38例,无效者11例。总有效率达95.8%。

针刺手法:三脘、不容、承满、梁门六穴之刺法。针刺入皮肤后,捻转5〜6次,角度要小,力量要柔和,目的是松弛肌肉,为下一步施用三刺法做准备。第一刺法:针刺入5分深时,施雀啄法,以使经气流动,再用左三右二的手法(向右捻转用力强些,角度大些;向左捻转用力弱些,角度小些)以候其气,当医者觉针尖下沉紧,有如鱼吞钩之感,病者觉局部酸胀,并向上、下腹部扩散时即行第二刺法。第二刺法:针刺入8分深(脾大者忌深刺不容、承满、梁门〕,重复第一刺法,待病者觉针感更加显著时,再行第三刺法。第三刺法:针入1寸2分,仍重复第一刺法。此时病者自觉胃体酸胀紧缩,蠕动加快,甚至有向上揪痛的感觉,再以回旋术(将针朝同一方向捻转)向右捻2~3次,毎次角度在180〜240度之间,以增强针感,并趁针感强烈、针尖紧涩时,将针稍向左右捻转,中等速度出针。足三里之刺法:针刺入皮肤后,针尖微向上方,足三里刺入1寸,皆用雀啄术候气。也用左三右二的手法(捻针时用力要柔和,捻针要缓慢),使针感沿本经循行路线向上扩散(能到腹部最好),再以回旋术,向右捻2〜3次,每次在240〜360度之间,加强针感,然后快速出针。胃俞穴之刺法:针直刺入5分深,用雀啄术候气,再用左三右二的手法,当病者感到局部酸胀并沿经脉循行向外扩散时,则将针提至皮下,然后针尖斜向下方横期5分(相当于胃俞与三焦命门的中间),再将针直刺入8分,仍用右三左二的手法。当病者感到胃部蠕动加快,甚至觉有向上揪痛的针感时,将针稍向左右捻转,中等速度出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下垂的针灸治疗
胃下垂
藏象手针:解决痛苦真相
胃下垂的取针取穴法
彭静山:针刺奇门五法
针灸中的秘术——提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