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中的一个方剂,消中带补,是消补兼施之剂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是《伤寒论太阴篇》中治疗腹胀满的一个方剂。在其文中说:“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其原方组成为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此方是张仲景为太阳病汗后中阳被伤,气滞腹部胀满而设。

《黄帝内经》说“五积久而必心腹胀满。且五积以五脏气不平,肝为肥气,心为伏梁,肺为息奔,脾为痞气,肾为奔豚。皆聚结痞块,随所生所成之日,分推而究之,皆喜怒忧思,乘克胜克,相因相感。如斯等类,从五积法治之可也。但内所因,不待成积,即为胀满,亦当随其脏气而平治之。所谓虚实补泻,太过不及,以经调治”。腹胀满是腹部胀满的症状。有虚实寒热之分,虚证多因脾阳失运所致,每兼下利腹满痛而喜温、喜按,苔白,脉缓弱。其特征为腹满时减、喜温喜按,得温得按则减轻,治用理中汤类温中散寒。实证多因热结胃肠所致,每见便秘,腹痛拒按,苔黄燥,脉沉实有力,是阳明胃家实的症状。其特征为“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按之痛”,治用承气汤类通泻里实。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属虚中夹实,是发汗伤了脾气,或者脾气素来虚弱,运化水湿能力低下,气机被阻断。不但有脾气不足的问题,又有痰湿凝结的征象,所以属于虚实夹杂。在病机上以脾气虚弱为本,痰湿阻滞、气机不利为标。故成无己说:“吐后胀满,与下后胀满,皆为实者,言邪气入里而为实也。发汗后则外已解,腹胀满知非里实,由太阴不足,脾气不通,故壅而为满也”。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理有据的

张仲景温阳化气的方剂在治疗胸积水上发挥着不可想象的作用

发汗过度,或患者本来体质虚弱,胃气不和,再行大汗,伤了津液,但是仍然没有伤到营血,还在气分上。如果入了营,就会有烦躁干渴的阳明证出现。这里只有腹胀满,是脾气虚而不能传输,浊气不得肃降,清气不得升腾,气壅而为胀满。《黄帝内经》说:“中满者忌甘”,“甘助湿增满”。从此方中我们能够发现使用了甘补的人参和甘草,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是此证为虚实夹杂证,若单纯用行气药,则会导致脾气更虚;单纯用补益药,则会导致胀满加重,故用本方消中带补,为消补兼施之剂。

“腹胀满”,脾胃虚常有这个证,腹中不运化了。方中的主药是厚朴,下气除满的,半夏是降逆的,中医学讲究天人一体,人体内外五脏六腑也是一体的,上面不降了,下面才会堵住。下面堵了,上面也降不下去,所以厚朴常和半夏同用;厚朴苦温,行气燥湿、宽中消满;生姜、半夏辛温,行气散结、化痰导滞。人参、甘草甘温,补益脾气而助运化。半夏配甘草人参,补津液不留水饮,诸药配合,补而不壅,消而不损。但本证腹胀满,是以有形痰湿阻结,气机壅滞为主,因此燥湿化痰行气消满之药的用量要大,而补脾益气之药的用量要小。故人参,生姜都可用量减小。

总之,腹胀满的致病机理是相当复杂的,寒热虚实,太过与不及都可引起腹胀满,单纯的虚寒或实热胀满容易治疗,寒热虚实夹杂的胀满较难除去,张仲景创立此方证,为后世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经验和指导。当今社会,由于工作和学习的逼迫,生活习惯相当不好,脾胃虚寒的人非常多。脾胃虚表现为腹胀的也很普遍,所以这个方剂现在使用机会很多,希望大家好好研究一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太阳说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五)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愈顽固性腹胀一例(聂惠民)
一到下午和晚上总是腹胀怎么回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 道医网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66条
如何鉴别腹胀满的虚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