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文杰:“我本北人”的范仲淹

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50多年前还在上初中的我,就认识了范仲淹,当然这种认识是带着敬意的仰望。

这一句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为最喜欢的课文,我可以说背的是滚瓜烂熟。年幼的我对世称的“范文正公”名头的理解,就是“文正”这两个字,“文”要“正”嘛!还认为《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不朽之名作,就是我一生作文的“范文”啦!

20世纪的1972年,我到延安去,知道了范仲淹北宋时在陕北当过官,打过仗,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负责西北军事。我知道的《水浒》上鲁智深的上司大仲经略相公种谔的父亲,小仲经略相公种师道的祖父种世衡,还有与包公齐名,“文包武狄”的北宋名将狄青,都曾经是他的部下。一时惊诧,一位大文豪咋成了守边的大将军啦?

70年代正在铜川市歌舞团编导组当创作员的我,自小爱读《水浒》、《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喜欢战争故事以及武侠小说,自然就对这位文武兼备先贤关注了起来。

这一关注首先是拜读了他写在延安边征战时的那首词《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的一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气势宏大,慷慨雄放,意境邈远,营造出逼人的肃杀之气,摇撼心脾,让你惊叹!实乃中国文学史上不朽之千古名句。真正是诗如其人 “风景异”的大手笔。你听,那“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的悲壮;你看,那“塞下秋来,衡阳雁去”、 “霜满地”的苍凉;让你一闭眼就仿佛真能看到这词中边塞景象的秋风萧瑟。到终于逼出最后一句的“将军白发征夫泪”,你就不由而热目盈眶了,这白发无疑是范仲淹52岁的自况呀!欧阳修曾称《渔家傲》为:穷塞主词。这首词写出作者亲身亲历的深切感受,不愧为扣人心弦,感人肺腹的绝妙好词,千古绝唱,英雄史诗

关于词中“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孤城”,还牵址到一段惊险而传奇的故事呢?当年,范仲淹率军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他又引兵深入西夏军防地,突然发令,就地筑城。只用了十天,便筑起一座新城。这新城便是“孤城”的锲入宋夏交界间的大顺城。从此,宋军以大顺城为中心,构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並转危为安,一举扭转战局。可以说:临危受命的范仲淹,危难之际,方显出英雄本色。

当然,这离不开范仲淹初至延州时的整顿军事,他延州本土招募训练出一批强悍猛士,他更是以身作则,将士没喝上水他从不说渴,将士没吃上饭他从不叫饿,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都分发给将士。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将士,提拔了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从此,原本累战累败,畏敌如虎,已经腐化骄奢的赢弱之旅,变成了一支勇猛无敌,能征贯战的虎狼之师。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西夏军惊呼: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而宋军将士们则欢呼“军中有一范,敌人闻之惊破胆”。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之职担任边事,羌族管他叫“龙图老子”。

     范仲淹特别善于识人,当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范仲淹就对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一代名将。

至今延安清凉山上的天下奇观楼——范公祠中,范仲淹戎装按剑的塑像两侧,西为仲世衡,东就是狄青。

陕西眉县横渠的关学儒士张载少年时,喜欢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宋史·张载传》所云:二十一岁时谒见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范仲淹,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作为将领实在屈才,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劝他读《中庸》。后来,张载也不负范仲淹厚望,遍观释老,无所得反而求六经,成为北宋五子之一,宋明理学关学的创始人,一代大儒。《宋元学案·序录》云:高平(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

尤其是张载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的真言,影响深远,成为天下有担当的贤达仕人的座右铭。

范仲淹在延安写的影响最大,传之后世的三首词,就是《渔家傲.秋思》,还有《御街行》和《苏幕遮》。

《御街行》中有: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愁肠成泪,残灯孤眠,苍凉悲凄,让你铭心刻骨地深切感到,边塞的千般苦寒,边的万种艰辛。读之而感佩莫名,热血奔涌。

《苏幕遮》这首词还被搬上了1983年发行的台湾《中国古典诗词邮票---宋词》,全套四枚中的第三枚。《苏幕遮》全词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而在1989年台湾邮政部门还发行了《范仲淹千年诞辰纪念》邮票,邮票上印有范仲淹肖像,以及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再后来,出我意料的是,本以为是南方人的范仲淹,从他的不同简介中得知,他的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原来范仲淹也是咱陕西人呀!

范仲淹死后葬于伊川,范仲淹墓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南15公里处伊川县万安山南侧,分前后两域,前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墓、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范母为什么被称为秦国太夫人?我想:秦指陕西,应和范氏祖籍地陕西邠州有关。

范仲淹也在家书中自称:“我本北人,北人淳厚 ”。这所谓“我本北人 ”,其“本 ”当为祖籍地邠州。就像李姓之人无论徏于何地,都称自己是陇西人,因而有了“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还有柳宗元,五、六代之前就已迁到长安,最后自己也归葬长安,但仍被称为“河东柳”一样。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先人从邠州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所以也是苏州吴县人。因感到自己与南朝梁人江淹命运相似,少年孤贫,又敬佩江淹好学,才志过人,文章誉满天下,起名“仲淹”。

范仲淹为政清廉,力主改革,傲骨天生,疾恶如仇,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因而仕途坎坷,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但从不屈服。他的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并告诉他说:你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昔日愿你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飞。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

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就这样义正严辞回复自己的诗友: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做副宰相时,负责惩办贪官污吏,当时有一句话说,“只要范仲淹拿大笔一勾,一个家庭就要痛哭流涕”。因为他对贪官只要勾了,就查,一查就抓,一抓就判,那么这个家庭就要痛哭流涕,但范仲淹说:“我宁可大笔一挥,让一个家庭痛哭流涕,我不能让一路的百姓痛哭流涕。”

《岳阳楼记》就是被贬职时从邠州到邓州后写出来的。比如说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那时候他感极而悲,则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第二个就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一悲一喜之中,他则产生了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豪放。他文中的悲喜,正是有他官场沉浮、疆场鏖兵的经历沧桑,也才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至高境界。

范仲淹还在他的祖籍地陕西邠州,担任过地方官。时间虽短,但清誉传世。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载:有一天他带同僚属下登上高楼,设置酒宴,可还没有举杯饮酒,便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他并没有十分气愤,而是急忙派人去询问,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立即撤去宴席,并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丧事。这让参加宴会的人都非常感动,而丧家也为此流泪叩首致谢。

《范正公集逸文》卷有《眉寿堂记》写的就是邠州:“公刘以农开国,豳风葵枣之化流浃至今。凿井耕田,野无惰农,岁有高廪。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斯民熙熙然跻和气之域,因以名堂。”豳为邠州古称。 

 范仲淹是北宋前期兴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当时理学儒家学者胡瑗、孙复、石介、李觏、张载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和帮助,所以范仲淹是宋明理学重要先驱之一。

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的范仲淹,他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关心教育。后来作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他在邠州任上仅三天,就决定改建州学,並为之写了著名的《邠州建学记》。据《延安府志》记载,在府城东南嘉陵山上,曾有范仲淹修建的嘉陵书院。在府城中心,今之宝塔山下摩崖石刻至今仍有范仲淹之亲书笔迹,赫然在目:“嘉陵山”之题词。而1998年中国邮政发行的《古代书院》特种邮票,其中的 “应天书院”和2009年中国邮政发行《古代书院(二)》特种邮票,其中 安定书院都和他有关系。


范仲淹青年时在应天书院读过书,度过一段极艰苦的断齑画粥的苦读生活。十多年后,他在书院的同窗诗友晏殊,任南京留守官时,就邀请范仲淹协助主持应天书院的教务。后人在应天书院立有《范文正公讲院碑记》;而安定书院是范仲淹青年朋友胡瑗讲学旧址创建,也称胡公书院。安定书院曾先后以胡瑗与范仲淹并祀。因为胡瑗能成为北宋的大教育家,与范仲淹的提携密不可分,而且范仲淹曾在安定书院所在地泰州为官5年。

范仲淹逝世后,北宋皇帝追加他为兵部尚书,并亲书褒贤之碑。纪念范公的碑文由曾支持他变法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撰写。

       曾经与范仲淹不睦的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告御状,批评过范仲淹。但后来,王安石为范仲淹的文才、武略、人品、骨气所折服,在《祭范颍州文》中尊范仲淹为:一世之师,还在《王安石全集》中赞誉他 “名节无疵” 。朱熹也评说道: 范文正杰出之才。 欧阳修在《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中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欧阳修曾在《与高司谏书》中说:“希文(仲淹)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班行中无与比者。”这正说明范仲淹是当时“士大夫群中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吕中则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司马光评价更高,说范仲淹是:“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出将入相,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庆历新政;还曾做过泰、楚、陈、睦、饶、润、越、延、耀、彬、邓、青等地的地方官,为官清正,体恤民情,平反冤狱,解民疾苦。正如后人誉为的“忠义满朝庭,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

而范仲淹一生中事业鼎盛,功勋卓著,最为光彩的时间,就是在他范氏祖先的发祥地陕西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负责西北军事这一段。在陕西,他还任过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辖宋京兆府,今陕西西安),任陕西都转运使,河东、陕西宣抚使,拜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等。他与范氏之“本”的陕西有着深厚的,不解的亲缘。这也让笔者,为有这样一位“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的乡党而感到由衷的无以复加的自豪。

 201333---4

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现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文史馆馆员。系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 《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邮票上的美丽陕西》。

老西安记忆
长按可识别关注
长按

西北作家
长按可识别关注
长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载[北宋关学学派创始人]
李涵:论范仲淹在御夏战争中的贡献丨202306-119(总第2402期)
​范仲淹.读书人心系天下
老子深悲穷塞主——范仲淹镇守边关感念多
晏殊和范仲淹的故事
弯刀读史(十四):北宋名相韩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