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掀起《内经》的面纱来(系列三)《图说五行》(原创)

学习《黄帝内经》要涉及到“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被一些人所误解,认为是凭空臆造,人为设置的。甚至被以字断义,穿凿附会妄加解释。

现在了解一下“五行”在现实中的意义。

“五行”是什么呢?“五行”的“行”是“行”走的“行”。“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气候环境的循环运行。

主要表达的是“水”受太阳“火”的作用而产生的形态变化,以及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黄帝内经》曰:“火为阳,水为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为什么要“水”与“火”来解释“阴”与“阳”呢?

水约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在人体也约占百分之七十,而且水的特性是遇热而升(蒸发上升),遇寒而降(凝结为冰)。

水分子的最佳活跃温度是37℃,所以水的状态对于动植物的生命尤其重要。

而“水”的形态变化,是受太“阳”能量影响而变化的。

“五行”理论就是阐述了太阳的热能量对地球上“水”的作用,而影响到气候环境的变化。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是现实。

暂且不论“日心说、地心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因距离角度的变化,而受到的照射强度不同,而产生冷热交替的四季变化。人们把这个周期定为一年。

对于太阳与地球的产生距离变化的原因,暂且不去探讨。

按照习惯我们把太阳光照射最强的方位称之为“南”方,与之相对的下方为“北”方,左边为东方,右边为西方。

但实际上并不是地球真正的“南极”与“北极”,地球是好像一只陀螺,以南北极轴为中心旋转,所以旋转的外围也没有绝对的“东”“西”方位。所谓的“东”与“西”只是个以所在位置的方向的定义。

所以“木”、“火”、“土”、“金”、“水”的定义是,地球受太阳的影响而发生的物理变化的不同阶段。

图片

为什么把四个方位定义为木、火、金、土、金、水呢?

设从远离太阳光的下方开始,随着太阳与地球距离的靠近,地球温度由寒冷到温暖(阳升)。转到春的位置(春分),地温正好适宜,水分子活跃度提高,催生了植物萌发生长。(春生)。万物复苏,所以定义为“木”。

由春到夏是一个由“温”到“热”的阶段。水分子活跃度递增促进了生物的生长速度。

当地球与太阳最近时,(夏至)地球环境温度最高,气候炎热,水分子极度活跃地表水分子大量蒸发上升。所有生物生长最快。(夏长)。所以定义为“火”。

由冬到夏是一个地温(阳气)上升。是水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

由夏至冬是一个阳气逐渐下降,是水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

由夏至(火)到秋分的是太阳与地球逐渐远离阶段。由于阳光强度与地热相加热度而更高(小暑,大暑)大量水蒸气悬浮空中。

随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大,温度下降,水分子错过蒸发条件,(出现返潮现象),遇寒而凝(白露、寒露)。这时的气候是“湿”。是水气下降的开始。(霜降)所以用金子沉重来表示沉降为“金”。

由秋分到冬至随着气温下降水分子的形态也从“露、霜”在空中直接凝聚为“”,在地表凝结成“冰”。“冰”是水凝结的形态。大部分水沉降于地。所以定义为“水”

虽然“木”与“金”温度大致相同,但一边是温度由低到高,一边是温度由高转低。

这就是四维“木“,”火”、“金”,“水”的定义

“土”是一个折中的定义。“中央戊己土”在四维相对中心,起到寒热燥湿的调节作用。

另一个就是水从蒸汽到凝结中间的无形到有形的潮湿阶段,定义为“湿土”。介于火与金之间,形成了五行相生的循环。

也正是这个“左升右降”的循环给地球创造了万物生机。

“五行”定义的学说只是理论意义上的概念。是《太极图》“阴阳”意义上的扩展。

而“五行”学说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妄言,是古人对至今没有改变的大自然现实规律的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行 天干 地支 讲解
《黄内内经》中的精华部分——运气学说(1)
紫微斗数五行
无极残篇之四十二 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
【自语堂编藏】吕教授:阴阳五行学说是宇宙万物间的一切玄机奥秘的钥匙
五行五行,什么是五行?——中医五行论之“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