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贵不能淫
《孟子》三章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和孟子说理善于用类比、排比,以增强说服力的妙处。
3、通过诵读,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言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识记文言词汇,把握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和孟子说理善于用类比、排比,以增强说服力的妙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语:
从古到今,人们也一直比较关注男性在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品格塑造方面的问题。人们常常用哪一类的词来褒奖男子?
那么,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和素养呢?这一节我们来朗读《孟子二章》之《富贵不能淫》,思考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孟子其人其事
三、诵读课文,读对字音,把握节奏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把握作者论述的思路。
2、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四、探究问题:
1、课文写了哪两个人?课文仅仅写了二人之间的什么?(对话) 二人的对话,讨论的什么问题?学生分别朗读有关的语句。
2、论述的思路:
3、孟子认同景春的观点吗?孟子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朗读,体会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五、 诵读课文,品味景春和孟子语气的异同,注意读出感情和气势;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五、讨论交流,开阔视野
孟子说,真正的大丈夫:
讨论:
1、你认为哪些人算得上是“大丈夫”?
2、当今社会,大丈夫精神应该是什么?
3、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男子汉、大丈夫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
朗读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查找并笔记
第一段、首先摆出景春的观点;
第二段、孟子针对景春的观点发表议论。
学生思考,展示
学生读,互评
孟子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我们应该读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注意排比句,读出排比句的气势和孟子的思想感情。
文天祥 苏武 朱自清 刘胡兰  闻一多
社会责任和魄力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采取全班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要求: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反问句以及对二人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一怒而诸侯惧,安居二天下熄”,可以看出,景春对二人是敬仰、崇拜、羡慕,朗读的时候,应该以一种肯定、赞叹,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气来读。
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得”,反问句,可以看出孟子反驳景春的观点。朗读的时候应该读出孟子的不屑、轻蔑和鄙视;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小结:男子汉应该具有的品格有哪些? 有担当肯负责、勇敢大胆自信、坚强有力量、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景春称赞           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孟子反驳           妾妇之道   顺 【类比】
孟子正面提出观点   坚守仁礼义    【排比】
真正的大丈夫:  担当、责任
作业布置:完成全品练习
教学反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 《〈孟子 〉三章》知识点 图文解读
《富贵不能淫》教案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二)
于修影《富贵不能淫》(八上22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八年级上册21.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课件(配套)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见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