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阳区责任规划师工作制度推进进行时之——责任规划师走进“劲松示范区”


朝阳区责任规划师团队是“向日葵”

每位责任规划师就是“葵花籽儿”

每天都在为打造

朝阳群众的美好城市空间而努力

朝着阳光茁壮生长

导 读

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一直是城市规划重点关注的问题,劲松小区作为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积极探索,打造独特“劲松模式”,实现了社区的长效良性发展

为更好地为朝阳各街区进行综合治理,针对“大城市病”把脉开方,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朝阳分局联合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业委员会、劲松街道办事处、朝阳区责任规划师团队等多方,走进劲松示范区,现场考察劲松示范区规划成果,学习规划经验,了解社区空间的有机利用,在调研座谈中深化思考,为酿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不懈努力。

走进“劲松示范区”

9月5日下午,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朝阳分局牵头组织,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业委员会联合劲松街道办事处、朝阳区责任规划师团队等,现场参观考察了“劲松示范区”的规划成果。并就社区改造模式、老旧社区改造的重难点问题、投融资模式、政策支撑、社区基层治理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据了解,劲松小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隶属朝阳区劲松街道管辖,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第一批成建制楼房住宅区,目前楼龄已40余年。作为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改造前的劲松社区面临着楼龄老、楼房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健全、便民设施不足、小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

旧貌改造展新颜

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仅靠政府单方力量,以传统的老旧小区治理方式已很难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在此背景下,2018年7月,劲松街道与社会机构达成合作,结合对劲松小区综合改造和提升的实践,共同探索能够实现社区长效良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改造后的劲松小区展现出了崭新的现代化街区面貌。

 

现代化的配色设计为劲松小区换上亮丽“新衣”,昔日老旧小区得以摆脱沉闷气氛,焕发生机。


 

朝阳区责任规划师也加强了对小区功能性的改造,增设了儿童游乐设施、中老年文娱场所,并升级老车棚为智能便民车棚,真正实现了打造平安、有序、宜居小区的愿景。



集思广益话规划

针对劲松小区的改造工作,现场调研结束后各方随即召开了座谈会,各方一起“嗑瓜子儿”,畅谈此次规划改造工作中的苦辣酸甜 。


何海 

劲松街道副处级调研员

劲松街道基本情况

及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



何海军首先简要介绍了劲松街道的基本情况。劲松街道总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共有13个社区,6个街区等。

接着,何海军介绍了由朝阳区责任规划师为劲松街道街区整理与更新规划的整体方案。劲松街道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问卷调研掌握居民的真实需求,并运用科学的街区划分定位、结合新技术建成街区信息库,用现代化的科技和思维为街区规划改造开路。

方案形成了数个计划项目库——
“打通断头路,形成畅通交通网络”
“留白增绿形成绿色开放空间系统”
“形成国际化城市公共艺术系统”

详实的方案表明了劲松街道实行街区改造的决心,改造后崭新的劲松小区也为这份苦心回馈最好的结果。

凌雪 

愿景集团劲松项目设计

执行负责人

劲松项目情况及相关工作体会



凌雪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社区改造实践方案:

1、“劲松模式” — 运营模式探讨:创新投融资机制,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愿景) 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2、“劲松模式” — 推进模式:以人民为中心,党建引领,创新“区级统筹,街乡主导,社区协调,居民议事,企业运作”的“五方联动”推进模式;

 

她还提及,劲松北社区将成为首个通过正规“双过半”程序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的老旧小区。通过居民活动组织与软文化创建,打造“熟人、家人、主人社区”,培育居民的强烈归属感,最终实现社区长效良性发展。


(劲松示范区改造前后对比)

江曼 

愿景集团副总设计师

/九源设计院院长

新时代对设计师的能力模型要求


江曼向大家谈及愿景集团主要采用的“三位一体”工作方法:

1、聚焦于更新改造本身的工作方法(整体商业模型设计以居民为中心,更多的是以需求方为中心);

2、后期运营能力(包括数字化空间、物业等基础设施运营),站在更系统的领域进行工作;

3、坚持以终为始的工作方法,以居民的需求为主要的驱动力,因为整体改造仅靠责任规划师的力量比较有限,需要更多地调动起劲松居民的积极性。

冯斐菲 

市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

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

牵头人









                                         


最后,市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冯斐菲进行总结发言。

 

 1. 通过听取各方代表的发言,她认为:

街区改造的过程中更多涉及的是与居民的沟通问题。

劲松社区改造工作团队善用社会力量,让整个社区都很有“温度感”。

通过人性化的跟踪服务设计理念,解决了居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其他街道的责任规划师有很大借鉴作用。

 

2.针对座谈会中各方提出的相关问题,她表示:

目前市城市规划学会已经专门成立了专委会,主要工作包括技术支持,定期总结及定期宣讲等内容。

 

3.除此之外,市城市规划学会现在已经着力进行全面调研,争取多抓试点,多与各方进行学习与交流。

将来,学会也会更好的梳理相关试点工作及收集反馈,争取让各个街区的改造更新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


劲松社区的成功改造也激发了大家讨论的热情。面对老旧社区改造中的改造模式选择、疑难问题治理、如何建成良好的社区基层治理体系等诸多问题,劲松社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其他更多社区该如何设计自己的改造道路,可以借鉴哪些“劲松经验”?这也是朝阳区责任规划师思考讨论的重点。朝阳区责任规划师将继续关注城市更新改造实践,借鉴优秀“劲松模式”,结合责任规划师工作,推动更多老旧小区实现更新改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更新时代,老旧小区留改拆建的十大模式与标杆案例
“劲松模式”引领老旧小区改造,《我是规划师》第四集反响强烈
40年以上的劲松北老旧小区这样的改造模式值得全国借鉴
北京老旧小区如何改造?规划全文公布,列出10项措施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魔菇&孢子·早茶夜读561
零点有数:城市更新重在解决“下三路”问题,改造规划应注重纳入市民参与机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