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关透外关止痛机制

透穴法治疗疾病有很长的历史,内关透外关首见于《循经考穴编》。目前临床上内关透外关穴常用来治疗急慢性腰扭伤、类风湿关节炎、膈肌痉挛等疾病。透穴是用一针同时透二 个或二个以上的穴位,叫透针法,目的是通过这样一针多穴达到调节多经气血、增强针剌感应、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上海市东方医院疼痛科王祥瑞

透刺针与局部肌肉的毗邻关系

1与肌肉的关系:透刺区域关系密切的前臂前群肌有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与透刺区域关系密切的前臂后群肌有拇长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主要在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直接穿过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其次为拇长伸肌, 指伸肌:食指伸肌,小指伸肌的桡侧。当屈腕时在腕部一般可出现2~3条腕掌侧横纹,腕掌近侧横纹平尺骨头;腕掌中横纹不太恒定,约平尺、桡骨茎突;腕掌远侧横纹微突向远端,相当于腕中关节线,平屈肌支持带近侧缘。屈腕时,远侧横纹最明显。在远侧横纹尺侧可摸到豌豆骨,远侧横纹桡侧端远侧有手舟骨结节。手腕背面关节活动处有2~3条腕背侧横纹,中间1条出现在尺骨茎突的水平上;腕背远侧纹在手背;腕背近侧纹在腕部。

内关穴与外关穴不在一个水平面,外关穴与内关穴相比位于远侧。针刺时,针尖的进针方向应约与前臂横切面呈4°夹角,向远侧进针。若患者在透刺后,做屈肘、屈腕、屈掌指关节、屈指间关节、旋前时,前臂前群肌会不同程度收缩造成透刺针弯曲。若做伸肘、伸腕、伸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旋后等相应动作,前臂后群肌亦有可能收缩可能造成透刺针弯曲。

2与神经的关系:主要是正中神经、骨间前神经、骨间后神经。正中神经前臂下1/3段位置表浅,外侧有桡侧腕屈肌腱,内侧有掌长肌腱。临床上,透刺针从内关皮肤刺入约7 mm时患者如产生触电感,可以判断刺到正中神经。正中神经的循行靠近桡侧腕屈肌腱内侧深面,因此,进针时紧贴桡侧腕屈肌腱内侧更易刺到正中神经。内关-中神经-脊神经节-心脏联系途径,针刺时应尽可能接触或刺到正中神经为佳。骨间前神经沿前臂骨间膜的前方、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下行,至旋前方肌深面,进入并支配该肌。内关透外关的透刺针大部分在骨间前神经尺侧邻近处,部分在桡侧邻近处,若按内关穴的取穴方法,不能刺中正中神经,为了通过刺激正中神经产生治疗作用,应将进针点改为掌长肌腱尺侧。

3与血管的关系:正中动脉自骨间前动脉发出,多数为一细小的分支,紧贴正中神经走行,营养正中神经。正中动脉大多较细或缺如,粗大或优势正中动脉少见。骨间前动脉自骨间总动脉分出后,在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沿前臂骨间膜前面下行,难以穿过骨间前动脉。

中医原理

内关、外关是现代常用的镇痛穴位,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别走手少阳,又为八脉交会穴,其气通丁阴维。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别走手厥阴,也是八脉交会穴。其气通于阳维。内关和外关两穴同属正经络穴和八脉交会穴,分通于阴维脉和阳维脉,是机体气血阴阳灌注流通的内外关卡;三焦、心包两经互为表里,外关、内关为其络穴而内外互通,一针透两穴,两经经气得以激发并沟通,加强联络阴阳,调理气血之功,增强其止痛镇静,宽胸理气,解郁通络、宁心安神之效。针刺内关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的痛阈升高,痛觉的敏感度降低,疼痛的耐受力增加,从而起到镇痛作用。故肖少卿认为”“内关透外关一针两穴,能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气机,交通阴阳之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脉络通,通则不痛。

临床应用

1治疗呕吐

内关透外关还可以防治各种类型的呕吐,发生呕吐时,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致呕吐;气逆于上为阳病,内关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效,外关可以增强其疗效;同时内关为阴,外关为阳,内关透外关,能从阴引阳,阴阳调和。针刺双侧内关透向外关,得气后平补平泻,均匀提插捻转针体至出现徐和的沉紧感时,留针30分钟,间隔10分钟行针1次。适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还可用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中出现的恶心呕吐。以针刺后患者产生酸胀感,向上达肘部或向下达腕部传导,有上下双向传导者效果最佳。

2腰急性损伤必然有局部脉络受损,气滞血淤,从而使伤部正气不足,易为寒湿之邪侵袭。若寒湿入侵与淤血滞气相缠,则相互凝滞.缠绵难散。故病程越长,病变越重,则疗效越差。久病非一经之病,为多经病损,慢性腰痛正经为少阳转枢不利,气血瘀滞,奇经为带脉约束太过。急性腰扭伤后脉络受损,气血不畅,局部取穴难达凋气行血之目的。且因伤处疼痛,肌肉痉挛,再刺激局部,往往增加患者的痛苦,以远部取穴效果较好。取穴:外关透内关,腰2透腰4(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压痛点上下各各2cm处)。针刺方法:先用40-50mm毫针刺外关透内关,大幅度提插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然后取俯卧位.用长75mm毫针从腰2(压痛点上2cm处进针,斜刺透向腰,(压痛点下2cm处),捻转1min,使针感传至疼痛区域.留针30min,起针时先起腰部,然后令患者下地活动,再次捻转外关透内关后出针。

3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骨囊、肌腱、韧带等组织发生的非细菌性退行性炎症病变,多由于肩周围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囊粘连等,导致肩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主要原因在内责之于五脏气衰、肝肾不足、筋失濡养、气血两虚,在外责之于复感风、寒、湿邪,使失“合”的机体重“感”而发病。寒主凝滞、主收引,湿性重浊而粘滞,故以疼痛、筋脉失养、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又因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故临床多表现为肩部前外侧疼痛。

外关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而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次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阳之后。当经气不通,风寒湿邪壅滞于肩关节,致肩部疼痛。内关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别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通过小指次指之端即关冲穴相接应,按照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经脉气血由手厥阴经流向手少阳经,故这二 条经脉的气血运行不畅均可致肩臂疼痛。三焦、心包两经互为表里,外关、内关为其络穴,而内外相通,故一 针二穴,二经同时得以沟通,从而增强其通利关节、除凝止痛的功效。同时,因二穴内外相对,针刺内关时常抵达外关部。取外关时内关亦多被波及,故虽不言透穴而透之。外关穴透刺内关穴为远端取穴,正所谓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

4内关透外关治疗失眠:针刺双侧内关穴,垂直透刺深度至外关穴,在该穴体表区可触及针尖,但不穿过皮肤,得气后平补平泻,均匀提插针体+针下出现徐和的沉紧感时,留针30分钟,间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以临睡前针刺效果最佳。

治疗方法

1内关透外关:取内关、外关穴,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掌心向上,双手半握拳状。取双侧内关穴与外关穴,皮肤常规消毒,选2根2寸的28导或30号毫针,由内关向外关进针至针尖微出外关为度。左右各一针,行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使针感往胸胁部传导。当患者腰痛减轻时,嘱其逐步活动腰部并做起蹲动作。留针20~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天1次,连续治疗4次仍无效果者改作其他处理。内关透外关最常用的针应为长40 mm或50 mm针灸针。

2外关透内关:患者取坐位,于患侧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从外关穴进针,直刺向内关穴透刺,约2寸,采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20min。另于患侧局部配合取肩贞、肩穴,用1.5寸毫针分别刺入,采用提插捻转手法,每穴得气后留针20min。待针刺完成,全部穴位取针后,嘱患者将患肢行上举、摸腰背、攀对侧肩膀等动作,适量而行,逐渐增大幅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尺神经损伤
早读 | 骨科解剖及手术切口入路详解
肩上肢部
周围神经系统|上肢的神经
骨外上髁炎诊断和治疗新思路探讨
"网球肘"的来龙去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