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吧友原创】舌尖上的汉中,汉中人必须顶!

点击上方关注在路上每天您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汉中资讯,城市生活在路上!

舌尖上的汉中(图文版)
秦戈孤指
第一集:突破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带着一丝清凉,洒在秦巴山间的时候。无论是跑出租的老王,还是政府机关上班的小张,他们的一天,不管是忙碌还是悠闲,都是从一碗面皮开始。
面皮,一种简简单单的小吃,却被身居秦巴山间的汉中人做到了极致。
汉中,这个被大山包围的盆地。四季温润,物产丰富。盛产水稻。面粉却不多产。于是,不知哪一年,突发奇想的汉中人,将大米磨成粉,按照面粉的吃法,于是就有了这深受秦巴人钟爱的——面皮。
汉中盛产优质的粳米。秦巴山间丰富清洁的水源,纯净的阳光,赋予了水稻活鲜的生命力。选择优质的大米,经过一夜的浸泡,米和水达到一种和谐的渗透,交融。传统的做法,是将浸泡好的米水混合物,逐渐灌入石磨中,经过碾压,浓浓的米浆,便牛奶般地流了出来……
米浆被均匀地摊在布上,放在蒸笼里,经过三五分钟的高温洗礼,凝固成一张薄薄的半透明的皮——面皮。
这简简单单一张面皮,看似没什么特别的,却被汉中人赋予了更深厚的东西。
浓香的醋,是要加入大香、草果、八角等十几种调料熬制而成的。
辣椒要选用当地出产的最好的辣椒,红亮,辣而不烈。再加入核桃、芝麻,一同进入石窝中,捣碎,再浇上烧好的菜籽油,在一声脆响和青烟中,辣味、香味得到升华和提炼,形成一盆香辣的油辣子。
大蒜、姜,被分别捣碎,泡成蒜水,姜水。
面皮被切成均匀的细长条,依次浇上蒜水、姜水,再洒上芝麻粉,淋上香醋,加上油辣子……一碗酸辣爽口,回味浓郁的面皮,就这样上桌了。
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这一切变得简单了。粉碎机替代了石磨,集中供应的成品调料替代了蒜水、姜水,醋也不用加香料熬制了,辣椒油也变得简单了。以前做为大餐也难得一吃的面皮,变成了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吃。
然而,这一切的变革,替代不了汉中人心头的那一份眷恋和怀念。
老王在吃完一碗面皮后,又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
远在两千公里外的深圳,老王的儿子小王,他的早餐,是以碗看似面皮的食物——肠粉。同样是大米磨成浆蒸成皮,一样的形态,却有着不一样的味道。这种味道的形成,一个是秦巴山的味道,一个是南粤海洋的味道。
面皮的产生,是一种突破和融合。是大米向面粉的突破。突破了大米的形态,却保留了大米的实质和味道。如同千千万万的,和小王一样的,离开了家乡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他们突破了城市和农村的物理界限,却突破不了固有的身份。大米就是大米,即使做成了面皮,其实也是米皮。
秦巴山间的汉中米皮,成了在外务工的小王心头最眷恋的味道,那是家乡的味道!



第二集 牵挂

杀年猪。这对于身处大巴山深处的许老汉来说,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老许在这大山里生活了六十年。从十六岁开始跟着父亲杀猪,如今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在他的刀子下丧命的猪有多少头。
如今,村子里很少有年轻人,杀年猪这个体力活,还是由老许这样的老人家来干。
老许是杨大妈婆请来杀猪的。这头180斤的黑猪,是杨大妈养了整整一年的猪。这种汉中黑猪,已经很少见了。费工费料,长得慢,似乎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注定要被淘汰一样。杨大妈却固执地认为:“这才是真真的猪,那些猪都是啥吆,莫得一点香气气,肥肉腥气摆带的,瘦肉嚼起来跟到木渣阿似的。”
杨大妈说得没错。如今的肉味,如同这飞速发展的社会,改良升级,变了味道。没有了以往固有的香味,以及深藏在心中的味蕾记忆。

杨虎是杨大妈的小儿子。他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过年。
杨虎在北京已经很多年了。尽管每天说着京腔,穿梭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间。如今功成名就,事业有成的他,却越来越想念故乡的大山,那个他曾经拼了命走出的大山。
人们对家乡的眷念,总是依托在一湾溪流,一棵古树,或者是一碗简单的吃食。
杨虎对山村的思念也是这样,他最念想的,除了母亲,就是那一盘透亮滴油的腊肉。
杨大妈每年养三头猪。两头商品猪,一头自用猪。商品猪是杜洛克,进口品种。喂饲料的,早早就被卖了,换成了钞票。唯独这头本地土猪,是吃包谷、红苕、菜叶的,是猪群众的VIP。就是表亲戚老许上门说了多次,出了天价,她没舍得卖的。
这猪是留给儿子的。每年给儿子寄上自产的腊肉,是杨大妈心头最甜蜜的慰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儿子要回家过年。要在她眼皮底下,吃下她亲手熏制的腊肉。
腊肉的制作,其实不复杂。在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制作。
秦巴山区的人民,对这种味道,有着他们独特而又朴素的理解。
农历小雪至大寒时期,选本地黑猪,生长期在10个月以上,100公斤左右的猪。选最好的部位:肋条和腿部。先要在猪肉上均匀地涂抹上盐,再一层层地码入缸中,腌制。经过十五天左右的盐与肉的渗透,交融,猪肉有了初步的瘦身,达到肉中有盐的境界。
腌制好的肉,要挂在外面沥干水分。这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熏制的柴火。柏树枝、椿树皮是上好的熏材,核桃壳、青岗木,也为极佳。杨大妈却不这样认为,大妈有她独特的秘方。
晒得半干的甘蔗皮、甘蔗渣,才是最好的材料。杨大妈一个冬天的赶集,就是为了院子里这堆甘蔗皮。
沥干水分的甘蔗皮,被有序地摆放在密闭的熏房内。杨大妈说,以前烧柴火灶的时候,可没这么麻烦,直接往灶头上一吊,每日的烟熏火燎,不经意间成就了这美味。
猪肉在甘蔗皮慢慢燃烧的烟雾中沉默地等待着,等待一种升级,从生猪肉升级到腊肉的华丽转型。这种转型是漫长的。甘蔗的烟雾,带着甜香在弥散着,弥散在秦巴山宁静又安详的夜幕中,弥散进入杨大妈的酣梦中。

杨虎似乎是被这腊肉的甜香吸引回来的。
杨大妈把熏制好的腊肉吊上房梁的第二天。杨虎带着满脸的疲倦也掩饰不了的兴奋,回到了山村。
甘蔗皮熏制出的腊肉,果然色泽红亮,回味中既厚重又咸鲜,肥肉不腻,滑而爽口。瘦肉不柴,味厚耐嚼。这是一种由舌尖到内心的碰撞,是味蕾和心灵的交融。没人能知道,为了这杨虎满足的笑容,杨大妈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大妈是满足的,这是一种牵挂,是通过对味觉的满足来实现的。
初五刚过,踏着山路上薄薄的积雪,杨虎由一次出发了。杨虎的行囊中,少不了的是两大块腊肉。
杨大妈在挥手道别的一刹那,没人体会到她那份牵挂。
杨大妈还有一份牵挂,就是来年谁来杀年猪。老许也要走了,去外地打工了。老许的行李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挂在扁担上晃悠的两块腊肉……
腊肉,本来是巴山人饭桌上常见的吃食,如今却是游子们唯一能带走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只有在品尝着腊肉的时候,家乡在心头才变得清晰,实在。这是一种牵挂,牵挂的其实不是味道,是亲情。


这也是咱们汉中人喜爱的——锅边油花子


第三集 蜕变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是上世纪著名的艺术家、画家。据说,他曾经被一种食品上的绘画所震惊。


这画,是在蛋上的,一种特殊的蛋。是鸭蛋变化而成,所有叫变蛋。这种带着精美画作的蛋,是松花变蛋。产自秦巴山地的西乡县。
这蛋,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画家,带给他的礼物,这个画家叫张大千。


变蛋的做法,最早起源于太湖之滨。在数百年前,太湖边有户人家盖了新房,屋后有一石灰坑没有填平,晚上鸭子从湖中归来,就在这里下蛋。久而久之,后来被主人发现,剥开蛋壳一看,蛋白蛋黄都凝固,用嘴一尝,虽有点涩口,但味道鲜香,别有风味。
清乾隆年间,有一秦姓商人将此法带入西乡,有私人商号“天生法”、“天同心”和“兰芝轩”等作坊生产,制作。惟以“兰芝轩”制作的松花蛋,质优味佳,受人欢迎。旧《西乡县志》记载:“松花蛋又名皮蛋,加松枝灰制,若加竹叶、桃花灰亦可显出松花,以溏心最有名。行销秦都、汉口等地。售者裹以稻草,五枚一串,繁如连珠,携带甚便,商旅过县者无不购之”。这里古时交通不便,农家鸭蛋多供自食,禽蛋旺季,无法贮存,每于春、秋加工皮蛋,旺为淡存,终年享用。并作为商品远近畅销,久而久之,形成汉中特产。
当然,作为艺术家的毕加索,始终是无法理解,中国农民怎么就将如此精美的图案,“画”在了美妙的食品上。

这是艺术与食品的完美结合。结合得自然,和谐,又韵味十足。

大妈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制作这种松花变蛋也很多年了。如今这手工做法显得孤寂,没落。没有柜台上礼品包装的华贵,没有作坊里机器成批制作的壮观。但她老人家依然坚持着,坚持着最传统的做法。


几十新鲜的鸭蛋,裹上厚厚的特制的泥浆,再滚上稻壳,防止粘连,再逐个码进硕大的坛子内,密闭,封口。
剩下的,就只能是等待了。在等待着蜕变,等待着美味的形成,等待着一种艺术的结晶。
大约40天左右。这种蜕变在悄然无声中完成了。鸭蛋已经结束了它的使命,华丽变身成为裹着浓厚泥土,却内心具有艺术气息的——松花变蛋。
这种蜕变史痛苦的,漫长的,却是值得的。


当晶莹透亮,宝石般的品质,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它内在的美味,就变得神秘而诱惑了。


张先生是西乡人。今天的他特别激动。一份来自家乡的礼品—西乡松花变蛋,让他感觉亲切和温暖。
在品尝着家乡的味道的时候。不知道张先生是否有这样的感触:人生也是需要蜕变的。就像鸭蛋蜕变成变蛋一样。他张先生也是经过了变蛋一样煎熬的蜕变的。他也是由一个山村的农家孩子,经过十几年的包裹,十几年的历练渐变,才有了如今的气质和身份地位。
痛苦的蜕变,成就了美味和艺术气息。这就是松花变蛋的魅力。是秦巴山的艺术味道。


第四集 守望

陈大妈是最关注天气的人之一。
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天。这天气,决定着她一天的时间安排。
陈大妈希望每天都是艳阳高照。热辣辣的太阳,能让她酿出最好的美味。能让她用这美味,牵动着远在三千里外的儿子小斌。
新疆的初夏时节,暴烈的阳光,让来自秦巴山区的小斌挥汗如雨。他抱怨这阳光的强烈。
远在秦巴山区的陈大妈,却恰恰盼望的,是这种阳光。然而,连日来的阴雨,让她发愁。
陈大妈对酱辣子是有特殊情感的。
“搁到六七十年代,半年的菜都是这酱辣子。莫地酱辣子,那日子是过不了的。冬天莫地菜吃。”
以往,陈大妈每年必须做得三样食品:酱辣子、红豆腐、豆鼓。
如今,陈大妈只做少量的酱辣子。“做多了吃不了,搁冰箱里都搁坏了。不做又不行,时不时地想吃两口。大部分都给儿子寄过去了,他只有下额揍的酱辣子,才能多吃两晚饭……”说完这话,陈大妈开心滴笑了。这笑容中,满是阳光和欣慰。笑容中,融化了几十年岁月的味道和记忆。
对味道的守望,守望的是记忆,守望的是逐渐模糊的岁月和亲情。



立夏时节。秦巴山区的气温逐渐升高。有点炎热的感觉了。陈大妈一早就翻出早已备好的蚕豆。这都是一颗颗精挑细选过的。


先是要上锅翻炒一下。再上粗石磨,是为了去皮。经过热锅翻炒的蚕豆,经过石磨粗粗地一过。脆硬的皮就掉了,露出白生生的蚕豆肉。
再上簸箕,一边簸,一边吹。经过这一系列,这几乎只剩下一篮子去了皮的蚕豆。
调料水是要煮好的。加入了花椒、草果、大香、八角、香叶、茴香等香料的水,熬开。再捞出香料,只剩下如茶水颜色一般的水汁,凉到常温。
陶盆是敞口的,以便更好的吸收阳光。将去了皮的蚕豆倒入盆中,加入熬好的调料水,将蚕豆完全浸润,淹没。再倒入适量的盐巴。搅拌均匀。
这一盆豆酱已经做好了准备,期待的,只有阳光的沐浴了。

在阳光中尽情地舒展,释放。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从立夏开始,到立秋后结束。整整一个夏天的热情,一个夏天释放,一个夏天的酿造。


每天上午,只要天气晴好,陈大妈都回准时的将盛着蚕豆的陶盆端出来,晒在院子中央。用特制的网罩罩上,以防蚊蝇。只要这酱盆端出去,陈大妈就像是被绳子牵住了,不能远离。以防万一。
陈大妈要预防的,不是小偷,是老天爷。这一盆的酱,最怕的就是变天下雨。淋了雨的酱,会变质,发臭,一个夏天的辛苦都会白费掉。陈大妈已经养成一种本能,天一变阴,就不自觉地往回跑。
每天太阳落山时候,陈大妈又会将酱盆端回屋里。静静地放在角落里。白天尽情吸收的阳光,在黑夜的清凉中,悄无声息地释放着。原本分得清楚你我的豆瓣、水、香料、盐巴……早已经不分你我了,黑红黑红的,泥巴似乎的一滩。只有这浓郁的香味,如同它们的合唱一样,美妙,和谐。

立秋了。尽管火辣辣的太阳依然傲慢。但这夜晚的清凉,已经预示着另一个季节的到来。


红艳艳的辣椒,是陈大妈盼望已久的了。一大筐子红辣椒,洗净,晾去水分。上大菜板,剁碎。变成一盆红艳艳,色彩鲜亮的辣椒碎。
剥了皮的蒜瓣一小盆,剁碎的姜末一小盆。
辣椒碎,姜末,蒜瓣,倒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这一盆耗费心血,经过一个夏天精心照顾的豆瓣酱出场了。
辣椒和酱被混合在一起,放入坛子里,封好,静置在阴凉处。
这是个蜜月。是辣椒和酱的蜜月。这个蜜月所孕育的,就是秦巴山人所谓的酱辣子。它似乎不同于川渝的辣椒酱。少了些干辣和油腻,多了些酱味的厚重鲜香。
这是汗水和阳光共同酿制的味道。三十多年前,这种味道是秦巴山间的汉中人,家家户户的味道,是冬日里最可口的味道。

时间和岁月的流转,悄无声息地洗刷着历史。苦难和艰辛被现代的丰足和肥膏擦拭得悄无痕迹。中国人从来都是乐观的,秦巴山区朴实的人民更是这样,他们没有记住苦难,却记住了苦难岁月中最甜蜜的美味。


一坛子普普通通的酱辣子,是对味觉的守望。守望的更是未来。谁也说不清楚,几十年后,还有谁会在夏日的烈日阳光下,守望着一盆酱,一盆普普通通的酱。
新疆的秋天是地球上最丰盛的秋天。瓜甜果香。忙碌又幸福。
小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他在这个秋天,如期收到一罐母亲做得酱辣子。这酱辣子的味道,拉近了故乡和亲人的距离。在鲜香醇厚又辣味十足的酱辣子中,他品尝到更多的滋味。不仅阳光和母亲的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视频首发:汉中味道火爆央视,一碗面皮诱惑全中国!(最新)
吃货们10快钱能在汉中吃到哪些美食哩!
陕西汉中十大特产
西北人去哪过春天?这个“最北的南方”赢麻了
汉中物价太感人,热面皮5块辣子3大勺,配2块的核桃馍真舒服!
陕西汉中,四川味儿还是甘肃味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