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暑 | 风动莲生香,心静自然凉

小暑


今天是24节气中的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小暑就来了。



何为小暑


古人真是玲珑心,用大小二字把寒暑分了轻重,把这暑热小出几分轻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暑是“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有节气歌谣这样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的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



俗话说:“热在三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伏”即潜伏、藏伏之意,意思就是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活动,规避潮湿之气。


按照《汉书·历律志》的说法,伏的真正含义是秋的“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由此熏蒸才湿热难耐。立秋后,金气驱逐火气仍有一个过程,所谓“七月流火”,流火聚为金,实际也是说,夏正转为秋。秋为聚,凝聚才有收成。


小暑三候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 | 温风至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因此,唐代元稹有诗:“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二候 | 蟋蟀居宇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八月在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 | 鹰始鸷


这一候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二是说老鹰带着幼鹰学捕食。


小暑中的闲情雅趣


纳凉


古代人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年代,解暑避暑的最好方式是尽量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呆着。树荫下摇着蒲扇纳凉可以,近水的水边嬉戏更好,总结起来就是:“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室内置冰是降温的最佳选择。五代十国时期,有一本书《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唐代的一段旧事:唐代杨国忠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


明代“凉屋”更加别具一格。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可见,古人已知利用地理优势,掘井纳凉,达到消暑的目的。



冷饮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京城:“六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冰雪凉水、荔支膏”。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夏日爽口解暑的冷食品有“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沙糖绿豆”、“黄冷团子”、“冰雪凉水荔枝膏”、“冰雪细料馉饳儿”等。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人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而,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


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心静自然凉。



在这个炎炎夏日,希望大家能够有一闲暇,宁静端坐,体味大自然的酷热与内心的安宁。有一种清凉只属于酷暑时节。这正像白居易在《销暑》当中所说:





销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二十四节气,十四个传统节日

用汉字诠释时光之美

讲述中国人与时间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说节气:小暑
第1191期 小暑│荷风送香 自得清凉
【沈园物候】小暑·此间夏色
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廿四节气 | 小暑:薰风愠解引新凉
小暑诗词18首:何以消烦暑,窗下有清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