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直方图
第一章 解读直方图
第二章 解读RAW(已更新)
第一章 解读直方图
数码摄影区别于胶片摄影的几个优势之一就是能快速的检查拍摄的效果,并根据拍摄效果来指导下一步的拍摄,尽管相机上设有高光(部分有暗部缺失)预警,不过数字后背所有的显示屏目前也只有93万像素,对于数千万像素的数字影像而言实在难以准确的实时观看,在很多时候拍摄的照片即使曝光量不准确,也很难通过它反映出来。而准确和精细的分析工具就是直方图,各种数码相机虽然有不同的观察图片的方式,不过基本上都会有这个观察工具,中高档的相机还会有红(R),绿(G),蓝(B)三个通道的直方图,可以供拍摄者浏览和查阅。
第一节        认识直方图
下面是一个数码相机后背,也是我们在各种修改工具中看到的直方图的典型图例:
所谓直方图就是曝光量柱形图:直方图中的坐标图形就是数码照片的色调曲线,它表示的是构成图像的色调的分布状况。(参见附件:直方图-大体外观)
直方图的水平轴方向是一个256级灰度标:左端为0,中间为127,右端为255。纵轴方向显示了构成各色调的像素数,线越向上就表示像素信息越多。
直方图的水平轴从左到右代表照片中从暗部到亮部的像素数量,曝光准确的柱状图就是从左到右都有分布,明暗细节都有。同时,直方图的两侧是不会有像素溢出的。
而直方图的纵轴就表示相应部分所占画面的面积,峰值越高说明该明暗值的像素数量越多。
当直方图中的曲线往一边偏的时候,曝光就有可能出问题了,这时就应该调整相应的曝光值,重新拍摄一张,测光白色为主体酒应该加1-2档,黑色为主体响应减1-2档曝光,这个可以根据测光模式来具体修正,方法和途径也是多样的,不过记住一个根本点,那就是相机是以18%的灰度作为测量点来计算曝光的,比如点测光拍摄白鹭,主体很近如果不加曝光对白羽毛测光,就会得到灰色的鹭。虽然数码相机的包围曝光可以提供多张的曝光效果,不过鸟类拍摄往往是瞬间的事情,这种方式实用性有待大家的实践,这里就不多复述了。
下面是几个典型的直方图:
曝光不足的片子:如图直方图--曝光不足所示。
曝光过渡的片子:如图直方图--曝光过度所示
曝光良好的片子:如图直方图—曝光良好所示。
TIPS:数码摄影因为对高光的限制好,而且信噪比高不容易出现燥点的曝光区域在直方图右侧,所以往往很多时候高光不溢出的时候,“右派”往往能拍出质量更高的片子。
通过观看直方图还能判断照片反差度,当直方图中所有影调都聚集在中间,而两边没有直方显示时,这张照片就会反差过低,细节将难以被肉眼识别;相反在拍逆光鸟类或者树荫下鸟类的时候会出现发差超过相机记录范围的情况,分别参考如下两个图片:
反差过小:
反差过大:
一个指导拍摄或者后期制作的实例:此次海南一次很近距离遇上赤红山鹪雀拍摄光线也很好,但是拍完检查时却发现鸟儿火红的胸腹却曝光过渡了,因为是14位RAW拍摄找回了一级以上的曝光,才算是没有白拍!事后分析原因:相机是把红绿蓝按照符合人眼视觉的1:2:1的比例来计算测光的,所以红光过了1.2档光圈而总测光却是准确的。对拍摄对象如果色彩单一而且鲜艳就应该更好的观察直方图的来及时修正拍摄,避免出现拍费了状况出现。
原始曝光:
调整曝光:
最终效果:
这个效果是用PS的图层叠加,高反差保留,背景去除杂色最终在Lab模式适度锐化明度通道得到的。
第二章 解读RAW
首先是对拍摄速度的影响,如果采用12位RAW拍摄,拍摄速度不受影响,不过拍到16张以后慢速卡子会有明显按不下去快门的情况,90M/S的卡子就不是很明显了(相机不同略有不同,有的可能差别很大,仅供参考);如果采用Adobe色彩空间14位RAW拍摄,速度几乎是原有拍摄速度的一半,基本上10张以后就开始卡壳了,就是最高速的卡子也会卡壳。
后期处理麻烦:就是老相机的RAW文件还好,而新机器7D,D3X,D3S等等就得去升级软件,如尼康的Capture NX,佳能的DPP,或者PS的Camera Raw;其次不像JPG那样很容易的就可以直接使用,而是要经过这几个软件的处理,手续繁琐,最近逐渐适应了才逐渐用一个软件来处理图像了,不过尼康的风格却有所缺失,比如对红色的敏感等。所以建议如果要及时发稿又对PS不是很熟练,就直接JPG拍摄了。最后补充的是Camera Raw虽然功能强大,不过用PS的CameraRAW处理,拍摄优化菜单很单调,所以一开始看RAW的原始片子一般都会有种挫败感,因为越是专业的机器为了记录丰富的细节越是把能捕捉到的细节一股脑放进RAW记录中,所有有针对的拍摄优化菜单其实是不起作用的,这就为审视好照片带来一定的困难。
副产品多:RAW如果不是用PS直接打开还会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必须要转成16的TIFF文件或者才能让色彩的优势保留下来,所以额外的负担就是要大量的硬盘空间。
RAW作为拍摄的常用手段所独有的好处:
1、RAW在数码摄影中地位:在数码摄影中因为RAW普遍采用12或者14位的数据记录长度,比起jpg格式的8位(每一个通道)的多了很多的记录空间,也是说每一个通道都有一个4096级别的灰色度等级,而JPG只有256级。特别是后期需要大幅度调整地时候,色彩过渡等等都会自然而连续,不会出现jpg格式那样的过渡和生硬。西面就是由NEF格式拍摄的片子和JPG格式拍摄的片子在后期中的对比,细节和色彩在曲线调整中就会发现众多的差异。
2、对于JPG拍摄,由于复杂光线等引发的色温等偏差,而拍摄时无法决定的锐度,饱和度等优化功能都是由相机在拍摄时就完成了,而且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后期没有办法矫正。对于鸟类这样自然光线下多种复杂气候条件的拍摄,很难对光线作准确的判断,因为相机所造成的色偏如果要求的严格,或者是更加准确表现场感的时候,RAW能方便的在后期无损的调整。
3、在RAW的调整其实都是一系列参数的调整,所拍摄画面的数据记录本身是没有改变的,这就为我们保留了一个完整而且唯一的原始记录,目前恐怕还没有人能对RAW直接做出调整,这也对照片的真实性和严谨性保留了一个原始的底片。
下面就通过一个用JPG和RAW图片在调整曲线中画质的变化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左侧是JPG格式调整后的直方图,右侧是RAW经过转换成16位TIFF的结果直方图。左侧有着明显的空白区,说明色彩在那个亮度内因为调整而缺失了,对应到图片上就是对应那个部位上的周围色彩过渡不再圆润,效果干涩而生硬。
作为后期考虑来说,提供了丰富的色彩色阶比经过调整就匆匆出现的平淡要好的太多了。这就是RAW虽然会带来存储空间以及拍摄速度的影响,但是它的丰富细节会让我们有了更大的用武空间。目前常用的12位RAW在拍摄速度和记录速度上并不会太大的影响速度和记录等待时间,所以可以考虑用完整的拍摄来实现丰富的内容。
曲线调整-fs.jpg (272.05 KB, 下载次数: 79)
jp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到很多摄友不使用相机最新的功能,还是在使用过去一些老人的经验操作,为什么?!!
UC头条:【数码单反摄影
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教程)
用相机“间隔拍摄”得到RAW JPG文件,PS怎么制作“延时摄影”
干货!Raymond谈“锐”之前期篇
如何不花钱提高照片画质?(什么值得买的回答,73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