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茨维塔耶娃:一个深情吟唱的孤独灵魂

在阅读茨维塔耶娃的时候,令我感到窒息的是她苦难的经历,她活了不到五十岁,而且有大部分时间是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度过的。

她与大学生埃夫伦结婚后,生活美满,但不久之后,丈夫参加了自卫军,成了敌对阵营里的人,十月革命后被迫流亡国外。

几年后,茨维塔耶娃带着女儿出国,投奔逃亡在国外的丈夫,他们一家先后在柏林、布拉格、巴黎等地辛苦辗转,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她的丈夫长期卧病在床,全家主要靠女儿从事编织和她微薄的稿费糊口。但即使在那样艰难的困境中,她也依然忠实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她说: “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我不知道我是否还能返回俄国,但我知道,我直到最后一行诗也要写得有力,软绵绵的诗歌,我是不会写的。”乡愁,自她离开故土家园栖身异邦时便产生了,所以她的诗歌中,很大一部分表达了羁旅他乡的寂寞惆怅之情,以及对祖国及亲人的真挚忆念:“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值得留恋/去吧,我的儿子,回到自己的祖国家园……”

多年以后,怀着对祖国俄罗斯的无情深情,她终于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回到了苏联,恢复了苏联国籍,从而结束了去国怀乡的痛苦生涯。她把未来的日子想象得非常美好,她渴望着祖国母亲对她的体贴与抚爱,然而,这种美好的幻想很快就被现实击得粉碎,她的丈夫和女儿回到苏联后,很快就被投入监狱,她的妹妹也失去了自由,她的种种要求得不到丝毫满足,反而遭来无休止的刁难,她的诉说得不到任何人的回应,她甚至被拒绝做洗碗工来养活儿子,一生孤傲、刚烈的她被剥夺了爱情、家庭和终生为之奉献的诗歌艺术,一颗孤寂的心终于绝望,1941年8月31日,她走上了一条令人痛心的不归路——在家中自缢而死,以此来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最后抗议。

如果说,与她同时代的另一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的“诗坛圣母”的话,那么茨维塔耶娃则是一个“叛逆的天使”,她用自己的创作推翻了自普希金以来俄罗斯的诗学公式,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公式。她的创作与任何一个诗人的作品都不会混淆,她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讴歌对象、韵律及节奏。

帕斯捷尔纳克充分肯定过她独具的价值:“我认为茨维塔耶娃是属于高层次的——她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已经成熟的诗人。在那笨嘴拙舌的年代,她已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人的、经典的声音。茨维塔耶娃之死——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悲伤。”

茨维塔耶娃自称是颗“孤独的灵魂”,这是辛酸的自我写照。她的诗歌中,有一种难言的孤独感,我们在字里行间能清楚地聆听到一个孤独灵魂的哀鸣。 天才往往不容易被世人所理解,特别是一个偏激的天才。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诗人,她早就预料到自己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但她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她坚定地写道:“因为一定要选择,于是我便立即终生选定了……忧郁的思想,倒霉的命运,艰难的生活。”

自杀身亡后,她的作品遭到了封杀,对此,早在活着的时候,她就预料到了,但她把自己交给了未来,她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的作品会得到公正的评价,所以,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致一百年以后的你》:“经历了整整一百年啊,我才最终迎来了你!……主要的是我深深地知道,过一百年人们将会多么地爱我!”其实,重新评价和认识茨维塔耶娃的诗及其人,并没有经过一百年的时间,今天,她的作品早已在她的祖国俄罗斯多次出版,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诚如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所说的那样:“因此,在最坏的时代,文学都永远葆有一位盟友: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琳娜·茨维塔耶娃:灵魂勿需颤栗
袁晞:阿莉娅和她的时代
读经典:茨维塔耶娃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
一百年之后的茨维塔耶娃 (转载)
一瞬的痛,无尽的痛……
茨维塔耶娃:命运中的花楸树|读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