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年作家图鉴 | 严彬:刘汀,他为这世界操碎了心

和我的大多数朋友一样,我也是作家,在北京有十四五年了。我认识一位在英国生活多年的瑞典人,他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也是勤奋的翻译。去年他来到北京工作,后来我们在一次文学聚会上认识,再后来我们聊到彼此熟悉的人与文学,说起各自热爱和熟悉的作家与作品。他当时在阅读一些中国中青年作家的作品,提到几个作家,其中有我熟悉的人,也有我的朋友。他也问起我,希望我谈谈我熟悉和喜欢的中国作家。我就和这位叫做L先生的瑞典朋友两次谈到了我的其中一位作家朋友刘汀。

我和L先生第一次约了见面是在三里屯某家天台餐厅那个有风的下午,我们的聊天也让这位外国朋友愉快地对我的朋友刘汀产生了兴趣。第二次则在他寓居的外交公寓里。我根据回忆,将我们当时的交流还原如下,算是一位材料,也是对有兴趣读这类材料的读者朋友的一点贡献。并且,最近我还和我的另外两位作家朋友马拉和赵志明在一次深夜的关于“谁是马拉”的争论中,从逻辑的层面聊到过那个话题。对比而来,也使我产生了对这个对话进行回忆的兴趣。这种传统古已有之,两千多年前,分别在东方和西方,都在伟大思想家和他的门徒之间进行过不朽的对话,那些对话既关乎人最早形成的生活以及哲学,也充满了思辨和描述性的文学趣味。现在我们模仿古代哲人,希望以下的追述不至于使读者您感到厌烦。我将我自己称为“我”,将我的那位瑞典批评家朋友称为L先生。

我们的第一次谈话中有关我的朋友刘汀的一部分大约是这样的:

我:今天天气不错,这家餐厅你来过吧?

L:哦,第一次来。看上去不错,天台很透亮,空气清新。……刚刚我和你说起的这几位我在读的中国作家的作品,有一位叫做刘汀的作家,你认识,对吧。有一本他的短篇小说集我很感兴趣,叫做——好像叫做《中国奇谭》?

我:是的,刘汀是我的好朋友,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你读的这本小说集是他去前年出版的一本书,就叫《中国奇谭》。这是一个非常古代中国化的书名,带有十分强烈的民间性,奇谭,近似于你们西方的怪诞故事集吧。有一部科恩兄弟的电影你是否看过?叫做 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 ,中文名叫《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L:对对,你的联想提醒了我,我知道那部电影,是的,两者有些相似性,都是那种很种吸引人的有些荒诞感的人生小故事。《中国奇谭》,书名也颇费了我一番脑子,我喜欢他的那些故事。在我阅读的过程中,在那一个一个的故事里,我脑子里产生了很强的画面感——那些他的故事转化成了进行中的故事,很有叙事性,我想可能会适合某些导演借此拍摄电影。很多故事对我来说不大好理解,比如那个《归唐记》,有的我特别喜欢,《换灵记》的内核很西方,像是我们那里的一个午夜故事。你和他是好朋友,你知道这些故事他是怎样写出来的吗?

我:你的眼光很准确。听说这本小说集的影视版权已经被某家影视机构购买,那家购买方也认为这本小说集具有十分吸引人的故事性,他们希望将它们改编成一个一个的电影。我知道那个消息时也很高兴,这对一位作家来说是一件好事,他能够得到一笔版权收入呀!至于你说的《中国奇谭》他是怎样写出来的,他也说过,那是“计划写作”。他的小说写作计划性蛮强的,包括后来也写过一系列关于吃饭问题的小说,我陆续读到过几篇。他是一位在小说写作上方法意识很强的作家,这可能是他在十多年扎实的写作中训练出来的,是优点,或许也是一种写作上的阻碍——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名声很小的作家,既写诗,也写小说和随笔。如今他就在团结湖附近上班,离你不远,也许哪天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L:那太好了。我很希望认识他,听听他的“中国故事”,一起吃个饭,聊聊吃饭的事情,我觉得很有趣。我突然想到,对国外读者和对中国文学有兴趣的文学研究者而言,刘汀这样的作家是非常合适去接触的,他看上去很中国,提供很多当代中国的文学和社会生活经验。

我:说到中国经验,我记得在一次《中国奇谭》的会议上讨论了作者刘汀也提出了的“新虚构”的概念,这是一种关于中国现实与文学创作的新的嫁接方式。你知道他在内蒙乡下的妈妈在读了自己儿子的小说后是怎么说的吗?她说,“你谎撒的还不错”。这是作者在后来的散文里说到的,我当时读了觉得很可爱,我笑出声来了。那就是一位平时不大读书的农妇眼中的几个中国小说,她以为那些她儿子写的书应该是在真实的事情,包括里面经常出现的母亲身份(比如小说《秋收记》里的母亲),但里面的事情又不是她熟悉的。所以她说,写得还行,却不是真实的——一种想象中的真实,虚构的真实,真实的虚构。我们的朋友李宏伟在那次讨论会上提到当代中国中青年作家的道德压力问题,说他的一个感受就是“我们的同辈,尤其是一些“七五后”的小说家,确实有非常大的道德压力,就是社会现实已经如此黑暗了,好像你不关注现实或者不处理现实,你就会心有愧疚”。我感到这也是同为青年作家的刘汀在考虑和去处理了的问题,他的很多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诗歌写作,甚至他的日常生活,他的朋友圈,都有一种针对现实生活的言说和反思。

L:哦,这个,我没有想过,让我现在想想。像个侦探?高度近视、足不出户喜欢在网上看新闻的作家?……还真是不好猜测,我对中国作家的情况也不够了解,你和我说说吧。

我:他和我一般年纪,比我小一个月,现在也是三十八岁。我们都是很好相处的人,为他人着想。对我来说,他就像一个朴素而好心的兄弟,心思细腻,照顾人的感受。我想他应该是个很勤劳的人,我从他这么多年以来在写作和工作上的表现是这样认为的。我记得他去年一年就出版了三本书籍。他是一个好丈夫,温柔的父亲。有时候我们朋友吃饭,他会提前说要先走,因为到了八九点钟,他该接女儿暖暖从兴趣班回家了。自他女儿出生以后,他一直在写(记录)她女儿的故事,去年就出版了一本给她女儿的书,名字就叫《暖暖》。秋天我参加了一次《暖暖》的新书分享会,他女儿暖暖和妻子都来了……哦,那真是令人羡慕的场景啊,当刘汀在台上和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聊着《暖暖》和女儿暖暖的时候,真实的四五岁的暖暖就在旁边跑来跑去,有时候她抱着爸爸的脖子,说她想讲一个故事,我们就把话筒移到她嘴边,大家都笑着听她用孩子的声音开始讲她自己的世界。那回活动在北京二环内一家四合院内的书店,书店里有一个露台,暖暖就和我的女儿小番茄一起在那露台上面跑着玩,看那里的几盆花,折纸飞机从露台上飞到书店的院子里……嗨,你看,说起父亲和女儿,我开始激动起来了,因为我也是父亲,我也有一个女儿啊,哈哈,你没有嫌烦吧,L。

L:没有没有,你讲得故事很有趣。不瞒你说,和你们一样,我也是一个父亲,我也有我的女儿呀。可惜的是,我女儿现在和她妈妈生活在英国,没有随我来北京。我很想她们!

我:他是朋友们心中公认的一个好人,好丈夫,好父亲。他对家庭充满着一个男人的爱和温情。我想,这也是和他从小的家庭和他的父亲母亲有关的。他是内蒙人嘛,就是草原上的居民,他父亲现在还是一位淳朴的教师。地域和家庭环境肯定对一个人的个性甚至容貌都有深刻的影响,让他成为一个心胸豁达的人,身材也——怎么说呢,现在也有些胖了吧,他从前瘦的时候啊,非常俊朗,像我们中国的国民偶像、香港明星刘德华。

大学时代的刘汀

L:爱与温情是好作家的品质。你说到的那本关于他女儿的书《暖暖》,我也很有兴趣读读。

我:那是父亲的童话,女儿的诗篇。

L:你这个赞美也很迷人。

我:我只是羡慕他的女儿暖暖有一位温柔细腻的好父亲。

L:一个父亲最不舍得女儿出嫁吧。我女儿上中学了,我总是盯着那些与我女儿交往的臭小子。但是没有办法,女儿们总是要出嫁、离开我们的家庭的,我们做父亲的唯有多多塑造她们的心灵,祝福自己的女儿。

刘汀与女儿暖暖

我:但生活也不是一片光鲜的,即便是一个看上去各方面都不错的人。你就看我吧,看上去也挺阳光的,朋友们还觉得我很幽默——但我的妻子就认为我在家里只会吵吵闹闹,又自私,只顾着自己的书和写作,说我的幽默感是不是全给别人看了——生活是两面的,我们总是一面在人前欢笑,在最亲近的人那里表现着不堪的一面,又将生活的苦水倒到朋友们那里去……就像我看刘汀。难道他就是没有忧愁的人吗?他的小说和随笔中也有那么多生活的忧愁、中年人生的苦闷,就算很多来自虚构,但我们也知道,文学常常是生活经验和内心经验的投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秘密的。一个人他越是看上去乐呵呵的,可能内心的苦楚会更多。记得有一回,就是前阵子,也是我遇到不快的时候,便约了刘汀,还有另外两位朋友打球和喝酒,我们约的时候说着,“今天要痛痛快快地喝一顿啊……我最近也很不快乐”。但是等到我们打完球,又去吃饭,几个人坐在饭桌前,却还是一杯一杯喝酒,关于生活,依照从前的惯性,还是我吐槽,刘汀乐呵呵地喝酒,有时候用手捋一捋他越见稀少的头发——“来,喝酒。”我们说。

生活啊,总是写也写不明白,说也说不清的。中国早年的民谣歌手尹吾在那首《你笑着流出了泪》里不是那样唱的吗?

——我给你唱一段吧:

你笑着流出了泪,也流出了几分疲惫

你是因为感到了虚无?还是真的活得压抑

我说你是喝多了啤酒,还是真的没米下锅

你说给我生的理由啊,和存在的意义

我真想安慰你几句,可没有合适的词句

我说只要存在着生命,谁又会把希望放弃

……

来,喝杯酒吧!闲谈中时间流逝,我要回去接女儿啦。下回我们再继续说说中国作家和你感兴趣的我的朋友刘汀吧。

L:很好的歌,虽然我不是全懂。唉!谁活着都不容易。下回吧,下回我们再聊。用你们一个中国成语来说,我洗耳恭听。

我与L的第二次见面谈起刘汀,时间就在今年三月间。那天还有其他朋友在,并且我们喝了不少酒,就在那位瑞典先生的家里。在喝酒之间我们又聊了聊刘汀。

我与L第二次关于刘汀的简短谈话:

L:上回听你谈了不少你的朋友刘汀,也谈了一些你们之间的生活和友谊,收到了不少你对他的赞美和肯定。人无完人,作家往往有他独特的性格。我想知道,在你眼中,刘汀有什么不足和缺陷,后者某些令人难以理解的个性吗?

我:这个,很难讲,他是我好朋友,说朋友坏话总不是什么好事情。让我想想——我想,在我看来,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让人很难看到他的缺点。对人好,做什么事情都蛮不错,加上他成年以后在北京生活上又几乎是顺顺利利,从大学本科在同一所大学念到博士毕业,毕业后结婚,生孩子,又去了一个好单位,妻子的工作也好——是一所中学的老师,那所中学的独特之处是它本身是座公园,邻着圆明园,可以笑称“皇家学校”了。一个人很难让人看到缺点,我想着不一定是一种完全的褒奖,我想这样的人可能不大容易快乐——当然,这一点我和他没有深谈过。就像上回我和你说的,他总是欲言又止。而我呢?我是把什么都写在脸上。

L:这是值得注意的。还有吗?

我:我在他的作品中似乎很难看出其他作家的影子。你觉得这是问题吗?

L:一般来讲,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一个作家的优点,即“他是一位独立意识很强的作家”。

我:但可能会缺少一点经典性,或面向经典写作的意识。我的意思是我们并不需要去模仿一个作家,而是一个作家可能在精神或知识结构上可能需要有一些来自经典的源泉。或者,你是一个非常有独创性的作家,像卡夫卡、卡尔维诺或者艾略特那样的作家。当然,这是我现在的个人看法,也许是错的。

刘汀也是一位诗人。我们之间曾经很想深入谈一谈彼此的诗歌写作,不过至今还没有好好谈过。我想说的是,作为好朋友,也是诗人同行,我想特别提醒他:他现在似乎还是一位面目不甚清晰的诗人,诗歌语言,包括诗的精神来源,我觉得有些单一和守旧。一个作家可以热爱生活,深切地体悟生活,但不要太被感性的、琐碎的生活遮蔽,消耗了自己心灵的空间。这点我在读过他的不算太多的诗,包括他的诗集《我为这世界操碎了心》,有这样的感觉。我没有跟他讲过。现在和你说出来,我想他应该不会介意。我觉得一个诗人不要在诗歌里成为一个过于慈眉善目的“好人”。我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杰出的诗人,尤其他还是一位知名刊物的诗歌编辑,面对着各式各样的诗歌和诗人——我希望他作为诗人能从诗人群体中超越出来。当然啦,我这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自己也还只是一个不能让自己满意的诗人。

L:你们诗人朋友之间常常会因为彼此的写作和观念而争论吗?

我:不——好像我们很少为此争论。这也是我不满意的地方。我们谈论了太多彼此的生活,喝酒和如何少喝酒,怎样成为一个好作家。我们很少争论。如果知己和好朋友还没有文学上的交锋和讨论,又有多少人会怀着一颗好心,真诚而专业地彼此谈论些真正的文学问题,去形成富有时间性的小气候,并且塑造一个个独特的具有永恒意义的好作家呢?

本期作者

严彬

1981年生,湖南浏阳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创造性写作专业在读硕士。出版诗集《我不因拥有玫瑰而感到抱歉》《国王的湖》《献给好人的鸣奏曲》《大师的葬礼》《所有未来的倒影》、小说集《宇宙公主打来电话》。2016年,参加第32届青春诗会。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星星》《花城》《上海文学》《湖南文学》等发表过大量诗歌和小说。2018年,以诗歌《在家乡》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

本期人物

刘汀

1981生,青年作家,现供职于某杂志社。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散文集《浮生》《老家》《暖暖》,小说集《中国奇谭》《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诗集《我为这人间操碎了心》等。曾获新小说家大赛新锐奖、第39届香港文学奖小说组亚军、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提名奖、《诗刊》2017年度陈子昂诗歌奖等。

栏目介绍

青年作家图鉴

腾讯文化频道推出的文学人物专栏,由作家书写作家,汇集一部同代人的文学小传。策划人王姝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虹影:诗人虹影的“巫”样人生
《中国青年作家报》专访丨青年作家林萧和女儿申雨霏
[新闻]五十二 望奎县文化人
【诗歌】王仁爽 | 五月的风
【原创天地】刘志安|秋思(组诗)
攀比要不得||巩本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