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甘露:诗性破碎的终极写作
  

当八十年代以来异彩纷呈,执意文本的新潮小说屡见不鲜地覆盖了我的双眼时,我还是觉出了别一种逼眼的光芒。那是一位孤独苦闷的行吟诗人用竹笺和海水(语言的汪洋大海)演奏的这世纪末的绝唱,它打破了以往歌唱绵延的完整和陈述的可能,以一种断裂和破碎传递着诗人真实而特别的声音,它使人们惯常的耽于故事的期待成为无法挽回的失落。

行吟诗人孙甘露由此在群林之中卓然而立。

于是,听者兀立在语言的无边旷野中说:在这里,破碎是一种致命的飞翔。

 

孙甘露首先是个诗人,其次才是他作为诗人的诗性感悟与文体写作搅和的特别的小说家。在孙甘露的作品里,诗情洋溢的语句比比皆是,蔚为景观。“诗人在狭长地带说道:在这里,一枚针用净水缝着时间……”,与其说是《信使之函》的毫无意义的文本前提,勿宁说是诗人的随口吟唱。“那是候鸟的天空/它们已经在信使忧郁的视野里盘旋了若干世纪了/它们的飞翔令信使的眼球酸痛/这些冬季的街道因此在信使的想象中悠久地如此神秘而又神圣/世俗的无限世纪在信使路经它们的时候已成为可能。”这些纯粹抒情性的意识流般的句子,不代表任何意义,它们只是一次语言的诗性渲染的冲动,是高深莫测的思绪的晦涩的诗意表达,它们不具备小说结构故事的可能,它们只是一首没有主题的诗。孙甘露却沉溺其中并以此建构着他的极大可能自由的小说写作。孙甘露擅于此并以此建构着他小说的特别景观。

孙甘露痴迷于漫无头绪的幻觉的诗意表达,沉溺于词藻世界的疯狂组合,使得他的写作语无伦次,絮絮叨叨,呈现着一种优美凄绝的诗性破碎。这在他的《信使之函》里被推至极端。《信使之函》是一次“绝对的写作”,是孙甘露作为真正信使的全部意念和幻觉的随心所欲的快意的书写,是诗性言语拼凑起的一幅色彩斑澜而含义缈无的图画。它打破了小说写作的禁区,敞开着语言世界的大门,它使当代小说更狂放不羁地奔向语言的茫茫旷野,不知归宿。《信使之函》一开始就呈现着意义失落的诗性语言的任意漂泊。“诗人在狭长地带说道:在这里,一枚针用净水缝着时间……”是对本文诗性提契的失败,它一开始就无意义地游离在本文之外,远离着它所处位置的职责,它只是作为一个不着边际的奇思怪想独立着。“……火焰和颂歌同时点燃/知觉在令人晕眩的光芒之中从麻木的绝望走向净化了的空虚/红色的皮肤在恢宏的脉动催促下种马般骚动不已/时间和方向在瞬间为欲念之流的涌动所柝裂/南方的哀痛在平坦的土壤上空久聚不散……”这些随心所欲的意念的随心所欲的书写,这些用言不凡的词组的任意组合,没有任何情节可言,没有任何可能提供的意义,它们只是一堆优美华丽而放荡不羁,精彩绝伦而混乱不堪的诗性语言的碎片。它们不是为了建构故事,而是一种纯粹的写作,它们在背离主题写作时将笔触伸向更远更广袤的语言空间。破碎预示着写作无可回流的命运,预示着它们将在陈述的孤独中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在《信使之函》里,这种诗性语言的破碎贯穿整个写作过程。“风卷去消/白日来临/睡眠之后的宽阔情怀尚末在行走前完全苏醒/黑夜的传说在天亮以前刚刚走散/沿街的门就要打开/……/悲凉的叙述已成为过去/帐幔间一夜的喟叹无人知晓”。这诗样的句段在本文中毫无意义,它只是一次诗性冲动写作,《信使之函》可以说是诸如此类的诗段的拼凑,这种写作的任意性和拼凑的无规则性,使本文写作大放手脚,诗意盎然而破碎不堪。

在《信使之函》里,五十多个“信是……”的纲领性的陈述句式又渲染着可无限涂抹的写作背景,它们以信的无所不是,无处不在暗示着写作的无所顾忌,无处固定。“信是……”的句式是抽刀断水的虚妄,它在欲以抑止语词的漫流时却推波助澜,使其更加汪洋恣肆。但它在漫无边际的思绪的插入,又使得整体写作呈现着被瞬间切割的破碎,这些碎片因其漫无头绪的思绪盲流而丧失了结构故事的功能,诗性的话语也由此回到它本身,成为自我指涉的孤独存在。(“……只是一个词,它所试图提示的仅仅是我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众多……的派生物”–––孙甘露《请女人猜谜》)

这种语词、语段之间的断裂和不干涉状态使写作在没有任何牵挂和羁绊下彻底自由。孙甘露由此给他的写作开辟了一方无所顾忌放任语言漫流的天地,这使的他以一种孤芳自赏的姿态与主流文化背离,走向文本写作的极端。

如果说《信使之函》是以纯粹诗性的语言碎片将写作推进一往无前,无所顾忌的极端境地的话,那么《请女人猜谜》则是孙甘露在双重文本拼合的破碎叙述中获得别一种写作的自由。《请女人猜谜》是《眺望时间消逝》的复述与被复述,是陈述与陈述对象的的侵占和混淆,它们在作者并行不悖的写作中相互消解和颠覆,并以此将叙述引往更自由的空间。《请女人猜谜》和《眺望时间消逝》都有各自独立的依稀可辨的人物和事件。《猜》是“我”和“后”的阴郁迷醉的爱情交往,《眺》则是“后”的怪诞而悟惚的往事。而“士”作为“后”的往事追忆中的主角,他和“后”在双重文本之间的穿梭使得写作陷于暇尔及它的漂泊状态。这种写作的双重变奏使《猜》的“真实”叙述在对“幻觉”(《眺》)的追忆和重写中瓦解,而成为让人意乱神迷,无以寄寓的奇思怪想。同样,《眺》的“虚幻”也因《猜》的“真实”面孔而是是而非。这样,写作便在无所谓阐明事件和无所谓须得附着在现实的空气里失去束缚,因为,在这里,一切无所谓“真”也无的谓“幻”,它只是一次思絮脱缰的漫游,一种书写的欲望,它将写作还原成快意的书写。

虽然,《猜》和《眺》都有着依稀可辨的人物和事件,但这丝毫都不影响孙甘露叙述的破碎。追求破碎的诗情写作是孙甘露创作的一个蹊径,一种自觉。《猜》是以一些抽象的概括性的短语或句子作为小标题进行拼合式写作的。……“祈祷”与“这时候开始亲吻”与“诗人以及忧郁”与……在意义上,语词关系上都无法联结,它们各自陈述着各自所代表的某种状态或感想,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缘起和去处的相关关系,它们是一些思绪漂泊留下的痕。如“祈祷”是“我”与“后”的一次相见的“含混不清”的追忆的描述,而接下来的片断“这时候开始亲吻”却笔锋一转自顾自地追忆起来“乔治·威尔先生”,“诗人以及忧郁”则更是与此无关的写作的自省。这些断开的章节的自行其事,势必会使写作在语无伦次中破碎不堪,它们只是语言的瞬间“眺望”,是本文写作的诗意的铺堑,它们在无所依附的固定表达状态(“真实”和“虚幻”,“故事”或纯粹“意念”)中又一次为写作开辟了更开放的叙述空间。在这里,写作是一次随意的漫无边际的联想。孙甘露在重重缝隙中寻找着可无限拓宽的书写空间,这使他的作品在向人们展示波澜壮阔的语言世界以及它的无所不能的巨大威力时,使人们惯常的文学审美眼光盈满失落和疑惑,使人们在享受诗性语言的美感后更陷入举步维艰的心灵思想。

孙甘露却对此驾轻就熟,并以此在当代文坛上树起自己别异的旗帜。破碎是孙甘露作品的一道奇特风景,也是当前文学的一个奇观,它为围城中的中国文学指明了一个出路,敞开了中国语词世界的大门,使中国文学走向文本写作的极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周末读首诗| 有几句话却不能一说再说
孙甘露:听见内心的时钟——《千里江山图》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信、简、牍、笺、素、函、札、缄
旧稿 // 飞地线上沙龙录音整理稿
五代·孙 鲂《甘露寺紫薇花》阅读训练
雷海基:谈刘庆霖的“庆霖体”旧体新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