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逸乐抑或隐逸之途

逸乐抑或隐逸之途
——试谈诗人周公度

 

      书写的显性和隐性,是现代、后现代哲学家在近几十年中着力关注的焦点——从表象到实质,从观念到结构,从外形到内里进行梳理主体存在。有人说,二十世纪的西方哲学正在归结到东方哲学即老庄文化的源头上。诗人柏桦的文章《逸乐,也是一种文学观》中说“我认为小乘比大乘更直见性命,我不渡人,只渡自己,因此更具本质”;“年轻时喜欢呐喊(即痛苦),如今爱上了逸乐。文学真是奇妙,犹如蛇要褪去它的旧皮,我也要从呐喊中脱出”。我在想,这是一种还原还是一种重建,是渡自己还是渡他人的本质区别。此所谓逸乐,亦所谓隐逸,也就是隐埋了言说的坚硬和稠密,剩下安逸的自我,原生的道德,自在的呼吸。诸如陶渊明,诸如王维在中晚期找到了自我的“回去”之路,道理是一样的。有些人先天超逸洒脱,有些人从深浊的俗世中变得通透明白,转身回去。所以,逸乐与隐逸我认为是递进和相辅的一对词语。
      对于任何一个时代,必然有隐士和骑士共居。隐秘的话语,阴性的声音,天然的情态,异质的形体,这些充满矛盾的话语是我为词语的隐居者们给予的片段式阐释,简单地说,他们的文字能带给我们天然的感受,由衷的欣喜和真实的宽慰。
在现代社会,尽管我们的诗人不乏博大雄心的史诗建构者,但在现代性、后现代性解构哲学背景下,文艺先锋们已经很难依靠建立公共神话发展与之匹敌的文学神话。诗人也不例外。英国文艺理论家格。霍夫在他的文论《现代派抒情中》说:产生现代诗歌的这个世界既非基督教世界,也非道德的世界;我们时代的诗歌除了依靠它本身之外,已感到很少有可能依靠任何信仰的结构。(花城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西方现代诗论》P640)
      与其在向上的路上艰难行走,不如让心性自然流淌,展示出人性最本然、最真实的一面。读周公度的诗就是一种释放与回归,是语言文字生发的本源情命的到达。周公度三十有一,可他十年前的诗就是如今这个味道了,也就是说他天生就是个隐逸诗人。这是一种天性,他遵从了属于自己的发声和语言体系。那就是直觉的、简单的、从低处流淌的声音,这声音缓慢清新,却连绵无尽。他的随笔、小品文以及诗歌都是在这条似隐如真的路上尽情挥洒,自在流淌。他的小文:“许多人因为疲惫也许早已放弃,也有许多人因为疲惫,而备觉行程甜蜜。这不舍的甜蜜,于冰中潜藏,于夜深打开,于晨晖收拢,却永不随时间消融。”“什么是爱呢?爱就是,她看到他,他看到他,两个人把蠢发挥得淋漓尽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懈可击。”“是啊,你说起那些旧信之时,泪光闪烁。每个人都有一个柔软的秘密,我又何尝不怀念那些见个女学生就想搞一下的时光呢?”
他的诗从不刻意造句,是让词语的质感、“我”的此刻、性情的本然之态自在呈现着。他拿捏诗歌的语调是寻摸不到方向的,把玩文字间的发声节奏是看不到源路的。感受他那一再在浅叙述或非叙述中的诗歌气息——他出其不意又毫无造作的语言自嘲和文字调侃,随处都是堆积而来纷涌而去的充满悖论的幻觉与意识,我相信大家都有些诧异和欢喜。
这首《傲慢的人》直接进入,只为一个感觉的现实,简单得近乎执着,呈现得实在而倔强。

傲慢的人

我常常想起一个傲慢的人,
我对她的一切非常着迷:

她离群索居,不是因为孤僻;
她沉默,不是因为执意。

他的写给小樽系列小令或小情诗实在是天成佳品,达到了某种文字运用的高妙之境——叙说无名,唯存其感。读着那些无任何修辞和打扮的文字,能感到踏实、镇定和天真,让人为语言气息流淌中的天真朴素感动。我想,只有那些在自言自语中不骄不躁地把性情与感受传达,才能让人一笑啊。在这样的文字间,不为人生的意义徒劳掰扯,与天同乐,与此刻共感,消耗了此刻,融入此时的天地,就够了。因为,所有的过往和将来都是此刻啊,人世的循环难道有绝对的时间长度吗?我想这样的书写是可以留住时间的一种方式。所以,这此刻的意义就是让人快意,令人宽心和温暖。

亲爱的小樽

牛奶加糖
我有的是坏心情,
她当然可以再给我一些。

她当然可以再给我一些
坏心情。

反正——
我承受不了。

2007.2.她在说话


对她说(1)

你有没有注意,
无论多丑的女孩
都有人爱。

2007.2.15 在她家旁边;她笑容古怪

对她说(2)

你看有哪个
好女孩
走路甩屁股。

2007.2.她还是那个样子

继续

她只看存折,
不看我。

2007.2.


侬心似铁

我做的
这一切
对于她
都不算什么

她认为。

2007.2. 她在吃东西

肖像

她说话
声音很大

我一言不如她意
她冷笑也没有

转身离去。

2007.2. 她擅长冷心肠


暴君,你好

她突然对着我
笑了一下。

她以为——
这会要了我的命。

2007.2.


这首《天打雷劈》也许就是首自传体的自嘲诗。将一个隐而不居的狼人形骸释露无遗:他说谎;/他被真心欺骗...四句后是独立的两句:他在人群中,/是一个人走;...结尾又是多么让人心疼:他想妈妈。/他不自杀。

天打雷劈

他说谎;
他被真心欺骗;
他处处有藉口;
他糟蹋时光;

他在人群中,
是一个人走;

他渐渐抽烟;
他渐渐嗜酒;
他一笑便猥琐;
他不读书;

他衣衫很久不洗,
多有灰尘;

他饮浓茶;
他贪恋睡眠;
他想妈妈;
他不自杀。

周公度几乎所有的诗歌都有情诗色彩。我对他的情诗的理解是这样的:不图从宏观大界中试图理解世界,通过一个人和一颗心,与之对话,感受和触摸,发现世界的微小和细润的情致,才是真实可信的,这样的情趣是天然可感的。我想周公度正是从这样的途径去理解自己和世界。这是跟古代的宋玉、竹林七贤、柳永、秦观应是归于一条途径的书写吧。哪怕是一首表现个人心性的哲理诗,他也要汇入另一个人的内心,反照自身。如他的诗《午后》

午后

这是夏日的午后四点,
我在街上走了一个时辰,
阳光直接,有些凶狠。
我想对你说点什么,
那是埋藏心里已久的秘密。

也许你早已经看到,
我欲言又止,
很容易就被猜测。

风是热的,没有一点儿的清爽,
我在街上走了一个时辰。

杂货店的乐曲急切喧闹,
为什么会这样呢?
难道他们不知道忧伤可以缓解心律。
我想象我和你,
像淙淙清水渗进旧草地。
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给我拂晓的气味,
我全部处理成午后的叹息。
“你是自私的人。”
我多么无力,你说出来。

这是夏日的午后四点,
我记起每一个匆匆过去的夜晚;
也许你没有发现我的焦急。
我想说:“多吻我一点。”
但你的吻比冰过的梅子还甜。

——叙述的流淌都是没有离开他者:一个情爱或一个女人。最后都掉进深渊或进入天堂,但确实是回到真实可感的俗世里——我想说:“多吻我一点。”/但你的吻比冰过的梅子还甜。

此类格调淡然,诉诸纯粹精神主体的哲思之诗也不乏见。这首《死神在美里呼吸》是他的一首具有广泛影响的诗。此诗从结构美学中突破修辞的片面性,而让紧张关系中的我发音细腻、真实,那是可以听得见的呼吸,触摸得到的心灵冒险。顺着颇显隐忍却笔调明晰的话语流淌,读之让人对生命感到轻微的疼痛和战栗。而《给小狗》却显得极富生气,吊诡的是,此诗让人笑的高明之举在于我们都认为那是只可以超脱的狗,妙趣盎然。

死神在美里呼吸

周公度

我想到过死,
常常模仿它的呼吸
迅速,温文尔雅:

这是多么困难
它的呼吸没有表情
掠过树枝,经过车流
映着刀的锋芒
默读药片说明。

我听到过它的耳语
它在准备晚餐,
它说,死神深深爱你
正在隔壁搬动家具

是死神家族的晚餐啊
有湖底得沉静
鱼、草在各自的位置等待
阳光透射水面

其实我喜欢早晨动身,
喂狗,关上房门
不带上任何一本书籍
路上我只看云彩

我希望你就在路边的草地
你背对我
与许多人说话
我刚好走过去。


 夜行客车
         ——给小狗


你什么都好,
除了爱说话。

我喜欢你爱说话,
像时光一样珍贵。

风吹过日历,
像你的生气。

你即使生气,
也有夜间行走的美。

我慢慢学习你,
按时采摘草莓;

问候街边小狗,
不爱绕行的水。

你是多么地好,
像被时时等待;

像山上的夜月,
还有假日的吻。

但我有颗可恶的心,
心往石的缝隙间挤。

挤在乡村公路边,
等再次满面灰尘。

等夜色上来,
等凉风过去。

我不是那个拖拉机手,
我不会微笑。

也不会果断,
你多么厉害。

你丢了我的消息,
我隐隐知道。

没有人会等我,
这样犹疑的人。

2006.7.18

    至此,我想,此刻的书写言语的来自他处反身的一转,来自隐幻玄妙的虚空,来自秘密的阴影,来自飘渺的歌声,让我们的气味中只剩下从容、清浅和快乐吧,哪怕这是暂时的受用。所以我认为周公度如此书写大抵是他通过自身的发声基调,找到通向世界的出口,由此处呼吸、发声、认知和裁定,决定了他表达主体的气息和节奏。那就是类似于元叙述或法国语言学家罗兰。巴尔特宣称的零度写作。在罗兰。巴尔特看来轻度的反向的、无意义写作,是进入语言乌托邦的重要途径,是可以实现无限时空边界的触摸和抚慰。“诗的字词是一种没有直接过去的行为,一种没有四周环境的行为,它只提供了从一切与其有联系的根源处产生的浓密的反射阴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写作的零度》(罗兰·巴尔特文集)P38“一种语言自足体的爆发性摧毁了一切伦理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写作的零度》(罗兰·巴尔特文集)P53).这些观点也许是理解周公度较为合理的渠道吧。
     愿周公度在在属于自己的语调和发声中走得更深更远。

之平
2008、12、13——12、28
于西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基的一生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日常、游物、小叙事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桃花
《竹笑:同芥川龙之介东游》:养小和逸乐的美学之书
2010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
元朝大诗人,刘因十首诗,流露出远大抱负,又凸显隐逸情怀,赞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