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3中国诗歌扫描第二季”
         
  
  发星
  
  《大陆先锋诗丛》(黄梁编印,1999-2009台湾唐山出版社)
  
  大陆整个伟大八十年代现代诗热火潮天的10年光阴,他躲在台湾一个海边偏远处修行,九十年代他开始关注大陆现代诗,并成立青铜社,策划编辑大陆先锋诗丛,从应征的数百名诗人来稿中选出代表中国民间个性色彩的9人,1999年2月推出“大陆先锋诗丛第一辑”(分别为周伦佑、柏桦、海上、孟浪、余怒、马永波、于坚、虹影、朱文、诗论共10卷),这10卷诗集是华人诗歌圈中第一套具有独立编辑、独立出版性质的, 以诗歌文本、研究、评论、原创理论汇集的诗丛,它是对大陆先锋诗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民间血性者、隐埋者、逃亡者、边缘者、创造者等诗人的发掘与整理。
  
  此套诗丛编辑体现了几个创新:一是每本诗集前对诗人的综评,然后是诗人代表作品,后附诗人生平年表。二是将9个诗人的诗歌理论编辑成一册,这种编辑具有诗歌文本、史料、文献、文本评论研究的多重价值。“非非主义”创始人周伦佑是自写诗40多年来第一次公开出版诗集,其意义非凡;大地行走与隐逸诗人海上也是第一次被纳入学理出版,九十年代靠技术性成名的诗人马永波、余怒,就是此诗丛的推出,使他们得到一个被容纳与肯定的空间,虹影让人见识其小说才华后,又见识其诗才。
  
  黄梁对诗人的个评到总体综评,使之在九十年上岸大陆诗界便补血而接通了大陆地下诗歌的许多重要气脉与论断,这是他10年苦功修行的回报。我知道他编辑这套诗丛的苦艰,九十年代的社会环境不像今天这么进步明透,他是带着诗歌使命从台湾来大陆寻访诗人们,当时在他的身后,还有隐形者一直跟着,但诗人本真的理想力量是穿破一切暗黑的热火,它可以将那些散失在大地上的良知者们唤醒。这也是这套诗丛在整个九十年代大陆民间诗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因之一,这是诗人用生命血写诗歌,而编诗人以血写生命的大境,也是黄梁此生最精彩的华章。
  
  2009年10月,老哥再举义旗,编辑出版“大陆先锋诗丛第二辑”,你便觉得对诗歌朝圣敬业的悲壮与伟大了。20年,20本书,19个诗人,黄梁成了中国现代诗编辑史上的一个奇人,更是诗歌评论史上的一个奇人,反观大陆,我们是不是该脸红。2013.4.18.夜9时家中祖系居。
  
  《中国低诗歌》(张嘉谚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8)
  
  新世纪后,由于网络的兴起,诗人们开始在自由的平台上扎堆、交流、争鸣、火并、血洗,特别是2001年至2005这四年间,风起云涌的“垃圾诗派”横空而出,惊世骇俗,作为中国民间诗歌的长期隐者,张嘉谚在经历了众多的生活与诗歌的多重磨难后,其久积的诗歌雄心一直在寻找一个理想的喷口,此时“垃圾诗派”及其运动的轰然来临,一下触燃其嫩新而沉深的诗歌内心,在2004到2006年两年中,其创新的评论话语命名与文本解构深度能力,一下将“垃圾诗派”的诗歌社会历史人文等多重价值沉沉地钉在中国诗歌史上。
  
  “低诗歌”“低诗潮”“垃圾写作”“精神资粮”“低性写作”“审丑写作”“诗性正治”“个体先锋”这些创造性的精准命名与论评,厘清并梳理着一股来自网络自由平台的诗歌强劲潮流,这也是中国网络诗歌兴起后形成的第一个诗歌流派,它的审黑功能、现实介入的勇气与批判,它的诗歌价值的处延渗透扩大,和当时网络的无限自由成着某种合理的比例。在这短暂的中国式的诗歌狂飙复兴的春天,历史收获了“垃圾诗派”以及张嘉谚的这部厚重专著。可以说,《中国低诗歌》就是那几年网络自由诗歌史的一本浓缩档案,因为里面密集的文本细读与刀锋式的评语构成了一种特殊时代的反死亡冲决,将之置放于每日月光朗照的山谷,吸取月色中黑金的重量和那些自由燃烧者们的火色,在天空下堂堂正正的行走。
  
  (张嘉谚在网上以“老象”名响天下,老象,在我看来是吸取日月天地之精后的一种隐性出击,象为日月之气息、呑吐、奔跑、闪裂,老为光阴之积沉、蕴育、精运。)
  
  2013.4.19.午11时。家中祖系居。
  
  《人格建构学》《爱的哲学》《美的哲学》(周伦佐著,“伟大80年代本土原创哲学经典系列” 《独立》简朴系列2008、10)
  
  这是人类古老而新鲜的永恒命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现在在做什么”的中国本土化哲学诗说,我们自形成生命思想、思维的那天起,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建康、潮湿、有人义,并有建全人格的人(《人格建构学》),然后用健全的人的欲望与思想去爱亲人、朋友、情人、人类与自然众生(《爱的哲学》),然后你真正的爱了,爱得如火如荼、爱得情真意切、掏心掏肝,于是在爱中你获得爱之亲情之美、情人之美、人类自然博爱之美,你被这种美享受着、沐洗着,这种美又反过来享受你的人格、你的爱情,于是三个空间的果子得以更加饱满,结在人类的蓝色天空中,你的人的来世价值得以真正实现与意义,你是获得幸福与快乐体觉与实际的人,你完成并履行了一个人来世间的基本意义与行为,于是你进入一个自由之城(现实与神性,神性与创造多个空间中的自由来去,飞翔的幸福者、快乐者。
  
  而你由多个空间构成的完整人的品质、精神通过你的潮湿人性、人味,散播给更多的人,使他们获得和你一样的快乐与幸福,这才是真正的人类自由之城(超种族、国界的共享的人格、爱情、美的三维人类普适价值),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正是几千年来,人类的那些精神的智者们清理我们的现实与精神的基本行为与价值。
  
  周伦佐的意义在于伟大八十年代宣讲它,它所引起的万人空巷与热血喷涌,正是国人从历经几十年的人格与爱与美被严重摧残的天空下走出来后,进行的一种空荡精神与灵魂的补血与修正、启蒙与重建。
  
  历史的玩笑继续在嘲笑着,当下的中国人文精神环境的虚空与无支柱,又到了一个历史的拐点上,许多人在物欲与金钱的大海中沉迷飘浮,不知自已从哪里来,以后要到哪里去,现在在做什么,瞒天过海的醉生梦死,如雾霾一样笼罩在城市上空,我们是在雾霾中沉沉等死,还是拔开雾霾见太阳,周伦佐的这三本书将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2013年4月20日上午11时,烈日当空,写于情人谷坡路上,远看群山莽莽,密林响野风,剑形削目光,执手恩师语。
  
  《大地访诗人》第二卷,孙文涛著,待编印电子资料)
  
  在中国诗人中,孙文涛是最具有俄罗斯文学中大地行走传统精神气质,并付诸践行的人;这和他早年忘情的长期泡在图书馆,大量阅读俄罗斯文学作品有关。俄罗斯的文学哲学等(特别是白银与黄金两个时代)具有世界巨大影响,其实就是大地行走传统文学艺术哲学精神的张扬。
  
  在中国的50年代诗人中,还有上海诗人郁郁写有文本《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对伟大八十年代对诗歌流迹的回忆录),还有湖南诗人海上在路上写有大量的诗歌散文,都是一种行走的文学记忆。1998-2001年,70后青岛诗人陈蔚做过“诗歌万里行活动”,并留下粗质的原始文本《中国诗歌考察》。孙文涛的意义是在20多年的不断行走中做了两件事,前10年对民间诗刊、底层、边缘、边地(农村、农民)写作者的寻访记录(鬼叔中、孙磊、陈蔚、刘泽球、史幻波、世中人、刘伟雄、谢宜兴、阿翔、张智、小鱼儿、彭一田、水玉、大李家书、乔延凤、黑陶、张联、发星、刘虹、曲有源、阿橹、昌耀、鲍雨冰、万夏、梁小斌、波眠、邵春光、哑默、梦亦非、鬼叔中、),后10年主要对打工写作群体、大兴安岭写作群、云南哈尼族写作群、四川大凉山彝族写作群体等的寻访记录。
  
  20多年来断断续续的行走(这和他不好的身体有关),这种或停或息的漫长行走,构成了他对抗疾病与获得精神能量的双重互动,他曾经给我说,就是因为做这个事,他得以精神而意义地活下来,这本身也是向现实(疾病)对抗的一种诗意行为。他的行走如果加上伟大八十年代在东北与西北的行走,再加上九十年代从东北到北京求生的行走,再加上大地访诗人的行走,他一生已在大地上走了(为诗歌奔波)30多年。现在还在行走。这种行走成了一种命运与命定。在我的朋友中,海上、郁郁、南北,都在或停或息的行走,这种行走是诗人之命、诗思之命、诗歌焰火的燃烧行程,是50年代诗人的最厚重精神产品创造血脉,也是中国诗人与文化界的一个稀有现象。向这些老哥们顶礼。保重。走出更惊彩诗章。
  
  2013.4.20山中情人谷坡上。
  
  《梦中故园》(哑默著,2012年12月青墨文化私印本)
  
  4月20日,在大凉山春夏之交气候出现异常炎热的时候(气温33度),收到《梦中故园》,我感到一种天意的来临,此前,我已写出多位老哥的有关文字,这股写作气脉还在延续,我想用一种随意的方式,将老哥们写一写,这也是多年的一个心愿,看来13对我来说具有某种写缘。哑默的到来,更是合着这种天机。
  
  这本书是一个70岁老人一生自由写作的成集印行作品集之一,在10年前,他60岁时,出了本也是砖头般厚重的《世纪守灵人》,还有一本由武汉出版社,著名学者陈思和主编的“潜在文学丛书”之《暗夜的举火者》(哑默、灰娃诗合集)。由于各种原因,哑默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出版面世,据我所知他编好的文集有13卷之多,有数百万字,还有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大量的民刊等等。
  
  建国以来的地下诗歌有四个重要源头:
  
  贵州( 1957年前后,伍汶宪(哑默的哥哥)写出《诗作8首》等。1962年,黄翔写出《独唱》。1963年7月,哑默写出《海鸥》以及60年代后期开始的“天主堂群落集会”――“野鸭塘沙龙”——安顺“底层知识份子思想群落”(钱理群等)——1978.10.11至1979年几次上京张贴《启蒙》――引发中国新诗潮——《崛起的一代》(1981、张嘉谚等)——《中国诗歌天体星团》(1986)——1988年后全军覆没――《大骚动》(1991.12 王强)――《零点》(1997.5 梦亦非)。
  
  北京( “前朦胧诗”:1963.3.6郭世英写出《我是一块石头》,然后是食指、依群、牟敦白、张郎郎以及他们的“X”社文学活动、“太阳纵队”——食指,影响到后来――“白洋淀诗群”——《今天》派)。
  
  四川(一、1963年11月,成都高中生、初中生邓垦、陈墨、徐坯、殷明辉、九九、蔡楚、张基等形成最初的“野草诗歌群体”。1964年1月前,邓垦就已写出《白雪恋》《海誓》《雪梦诗选》等诗集,陈墨写出《殘萤集》《灯花集》《落叶集》等诗集。1964年10月,陈墨、邓垦诗合集《二十四桥明月夜》问世。其诗歌活动一直坚持到70年代中、后期。
  
  二、1970年前后,大凉山西昌的周伦佑即开始地下诗写作,周围有王世刚(蓝马)、周伦佐、王宁、黄果天等朋友经常一起谈诗写诗,形成“西昌地下诗群体”。周伦佑的诗曾在西昌、攀枝花(原叫渡口)被传抄阅读,这为后来(1986年)在偏远之地——大凉山西昌横空出世的“伟大80年代”最有影响的民刊《非非》作了基础铺垫)
  
  上海(1965.8.9陈建华写出《梦魔》》,1966.1张烨写出《雪球》1966.6.26蔡华俊写出《我觉得我是一个幽灵》,1969.1丁证霖写出《猴戏》,1966年钱玉林写出《绿衣》,此外还有郭建勇、王汉梁、许基鹤、周启贵等相继在相近时间写出作品)。
  
  北京的诗人群30多年来已显山露水,被诗歌史反复书写,四川、上海也有着墨,而贵州只要露出一角,就成为某种势力的祭品,这就是哑默们的命运,现在老黄、哑默、老象等为代表的贵州地下诗群体还有写作激情,还在为诗梦着、活着、写着,这应感谢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如果将这个独特环境抽空,我们可以想象将是什么。老黄是一个大的狂者、火者、歌者、诗者。而哑默是一个明透的哲人与乡间隐士,他自由亮敞的语言背后是一颗自由之心使魂灵归于自然的泥土与植物。2013.4.24.夜10.30-11.祖系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
“先锋派”与“先锋性”,车延高
罗振亚丨先锋的孤独与边缘的力量
真题解析|辽宁大学2019年现当代文学(2)
【诗歌阅读】-长河落日,当代诗歌民刊纪念专号扫描/发星
狂飙突进:1978年以来中国先锋诗歌的第三次崛起||独立观点[第10期||北京评论[第178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