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域诗歌写作流派”重要诗人论

    当在以快餐文化、市场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金融的国际化、互联网、西式文化等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席卷的时代语境之下,投影在诗歌文本上的汉语古老窈窕身姿也在发生着她千面一容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是以物质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日渐蚕食,一方面是具有自身辨认特征的世俗价值、地域民俗、民族文化等传统文化体系的日渐式微。具体细化到民族身份而言,首先表现是汉民族内部文化与价值的快速嬗变,继而这种嬗变开始在边缘民族范畴蔓延。在此样的进程中,民族间“差异性”的文化在一点点地丧失。尤其是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内部,在汉文化融和和同化的进度中,亦然朝着多元化、现代化的全球意识方向发展,其纯朴、独特的文化形式与文化色彩正在被全球性的商业化所浸染。这不仅表现在服饰、婚丧、饮食、建筑、舞蹈、音乐、礼仪等民俗文化与风貌;而且表现在价值、生活、思想等代表民族文化的内涵的具有历史的传承意义的意识领域。

  但能够聊以自慰的是,少数具有危机意识与民族自尊精神的精英知识分子不仅清醒的看到与认识了这种变化,并且在朝向回归于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前进,即使他们的身影与脚步在嘈杂的高速路上显得单薄与无声。

  这种变化最明显的来自于诗歌写作领域。诗歌写作中又首先来自于少数民族诗歌。而中国地域诗歌无疑是这个阵营中最坚决与最显著的一支。

  “中国地域诗歌流派”诞生于大凉山,是自然的恩赐那片神奇的大山与高水,使以彝族为首的水族、藏族、羌族等西南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得以保留,并使他们得以用文字与纸张记录和收藏自身民族的形体、声音、色彩和生命。且以自身前倾的身姿带动诗歌向健康的光明的道路前进。

  本文试列举地域诗歌中主要和具有写作活力的几位诗人,并加以简评,以图更多的评论家来关注地域诗歌的现状与发展。
  
  【发星】

  在当代诗人阵容中,发星是一位沉稳、厚实的诗人。他性格豪爽,有远居江湖兼济天下之抱负,亦不乏独立山头望断万川之雄气。在当下语境与民间口碑之中,他被惯常的定位有两种:一是他首倡地域诗歌写作及身体力行之先路;二是他十年一日的整理收集民间诗歌尤其是八十年代诗歌的筚路蓝缕之举。但是他还有一项一直孜孜不倦而不被多数人所提及与忽略的工作:那就是他一直对于他所倡导的地域诗歌的自觉的具体的写作践行。在我看来,他的这种工作可能对当代写作的文本建构更具有实际的价值与意义。

  ——这是笔者在《巫诗,一个黑色民族的根脉——读发星长诗〈南方巫诗〉》一文中对地域诗歌的创导者发星的简评。

  今天看来,这种评价仍然是适宜的,发星的写作一方面在不断的完善地域诗歌的理论建设的同时,另一方面,其诗歌作品亦自觉的靠近地域诗歌强大的地域磁场与深邃的民族文化根脉。从两个方向身体力行的完成对地域诗歌的大会师。

  我注意到2008年以后发星开始把贵州之西北,云南之东北这一辽阔而封闭的古老山地称之为“蛮”,这一地区的“蛮”不仅仅是她远离中心的边缘之“蛮”,而更多的是在于她自成一体无拘无束的自足地域文化之“蛮”,因为她相对于全球化浪潮而形影相吊,抵御异质文化入侵而茕茕孑立,于是她似乎成了当代视域中的异数与“蛮”。而就是这种“蛮”很好的保留了民族的根脉与血骨,薪火相传成一个民族的古老历史与文化记忆,成为她存在与区别其他民族的证据与印记。

  我们来看发星的《南方巫诗》:“每日黄昏你一人穿过密林/你看见那些垒成群山的黑色石头/举着虎啸的声音穿过你孤独的影子/这时空荡的苍原就被一万匹野马填满”。在这首长诗中,发星构建了一幅蛮民生存繁衍图景。在发星诗歌的“幻觉”中,历代的逃亡的“末世遗民”,借助于纵横交错的山脉与密林与蛮荒得以存活下来,在潮湿的山洞与枝叶上开始了他们神定的舞蹈,这舞蹈一跳便是几千年,构成了地域的某一些精神的记忆的残片与人文精神落痕。

  整首长诗分“阴史(母史)”和“阳史”三部分,分别从女性和男性的角度来叙述大凉山黑色的“巫史”。其中阴史占两部分,亦可见女性在整个繁衍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如在《<第二部 阴史>——给我身边那些长发的女人们》中,诗人借助“蛮”民族女性特有“阴”性元素,如:“处女歌、黑骨歌、柯木歌、野裙歌、土禾歌(一)、土禾歌(二)、黑痣歌(一)、黑痣歌(二)、黑痣歌(三)、黑痣歌(四)”,并将它们作为诗歌的主题加以叙述与神性观照,从“一粒古族遗脉”中去“遁着自然的图符寻找族根/遁着自然的神性寻找诗歌”进而让“我们人子的自然欲情在纯洁山林得以恢复苏醒”。而在《第三部 阳史 大凉山国(残章)》中,诗人用男性的刚阳元素塑造了“蛮”民族的“蛮虎”的精神形象:“常看见山中的石头浮起来/那是蛮虎在打呼噜/它睡觉的时候/石头是它伸长的手”这里黑色的石头也可能就是“睡觉”的“蛮虎”,当“蛮虎不醒来的清晨/群山都是虎的啸声在下雨/山中的族人经常淋雨/所以睡去时/我常常被情人误成黑虎/”“ 黑色的土地/如果没有蛮虎每日从上面走过/土地的生殖力就会下降/今年秋天的玉米会全部烂在地里/泉水边梳妆的情人就会消瘦/冬天的雪会停在半空不下来/羊群会走失在大山深处”,“蛮虎”如此的神通广大,它到底是“蛮虎”吗?为何“只要蛮虎走在土地上面/你就会听见/土地深处那个黄金之钟/被重重地擂响”也许我们可以在这样的诗句中找到答案:“我是华夏古族的蛮种/至今在我的黑血中/狂响着黑虎的狂啸”。 固然由“日史普基语系”所构成的《阳史》用我们汉人的语境来解释,可能太疏离,但即使从它表面所散发的热量,就足以灼暖和感染我们孤冷和漂泊的心。因为生命可能很复杂,也可能很单纯,在它没有被驯化之前。看看这些诗句,我们可能会澄明很多:“那个把火把放进黑骨的人叫男人/那个把月亮放进乳房的人叫女人”, “与黑石对视/彝经和刀锋同样对视你”, “ 许多时候/要关掉一切人造灯光/让眼睛成为黑暗中闪烁的星星/让宽阔的身体与起伏的胸脯/溶解在夜色中成为黑色的枝叶和月光”整首长诗建构宏伟、气势磅礴,弥漫着深深的史前般的气味。发星在《引言》中说:“南方的历史是一部巫史,因为南方民族始终徘徊或独立于所谓'主流’之外”,并且说明:“所要叙写的只是大西南某一地域的某一些精神的记忆的残片言语。另外它也是一部由21世纪中国大西南民间现代诗歌运动所印出的一些人文精神落痕。”

  尽管发星声明:“(这首长诗只是)精神的记忆的残片言语”和“大西南民间现代诗歌运动所印出的一些人文精神落痕”,但因其她从“肌肤”到“骨质”均来自于广袤西南的山水精灵之魂,因此她说传达出的精神内核仍然具备西南少数民族尤其是彝民族的普遍特征与代表性。

  发星,四川普格人,60年代出生。中间带诗人,中国地域诗歌倡导者与创始人。编辑民刊《独立》、《彝风》。在各级文学杂志发表有大量诗歌、文论等。作品入选《中间代诗全集》、《中国民间诗人20家》等,编辑出版有《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选》、《大凉山彝族年轻一代诗人15家》等。
  
  【梦亦非】

  在梦亦非的博客上,我看见同乡诗人吴若海为诗人倾情作颂曰《读梦亦非新作启》,其雅情可鉴,不妨照录如下:

  云峰数点,分反景于断桥;山溪一泓,传幽响于茅店。词清而句丽,音幽而调远。寔才俊之逸思,韵人之巧製。岩岫杳冥,皓月升焉;林壑幽秀,风泉鸣焉;嘉木阴翳,群鸟集焉;暮天高远,霜禽唳焉。禁城飞花,谪仙援翰;梁园对雪,惠莲高咏。水阔而气清,秋高而天朗。中州之作,宁有此乎?

  作为地域诗歌的另一位主倡者,无论梦亦非而今如何地通过在诗歌、诗评、文论、乐评、时尚小品等泛文化写作乃至编刊、争论等淡化他的这一经历,他都不能回避掉地域诗歌诗人评论家的身份以及他曾为地域诗歌建设所做过的工作。梦亦非关于地域诗歌的论文《地域文化写作·资源·史诗》和《地域诗歌写作概论》仍然是地域诗歌流派的重要理论资料。

  梦亦非是一个极具才气的诗人、评论家,或者说一个写手。其写作华丽而锐利,开阔而不发深邃。像近年写的系列诗歌《咏怀诗》:“﹙2﹚走在泥泞的路上/我接近暮晚、炉火//寒流之后/东风安慰缺陷的世界//世道不值得叹息/伟大与卑贱,都会消失// 此刻,我沐浴在月光下/它若有若无,比不存在更轻。﹙6﹚午后落雨。雨下数日/暮春时节四野昏濛/万物消失了区别//你从树林边上走过/开始下雨,持续到暮年//直到暮晚现出阳光/阳光冷静/有如心境,干净而简洁。﹙8﹚木头房子,瀑布上/万物易逝//静默高于川谷/木头长久于流水//房子里一张琴/青山,半轮月亮//春天、夏日,下雨或起雾/你来不来都没有分别。﹙9﹚早晨,风吹过峡谷/我路过溪桥/但我不能长久停下//易朽的事物中我遇见/幻影,和造物主//在我身后无人看见/野花,开落/唯有孤独一如风吹。﹙10﹚一个虚无者的勇气风干的小浆果//幸好时序日渐清冷/秋山日渐索然 //活在小小的硬壳中,我们/像流水那样失败,像坚果那样孤单”

  这样的“小诗”随手抛来,首首珠玑,让人不忍舍弃。确如若海先生说言:“词清而句丽,音幽而调远。”以“小”而构成“大诗”的基建。而《咏怀诗》也代表了梦亦非漂泊南方以后诗歌写作由具有西南巫气气质的地域长诗到精致短诗的一个标志转向。

  无论是评论,还是时评、诗歌、散文,近年来,梦亦非的写作呈现出盛放的状态,这不仅体现了一个诗人/作家充沛的创作精力,也展现出他卓越的才华。而这一切首先来自他诗人的心灵灵动和他对生活超拔的思悟。

  诗人黄礼孩在《迎向久别亲和的大地》中评论梦亦非说:“梦亦非在诗歌美学上试图寻找古典诗歌中的现代因子镶入当下焦虑的生活,重新去召唤古老汉语的魅力,去滋养那些遍体鳞伤的心灵。诗歌是记忆,唤醒记忆就是唤回存在的美德,就是迎向久别亲和的大地。”

  梦亦非,1975年生,布依族,贵州独山县翁台乡甲乙村人,诗人、评论家、小说家、专栏作家。地域诗歌首倡者之一。著有《苍凉归途(诗歌卷)》、《苍凉归途(评论卷)》等著作多部。编辑有70后诗歌专号民刊《零点》,现居广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独立】前沿68-“新世纪20年诗潮史迹回望”-边缘民族长诗写作论纲
【诗歌阅读】《独立》精选1:地域诗歌概论(节选)◇ 梦亦非
原创诗歌,诗歌评论,诗歌报道 - 手机版 - Powered by Discuz!
阿牛静木诗歌评论选集(2018—2020)
​苍凉归途————读梦亦非诗
西北高原傲视苍穹的雄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